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家長的悄悄話

在當今社會中,孩子不合群現象普遍存在。隻要仔細觀察,我們就會發現許多孩子都存在不合群的現象。表現如下:

(1)不積極投身集體活動。對集體活動不感興趣,有的甚至不肯參加,他們情願站在一旁觀看,也不願投身其中。

(2)不喜歡爭論。其實,孩子的天性一般是好動好說的,遇到一些事情喜歡爭論。這種爭論是一種交往形式,並不是壞事。但有些孩子卻從不與別人爭論,別的孩子想與他爭論都不搭腔。

(3)不主動幫助別人。有些孩子對其他小朋友的困難漠不關心,視而不見,從不主動去幫助他人。

其實,人類從來都是群居動物,不合群的現象對於孩子而言並非天生的,而是後天養成的。可以說,每一個不合群的孩子都有其具體的原因,父母隻有在全麵了解了孩子不合群的具體原因之後,才能對症下藥、有的放矢地采取相應的校正措施。根據專家觀察和分析,孩子不合群的原因主要可歸納為如下幾點:

1.怕生導致孩子不合群

現在大多數家庭中都隻有一個孩子,因為在家很少有小夥伴,特別是剛去學校的孩子,對新環境有陌生感,麵對眾多的小朋友,一時難以適應。這是很正常的,一些時間之後,就能調整過來。

2.優越感導致孩子不合群

有些孩子的家庭條件比較優越,在吃飯、穿著上麵都比較講究,這就讓孩子養成了自我感覺優越的心理,總覺得自己與眾不同,往往不高興與條件不如他的孩子打成一片。這種心理則是需要家長警惕的,需要**。

3.嬌慣造成孩子不合群

有些孩子在家被嬌寵慣了,想幹什麽就幹什麽,一切以“我”為中心。他們在學校中覺得沒有在家裏自由、舒適,於是對群體的生活無興趣,對其他小朋友沒有感情。

4.父母對孩子的過度關切,事事代為安排,往往令孩子失去發展合群性的機會

例如當孩子學習自己玩的時候,父母常過分注意他,拿東西給他、抱他,令孩子不能充分、自由地發展自己的興趣。這類的孩子會如溫室中的花朵,很難禁得起挫折與壓力。當他好不容易探出觸角,卻發現外在世界危機四伏時,便快速鑽回自己的安樂窩。

5.性格孤僻、自卑也可能導致孩子不合群

一些孩子的外在條件或者家庭條件不如其他孩子,這導致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他們擔心受人嘲笑,於是不敢走進人群。久而久之,便成了“獨行俠”。

總之,造成孩子不合群的原因是多方麵的,需要家長細心觀察,悉心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使之走進人群,擁有團體的快樂生活!

應如何讓孩子變得合群

(1)曉之以理。幼兒不懂如何與別人和諧相處,也不了解集體生活中的行為規範,這就需要我們去教育引導。但教育不能光講大道理,要結合具體事例,講得生動有趣,使幼兒樂於接受。可以利用各種活動進行教育,還可以編一些有針對性的小故事來教育幼兒。

(2)強化訓練,培養行為習慣。可以安排一些活動,促進幼兒相互交往。如開展“對對坐,交朋友”活動。讓兩個並排對坐的幼兒結成對子,先交朋友,然後擴大交友範圍。這些坐在一起的幼兒相互接觸多,交往也就多了。另外,在安排值日生時,也要考慮適當搭配,讓比較活躍的孩子與不合群的孩子組合在一起,促進和帶動不合群的孩子轉化。還可以采用辯論、講故事、做遊戲、畫圖畫等方法。當然,孩子的行為習慣、個性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個故事或一項活動就能完成,要細水長流,持之以恒,反複練習,不斷強化。

(3)樹立榜樣、建立良好的班集體。用同伴進行榜樣教育,說服力大、效果好。發現班裏樂於助人、善於交往的孩子,就樹為榜樣讓大家向他們學習。既鼓勵了做得好的小朋友,也促進了不合群小朋友的轉化。逐步建立一個同伴間互相學習、團結友愛的班集體。

(4)培養團體精神和集體榮譽感。首先要讓孩子多參加一些團隊集體活動。讓孩子明白隻有融入團隊當中,關心他人,關心集體,才能得到別人的關心,也才能真正變得快樂起來。

(5)讓孩子克服害羞心理。害羞心理,是孩子與他人良好交往的一個巨大障礙。害羞的孩子膽子特別小,不太愛表現自己,在社交場合顯得比較拘謹,與別人打交道時很少采取主動,不善於與別人進行有效的交流。

(6)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孩子隻有與他人來往的多了,才能更有自信心,才能更樂於與他人交往;孩子隻有與他人來往的多了,才能更有親和力,才能使其他孩子更願意與他相處;孩子隻有與他人來往的多了,才能較好地學習和掌握交往的技能,才能避免在與人交往中的消極行為。因此,家長應該盡可能地為孩子打開生活空間,讓孩子更多地與同齡夥伴進行交往。

(7)培養孩子與人交往的技能。在與他人交往時,因為缺乏社會交往經驗,孩子難免會出現一些消極行為。因此,當好孩子的交往參謀,教給孩子基本的交往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孩子隻有掌握了與人交往的技能,才能更好地與其他的人友好相處。

家長需要注意的原則

1.不要無端地指責與謾罵

對於交往能力不太強、不合群的孩子,家長千萬不能指責孩子“沒出息”“上不了台麵”等,因為指責和埋怨對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不會有絲毫幫助,反而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增加孩子與人交往中的自卑感,使他的社交行為更加退縮。

2.多給孩子鼓勵

鼓勵孩子走出家門廣交朋友,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鼓勵孩子不斷地適應新的環境,鼓勵孩子積極擴大自己的朋友圈,鼓勵孩子主動接近他人,鼓勵孩子自己去處理一些能夠解決的事情。

3.多表揚孩子的進步

家長應當適時表揚孩子在交往活動中的進步,比如孩子將好吃的東西主動拿去與朋友一起分享,碰到外人主動向人家問好,與小夥伴一起玩耍時不再鬧矛盾,通過表揚和獎賞等方式給這些好的行為以正強化,這樣可以有效地激勵孩子更多、更好地與人交往。

教子加油站

對於孩子而言,與人交往的學習是一個從陌生到熟悉的過程。沒有誰天生就有群體精神,更沒有誰天生就是不合群的。家長的教育、引導和有效的訓練,能讓孩子很快融入團體當中,與其他的孩子打成一片。相反,家長如果總是阻止孩子與人交往,必定妨礙到孩子的交往能力與人際關係。此外,給孩子講講人際交往的道理,讓孩子了解人際交往的原則和重要性,能讓孩子變得更加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