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選故事任你挑

孩子不聽他人勸告的原因有很多。對於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情況,我們應采用不同的故事進行說服教育。這樣才能保證教育的有效性。如下麵的幾個故事,就是為不同性格特點、心理特點,不同遭遇的孩子準備的。

白頭翁的建議

有一些小孩子,在家不聽大人的勸告,特別是爺爺奶奶的勸告。覺得爺爺奶奶老經驗,思想老土,說的那些道理都“過時”了!如果你的孩子也有類似的傾向,不妨找個機會坐下來,與他談談《白頭翁的建議》——

森林裏,住著許許多多的鳥兒,有烏鴉、啄木鳥、黃鶯……其中最年長的要算白發蒼蒼的白頭翁了。

有一天,森林裏的“會議樹”下長上來一根藤蔓。

過了幾天,這根藤蔓越長越高,到了“會議樹”的樹梢上。這時,白頭翁對鳥兒們說:“我們還是把那根藤蔓拔掉吧,不然,人們都會爬上樹來危害我們的,到時候,我們就無家可歸了。”

“這有什麽好怕的!”鳥兒們紛紛說。

第二天,一位獵人來到了樹腳下,悄悄地爬上樹,把一個網掛在樹上。

傍晚,小喜鵲回來了,她有著一對長翅膀,一不小心,一頭撞進了網。這時,獵人來了,他取下了網,笑嘻嘻往家走去,一邊走一邊說:“這下我的兒子可有玩意兒玩了。”喜鵲失去了一個孩子,傷心地哇哇大哭。又過了幾天,小烏鴉也被抓走了。

鳥兒們紛紛來找白頭翁,說:“太可怕了!”白頭翁讓大家同心協力把“障欄”給拔了。在白頭翁的指揮下,鳥兒們終於清除了藤蔓。

孩子,別人的建議不一定都是對的,但至少有一部分是正確的。那些是他們經驗的積累,值得借鑒。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多聽別人的意見,對於爺爺奶奶要多尊重,切不可一意孤行。一個總是一意孤行的孩子,到了他需要幫助的時刻,是沒有人會幫他的!

來自井底之蛙的邀請

一隻青蛙生活在小河裏,它白天捉蟲子,夜晚唱歌,過著幸福的生活。

在不遠處的深井裏,生活著它的朋友——另外一隻青蛙。盡管水井阻隔了它倆的來往,但它們還是好朋友。每到夜幕降臨,它倆就大聲地唱歌,聊天,相互傾吐心聲。

可是,河水被汙染,變得又黑又臭,河裏青蛙的歌聲越來越少了,井底之蛙十分同情朋友的遭遇,熱情地發出了邀請:“你快過來吧,我這裏的水可舒服著呢!又清澈,又涼快!”

“怎麽可能呢?”河裏青蛙根本不相信,“你一定記錯了!水流清澈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現在太臭了,到處都是一樣!”

“不對,不對!井裏的水確實很好,你快來吧!”

“唉!”河裏的青蛙長長歎了口氣,“難道我的見識還會比你少嗎?在這條小河裏,我遊過很多地方,沒有一點純淨的河水了!我的朋友,你別安慰我了。我再等等吧,或許,下一場大雨會好些的……”

奇跡終於沒有出現,河水再也沒有清澈起來。幾天後,河裏青蛙死了。

朋友的歌聲沒有了,井底之蛙難過極了。“井水確實是清澈的啊!如果它肯接受我這個井底之蛙的邀請,也許不會被汙水害死的。”

井底之蛙為這個殘酷的事實而傷心。而它的朋友到死也不知道井底之蛙的見識雖然有局限,但是對於那口深井來說,它可是最有發言權的啊!

不聽忠告的蹶叔

從前有個極端自信的人,名叫蹶叔。他從來不聽別人的忠告,事後卻老是懊悔不迭。比如,他的朋友勸他說:“不要在高地上種稻穀,更不能在窪地裏種高粱,這樣是不可能有好收成的。”可他卻把勸告當作了耳邊風,他說:“我就不相信這個歪理,隻要有自信,好好侍弄,高地上的稻穀、窪地裏的高粱同樣能有好收成。”結果可想而知了。當他走到朋友的窪地邊,看到金黃色的稻浪;路過朋友的高地看到沉甸甸的高梁時,才懊悔莫及地說:“我為什麽不聽朋友的勸告呢?”

