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家長的悄悄話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苦惱:孩子不聽話,每天晚上,你都會因白天對孩子的反複提醒、說好話、爭吵和嘮叨而疲憊不堪。可第二天,孩子依然我行我素,不聽取別人的意見,這到底是為什麽呢?其實,很多孩子並不是不願意聽家長的話,接受家長的建議,而是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有不當之處,導致孩子不會“接納”。我們當家長的想一想,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沒有以下現象:

(1)有什麽話就脫口而出,不顧及孩子的實際情況和心理感受,有些話甚至會傷及孩子的自尊心。

(2)同樣的話反複重複,絮絮叨叨,講了一遍又一遍,即使這些話是對的,但多次重複後,孩子怎麽可能聽得進去呢?

(3)總喜歡居高臨下跟孩子說話。有些家長總喜歡以家長、權威的身份,以教訓、命令的口氣,以結論性的語言與孩子談話。如“你看看,你這樣做是不是錯了?如果早聽我的話,能犯這樣的錯誤嗎?”類似的說教,讓孩子煩不勝煩。

(4)在與孩子交流的時候,大多是數落孩子的缺點,諸如學習不刻苦、不用心、不自覺、太馬虎等。這些孩子都明白,重要的是幫助孩子去糾正它,而不是數了一遍又一遍。

(5)家長有意無意間讚賞孩子的狡辯。有的家長會用一種語氣表達很欣賞寶貝的“狡辯”,例如:“你的小嘴還挺能說!”“嗬,有主意的小家夥!”有的家長用假裝生氣的態度對孩子說:“不許狡辯!”但是孩子能夠讀懂家長內心的欣賞,這種潛在的欣賞比直接明了的表揚更讓孩子有快感,於是他獲得了一個行為規則——反駁父母的建議能獲得他們的好感,所以他不聽取他人建議的習慣就這樣悄然形成了。

(6)自以為民主,允許孩子“一意孤行”。在一個有充分民主自由、愛講大道理的家庭,孩子容易養成能言善辯、自作主張的行為習慣,相應地,也容易變得不善於聽取別人意見,喜歡一意孤行,父母常常因此陷入尷尬境地。好的習慣應該是孩子既有主見,又能吸收別人的合理意見,並對自己的行為做出某種調整。這樣的孩子對自己和他人的意見具有較強的分辨能力,不至於刻板生硬地固守己見。

此外,除了家庭教養方式的影響以外,孩子成長過程中,特有的反抗心理,自我意識和獨立精神在發展,內外因相結合,父母稍不留神,孩子就可能形成過分自我主張、忽略他人意見的習慣。

培養孩子懂得“接納”的習慣,家長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麵

1.培養孩子對大道理的執行能力

講道理是值得提倡的教育方法,但為什麽不少父母感到講道理沒有用呢?

吃過晚飯後,明明就一直在看電視,媽媽給他講道理,說這樣做對眼睛有害,明明聽明白之後點點頭,接著對媽媽說:“再看一小會兒。”媽媽就讓他再看一小會兒。但是過了一小會兒,媽媽繼續講道理,明明仍然“粘”在電視機前。

道理與實際行為之間是有距離的,父母要幫助孩子拉近這個距離。隻講大道理,卻不讓孩子操作具體行為,是父母的常見誤區,其作用是慫恿孩子狡辯。就像明明,他明白了媽媽的建議原來可以當作耳旁風,於是他口頭上不反抗媽媽的建議,行動上卻不執行。孩子的這種“軟抵抗”策略比較隱晦,家長需要識破這一點並采取相應的對策促進孩子的執行力。如果媽媽讓明明對“一小會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例如分針、時針走到哪裏是“一小會兒”,那麽明明就沒了狡辯的餘地,也明白該如何執行媽媽的建議了。

2.父母對孩子的建議多使用肯定句

處於第一反抗期孩子的口頭禪是“不”,他要以此顯示自己的存在。當父母好心地征求他的意見時,他卻常常不假思索地說“不”。既然這樣,家長就要盡量避免說“我們吃飯好嗎”?而是直接傳達“我們該吃飯了”這個規則。

3.提高孩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能力

孩子受思維刻板和生活經驗的局限,不能理解不同場合、不同人們的行為需要一定的彈性和靈活性,缺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推理能力,並據此使父母陷入自相矛盾的局麵,達到為自己辯護的目的。

