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孩子的交際口才

口才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資本。放眼政壇或商界的風雲人物,無人不是能言善辯的高手。我們無法想象:奧巴馬沒有良好口才能戰勝麥凱恩登上總統的寶座,馬雲、俞敏洪沒有良好口才能說服投資人掏腰包、鼓動員工跟隨自己。

良好的口才,給人帶來的不僅僅隻是溝通的順暢,還能給人帶來自信與融洽的人際關係。一個人在眾人麵前,若能夠清晰準確、生動形象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和意念,這個人的自信心必定會大增,性格也會越來越溫煦與美好。而人際關係和口才更是有直接的關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毫無疑問,孩提時的口才與長大後的口才有著必然的聯係。因此,從小重視培養孩子的口才,等於為他將來走向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一個善於言談,口才突出的孩子能在人群裏做到談笑自如,幽默得體,贏得他人的喜歡。通過口才,這些孩子能迅速走進他人的心靈,為自己贏得更多的友誼與喝彩。一個口才突出的孩子,長大以後,更容易從人群裏脫穎而出,為自己贏得更多的發展空間與成功的機遇。

神童甘羅不僅才思敏捷、聰慧過人,而且能言善辯,12歲就已經憑著卓越的口才被秦王破例拜為上卿(戰國時諸侯國最高的官職,相當於丞相)。

據說,這甘羅在祖父甘茂的教導下,自幼就智力超人,成了秦相呂不韋的賓客了。

有一次,呂不韋請張唐赴燕國為相,聯合燕國夾擊趙國,張唐因故稱病不肯出行,使得呂不韋很不高興。甘羅聞訊找到呂不韋,自告奮勇前去勸說張唐。呂不韋見他小小年紀很不以為然。甘羅卻說:“項橐七歲能當孔子的老師,我現在都12歲了,不妨讓我試試!”呂不韋最後還是同意甘羅前去勸說張唐。甘羅讓張唐與白起比戰功,再讓張唐比較範雎與呂不韋的權勢,最後以白起不敢出征攻趙被範雎逐出成陽死於杜郵的故事,威脅張唐,便之如夢初醒,立即整裝出發。

後來,甘羅先行_步到達趙國,憑著出色的計謀與口才,說服了趙國的國王讓出了五座城池給秦國。秦王不費一兵一卒就獲得了五座城池,自然大喜過望,他讚賞道:“你的智慧真是超出了你的年紀啊!”於是就封他為上卿。

聯係生活實際,我們必然能夠更加明白口才的重要性。人生而活在這個世界上,與他人有利益上的競爭與衝突是難免的。想要解決衝突和矛盾,單靠暴力手段,輕率、魯莽地行事是行不通的,而應該依靠智慧的頭腦、優秀的口才作為“戰鬥”的利器,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作為家長,你不可能時時刻刻陪伴在孩子身邊,去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唯一能做的,便是教給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從小努力培養孩子的口才,便是讓孩子解決問題、獲得成功的有效方法和直接途徑。

那麽,家長應如何訓練孩子的交際口才呢?專家建議,家長可以從以下幾方麵對孩子進行口才訓練:

1.家長應該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

一般而言,語言環境對兒童語言的發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專家認為,懂得教育方法的父母(或老師)總是會為孩子創設一種寬鬆愉悅的精神環境,使孩子生活在濃濃的愛的氛圍中。這樣,孩子才會樂於與你交往,並接受你的語言訓練。

兒童學說話是從聽他人說話開始的,對於幼兒來說,要隨時為他提供聽他人說話的環境。最簡單的方法是隨時說著你正在做的事,如你在洗衣服,可對孩子說:“媽媽給爸爸洗衣服。”你在看書,可以說:“媽媽在看書,寶寶長大了也要看書。”此外,還可以說孩子正在做的事。如孩子在吃蘋果,你說:“寶寶在吃蘋果,好吃嗎?”孩子在玩玩具,你可以說:“寶寶在玩積木,真乖!”這種語言環境的作用可開拓兒童的“聽、說係統”。