蹶叔也做生意,但總是別人販賣什麽貨物,他也販賣什麽貨物。朋友告誡他說:“你應該改變購貨的方法,賣那些他人沒有的東西,這樣才可能賺到錢。”可他就是不聽,認為隻要自己的信譽好,就能賣出貨。正因他如此堅持己見,貨物總是賣不出去,做生意老是賠本,弄得十分窮困。為此,他非常懊惱地說:“我為什麽不早些聽從朋友的勸告,改變購貨的方法呢?”

後來,蹶叔和一位朋友去航海,當船接近大洋的時候,風浪大作。朋友對他說:“我們不能再進了,前麵的水勢那麽危險,即使過去了,我們也很難回來。”

但蹶叔卻不聽勸告,依然一意孤行,繼續前進。這時,一股巨浪湧來,險些弄翻了船。

經過九死一生的掙紮,他們好不容易才登上了一個孤島。在孤島上,可憐的朋友和不聽勸告的蹶叔一起生活了九年。九年以後,他們才得以返回自己的故鄉。

可是,這時候,蹶叔的頭發和胡子全白了,人也衰老了。他神情懊喪地對朋友哀歎道:“這次航海幾乎老死在海外,我真該早聽你的勸告啊!”

可是,後悔又有什麽用呢?畢竟,這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可吃。要想不後悔,就應該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不能同樣的毛病一犯再犯。等事情到了不可挽回的時候,恐怕連後悔的力氣也沒有了!

倔強的驢子

一些孩子很有意誌力,做事情的時候總能堅持。但有些堅持,因為方向或者方法錯誤,可能會導致失敗。在這個時候,就應該聽從別人的勸告。如果不聽勸告,下場隻能跟以下故事中的強驢子一樣——

驢夫趕著驢子上路,剛走一會兒,就離開了平坦的大道,沿著陡峭的山路走去。當驢子失足將要滑下懸崖時,驢夫一把抓住它的尾巴,想要把它拉上來。可驢子卻一直朝著相反的方向拚命掙紮。

當用盡力量後,驢夫便放開了它,說道:“好了,讓你得勝吧!但那是個悲慘的勝利。”

不是所有的堅持都是正確的。執著於這種堅持,即便勝利了,那也一定是悲慘的。錯誤所付出的代價,往往更悲慘。堅持,就一定要選擇好正確的方法。

固執的神父

夏天的一個雨季,山洪暴發,洪水就要淹沒一個村落了。教堂裏有一個神父正在祈禱,洪水已經漫到他跪著的膝蓋處。

救生員駕著舢板來到教堂,對神父說:“神父,趕快上來吧!不然洪水會把你淹死的!”神父說:“不!我深信上帝會來救我,你先去救別人好了。”

過了不久,洪水已經淹過神父的胸口了,神父隻好勉強站在祭壇上。這時,有一個警察開著快艇過來,對神父說:“神父,快上來,不然你真的會被淹死的!”

神父說:“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我相信上帝一定會來救我的,你還是先去救別人好了。”

又過了一會兒,洪水已經把整個教堂淹沒了,神父隻好緊緊抓住教堂頂端的十字架。一架直升機緩緩地飛過來,飛行員丟下了繩梯之後大叫:“神父,快上來,這是最後的機會了,我們可不願意見到你被洪水淹死!”

神父還是固執地說:“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上帝一定會來救我的。你還是先去救別人好了,上帝會與我同在!”

洪水滾滾而來,固執的神父終於被淹死。

來到天堂,神父對上帝說:“尊敬的上帝,我一直等著你來救我,為什麽你遲遲不來呢?”

上帝無限悲憫地望著他說:“哎,其實,我已經派人三次救過你了,可你卻不肯讓別人搭救呀!”