媽媽催促小蘭快點吃飯,否則媽媽上班就要遲到了,而小蘭卻說:“細嚼慢咽有利於消化。”於是她仍然慢吞吞地吃飯。

細嚼慢咽與媽媽準時上班都是對的,當兩者出現矛盾的時候,小蘭固守前者,忽略後者,這是孩子思維刻板的表現。實際上她還是可以加快速度幫助媽媽解決問題的,但因為缺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能力,她沒有調整自己的行為。媽媽當時可以告訴孩子:“今天有重要事情,媽媽不能遲到,你要快點吃飯。”讓孩子接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思維方式和行動建議,並且以後提前讓孩子吃飯,避免矛盾的產生。

4.不要在“薄弱之處”放棄原則

孩子的發展通常不會很全麵,可能在某一方麵存在薄弱之處。例如有的孩子在其他方麵都很好,但是吃飯頗讓父母勞神;有的孩子喜歡唱歌畫畫跳舞,但是不願意彈鋼琴。父母為了讓孩子多吃一口飯、多彈一會兒琴,不惜答應孩子提出的交換條件甚至無理要求,父母的“哪根神經最弱”被孩子一覽無餘,時間長了,他就專抓父母的弱點進行對抗,也不再理睬父母的合理建議了。

當然,我們也不能要求孩子絕對聽話、唯命是從。雖然,父母的大多數要求和做法是為了孩子著想,而且是正確的,但還是不能忽略孩子的態度和意見。父母應常常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使自己的要求更貼近孩子的心理,不要以為“小孩子不懂”。孩子長時間不受尊重,就會變得不自信,更別提創新意識與能力了。父母給孩子的建議中為他留有一定的自由,讓他感覺到配合父母的建議是快樂的、身心愉悅的,那麽他合作的積極性和動力就強;否則,高控製環境下的孩子常常以退縮或者攻擊的方式拒絕父母的建議。

善於聽取他人的建議,是孩子發展與人合作的意識與能力的良好開端。合作的基礎是善於吸納別人的意見。如果自己不同意,孩子應該有交流和商量的意識與能力。如果總是一意孤行,聽不進別人的建議,漸漸形成一種思維習慣和處事方式,就可能在同伴中不受歡迎。所以,聽取父母建議的好習慣實際上也鍛煉了孩子交流溝通與合作共享的能力。

家長在提出要求的時候,應該注意到的細節

(1)指示要簡明、具體。我們常常總是忙著向孩子發指示,但完全沒有考慮到孩子是否理解了這些話。孩子可能並不理解你說的話的具體含意,他對一些話的理解可能與我們大不一樣。有時孩子不服從命令是因為父母一次給他們的指示太多,而他們記不住。還有一種情況是,父母是想向孩子說明一件事情,但他們卻表述為要求孩子做這件事情。

(2)讓孩子注意聽你講話。孩子玩得高興時根本注意不到周圍的事情,他很可能並沒有聽清你的話。你一定要避免這種情況,保證孩子確實聽見了你的要求。讓孩子注視你,並把你的話重複一遍。如果你的孩子容易走神,這個辦法也很有用。

(3)說到做到。父母都是大忙人,他們對孩子提出要求後,往往以為孩子一定會照辦的,以後也就不再提這件事了。父母每次做出指示後,一定要檢查任務的完成情況,這樣孩子就不會把你的話當作耳旁風了。同時也要避免對孩子提一些不必要的要求。

家長不能說的

1.武斷地說“不許”

要讓孩子接受你的意見,需要做到以理服人。簡單地說“不許這樣做”“應該那樣做”隻會讓孩子產生“反抗”的心理,結果適得其反。讓孩子變得越來越不“聽話”。

2.高高在上地要求“我叫你怎麽做就怎麽做,你問那麽多幹什麽?說多了你也不懂”

孩子局限於他們的理解能力,對於大人的話可能“不懂”。但你說了,分析了,他不就懂得了嗎?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學會理性思考分析問題,判斷是非,從而不但懂得接納,還懂得堅持自己的正確主張。

3.諄諄教導“孩子就是應該多聽大人的話,這樣才是乖巧的表現”

孩子為了討巧,很容易失去主見,變得越來越沒有“自我”,這對孩子的發展並不利。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讓孩子即要“聽話”又應該有自己的想法。尊重孩子,多征求孩子的意見,同樣能讓孩子變得“理性”。

教子加油站

每一位家長愛孩子的方式都是不一樣的。但是,正確的愛絕不是縱容,更不是沒有分寸地“許可”。這隻能助長孩子“目中無人”的心理。當然,萬事包辦,事事都不放心,其結果,孩子不是變得更加“乖張”不聽勸,就是變得毫無主見。

正確的愛,應該鬆緊得當。既要認可孩子正確的觀點,又要看到孩子的不良行為。好的,給予肯定;不好的,與其平和地溝通交流,以糾正他們的行為。

唯有這樣的愛,才能讓你的孩子在接納他人的同時也為他人所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