反向求因

這種幽默感要求在推理過程中善於鑽空子,特別是往反麵去鑽空子。我們把它叫作反向求因法。

朋友問道:“它一定叫得很厲害,不讓生人走近吧!”

“當它飛快地鑽進沙發下麵去的時候,我就知道有人來了。”

這裏用的方法就是反向求因。

有人來了,狗叫,通常是因為機警勇敢的表現;主人在給朋友造成一種對常規因果關係的期待之後,突然往反麵一轉,原因恰恰是狗的膽怯,非常規的因果與常規因果之間反差是如此之強,怪異之感油然而生。

有一次蕭伯納脊椎出了毛病,需要從腳跟上截一塊骨頭來補脊椎的缺損。手術做完以後,醫生想多撈一點手術費,便說:“蕭伯納先生,這是我們從來沒有做過的新手術啊!”

蕭伯納笑道:“這好極了,請問你打算付我多少試驗費呢?”

同樣是新手術,醫生以其新而引申出難,意在多索取報酬,而蕭伯納卻把新引向了第一次試驗,反過來說自己的身體成了試驗品。

妙在同一核心概念向相反方向引申。引申方向相反,因果關係也相反。如果不善於抓住核心概念向相反方引申,也就不可能善於反向求因。

有一次,蕭伯納收到英國著名女舞蹈家鄧肯一封熱情洋溢的信。信中說,如果他倆結合,養個孩子,那對後代將是好事,“孩子有你那樣的腦袋和我這樣的身體,那將會多美妙啊”!

在回信中,蕭伯納表示受寵若驚,但他不能接受這樣的好意。他說:

“那個孩子運氣可能不那麽好。如果他有我這樣的身體和你那樣的腦袋,那可就糟透了。”

蕭伯納用的方法仍然是向反麵鑽空子,把哪怕是極其微小的巧合的可能性當成立論的出發點,構成對方期待的落空。在這時,蕭伯納的幽默的特點是把自我調侃(長得不好看)和諷喻他人(腦袋不聰明)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了。

這種反向求因的特點是:把一個極其微小的可能性當成現實,雖並不能最後取消對方提出的另一種更大的可能性。比這種類型的方法更具喜劇性的,是一種完全否定了原來因果關係的幽默方法:

父親對兒子說:“假如你能克服一切壞習慣,我就給你一萬塊錢。”

兒子回答:“沒有了這些壞習慣,我拿了錢還有什麽用?”

這是互相排斥的價值判斷。在父親看來,改變惡習是目的,而用金錢獎勵是手段;而兒子的想法是,金錢的價值是為了享受,如果改變了惡習而不能享受,金錢就沒有意義了。由於互相排斥很徹底,故其幽默的戲劇性很強。

當然,運用這種方法也並不一定達到這樣的強度,有時互相並不絕對排斥,可以進入一種矛盾的調和狀態,這樣,幽默就帶著某種抒情意味了。

比如,人們都知道炒股是為了賺錢,但是誰都不願承擔過大的風險,於是有人幽默地勸導:“千萬別做股民啊,風險太大了,還是做豆腐最安全!做硬了是豆腐幹,做稀了是豆腐腦,做薄了是豆腐皮,做沒了是豆漿,放臭了是臭豆腐!穩賺不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