固執的神父愚蠢到即便是上帝也無法挽救的程度。因為上帝也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才能實現自己的願望呀!神父的故事,我們一定要引以為鑒,且應該杜絕,這樣才能少犯錯誤。

剛愎自用

春秋魯宣公十二年時,楚國出兵攻打鄭國,晉國於是派荀林父等人率軍前往援助鄭國。

當晉軍正要渡河時,卻聽說鄭國已經和楚國講和了。統帥荀林父在分析形勢後,認為不能輕率地進軍與楚國交戰,因此就打算撤兵回國。

然而,大將先毣卻不聽指揮,自行率領軍隊渡過黃河去追擊楚軍。荀林父發覺後,已無法阻止,隻好下令全軍前進。

楚王聽說晉軍已經渡河追來,原本打算退兵,令尹孫叔敖也有相同的看法,就命令軍隊繼續南撤回國。但是大夫伍參卻力勸楚王應該出兵與晉軍交戰,他認為:晉軍的荀林父新任統帥,威信不高;而將軍先毣又固執剛愎,不聽指揮;其餘將領也都意見不一,使得部下無所適從,這時若是楚軍出戰,必定可以勝利。

楚王聽了伍參的話,就下令停止撤退,回師北進,迎擊晉軍,果然打敗了晉軍。

後來,人們用“剛愎自用”這句成語形容那些性情倔強,自以為是的人。這些人因為不聽別人的勸告,最終也跟那個剛愎自用的先毣一樣,落了個慘敗的下場。所以,學會分析,多聽從他人良好的建議是多麽重要呀!

朋友的勸告就像多變的天氣

狒狒撐著傘在密密的樹林中散步,路上碰見了它的朋友長臂猿。“喲,我的好朋友。”長臂猿說,“這麽大個晴天,你怎麽還打著傘啊?”“是啊,真令人氣惱。我實在沒辦法合上這把討厭的傘。不過要是沒有這把傘,萬一下起雨來該怎麽辦呢?可是現在,唉,我躲在傘下便享受不到這麽明媚的陽光了。”

“這很簡單,你隻要在傘上挖幾個洞,太陽光不就照在你身上了嗎?”長臂猿給它想了一個辦法。

“對,你這個主意真好!”狒狒情不自禁地叫了起來:“謝謝你。”說完便轉身跑回家,拿起剪刀在傘上挖了幾個大洞。

過後,狒狒又去散步了。溫暖的陽光從這些洞中射了進來。“太舒服了。”它滿意極了。

可是,不一會兒,太陽躲到雲層背後去了。幾滴雨點之後,傾盆大雨便緊接著來了,雨水從那那些洞裏灌了進來。頃刻間,這個倒黴的狒狒成了一隻落湯雞。

我們是應該聽從勸告,但並不是所有善意的勸告都適合於自己。不同的情況下,每個人的體驗是不同的。麵對勸告,我們應該學會判斷和分析,它們是否符合我們的實際情況,可以聽從、借鑒嗎?隻有這樣,才能起到好的作用。

弄鬆的鞋帶

有一回,日本歌舞伎大師勘彌扮演古代一位徒步旅行的百姓,正當他要上場時,一個門生提醒他說:“師傅,你的草鞋帶子鬆了。”

他回答了一聲:“謝謝你呀。”然後立刻蹲下,係緊了鞋帶。

當他走到門生看不到的舞台入口處時,卻又蹲下,把剛才係緊的帶子複又弄鬆。

顯然,他的目的是,以草鞋的帶子都已鬆垮,試圖表現這個百姓長途旅行的疲態。演戲細膩到這樣,這位大師確有其過人之處。

正巧,那天有位記者到後台采訪,看見了這一幕。等演完戲後,記者問勘彌:“你為什麽不當時指教學生呢?他不懂得這演戲的真諦呀。”

勘彌回答說:“別人的親切關愛與好意必須坦然接受。要教導學生演戲的技能,機會多得是。在今天的場合,最重要的是要以感謝的心去接受別人的提醒,並給予回報。”

在別人給你提建議或意見時,不要在當時固執地爭議其中的是非對錯,盡管對方的建議或意見很不合時宜,也請維護別人良好的用心,千萬不要隨意封住別人對你的關切與善良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