在訓練幼兒聽話能力的時候,父母可適時選用較慢、重複的話語對孩子說話,這有助於孩子理解和模仿父母的話語,對幼兒初期的語言發展很有好處。

要注意的是,父母說話時務必做到發音準確、清楚。因為孩子從小養成的語言習慣和發音特點,以後是很難改正的,要讓他們從小就規範化地使用語言,為將來的口語表達奠定基礎。

事實證明,讓孩子在童趣中學習語言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生活在單調環境中對孩子的語言發展不利,要創設不同的生活環境,讓孩子見得多、聽得多,才有“素材”可說。如三歲左右的小朋友常常分不清鞋子的左右。家長若隻是單純地說教這是左腳鞋子,那是右腳鞋子,說得再多孩子可能還是分不清。這時,你可以編一個趣味十足的小故事:“寶寶你看,你的兩隻鞋子背對著背,都生氣了,它們為什麽不高興呢?因為啊,它們在說:‘把我們穿錯了,我們要麵對麵。”隨後,你可以幫孩子把穿錯的兩隻鞋對換,再說:“瞧,兩位好朋友正麵對麵地點頭微笑呢,它們為什麽會這麽高興?因為它們穿對了。”

你甚至還可以配上一幅人物化了的兩隻生氣鞋子的卡通漫畫和一幅正在微笑的兩隻鞋子的卡通漫畫,讓孩子邊看邊說。這樣,孩子不僅很快就能分清左右鞋子,而且以後也會用這麽有趣的語言去和別人交流。

當然,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成人應該采取相應的談話方式和孩子進行交流,否則會使孩子的語言水平停留在幼稚的低水平階段。

2.為孩子製訂一個口才發展計劃

孩子好口才的養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階段性訓練,循序漸進地進行。作為父母,一定要把握好孩子口才發展的尺度。在製訂計劃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忽略了孩子的意見。

當然,家長製訂計劃還需要考慮方法的趣味性以及時間的合理性,讓孩子在玩中學習,帶著愉快的心情進步。此外,兒童語言的發展計劃不要過於認真並嚴格遵循,這將讓孩子覺得口才訓練乏味、無聊,容易失去興趣。因此在製訂計劃之前,家長應該先了解孩子的語言水平、愛好興趣,實施一段後,然後根據執行情況及時調整。隻有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用心傾聽孩子的心聲

德國教育學家卡爾·威特說:“我認為傾聽是一種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因為傾聽對孩子來說,是在表示尊重,表達關心,能促使孩子去認識自己的能力。如果孩子感到自己能自由地對任何事情提出自己的意見,而他的認識又沒有受到輕視和奚落,他就會毫不遲疑、無所顧忌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先是在家裏,然後是學校,將來就可以在工作上,自信勇敢地正視和處理問題。”可以說,善於傾聽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善於表達思想的孩子。

4.讓孩子昕故事並學會講故事

每一個孩子都喜歡聽故事,這是因為故事具有生動的情節,典型的藝術形象和優美的語言,為孩子學習語言提供了豐富的材料。故事神奇的情節,能滿足兒童的好奇心。通過聆聽一個個生動有趣、富有懸念的故事,孩子的注意力集中了,詞匯量增加了,思維能力與想象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同時,孩子的視野拓寬了、知識麵也擴大了,並從中受到思想教育。所以,聽故事是孩子拓寬視野、豐富情感、訓練口語表達能力的最佳途徑之一。經常聽故事的孩子會變得更加愛思考、愛提問、愛表達。

此外,家長還應該鼓勵孩子在聽的基礎上學會講故事。讓孩子自己講故事,能很好地培養孩子的參與意識,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講”的過程中,孩子享受到了“講”的樂趣與“講”的成就感,這將為孩子口才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5.鼓勵孩子多與同伴進行交流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從小夥伴那裏獲得信息,學習他們的經驗和智能,學會與人溝通,協調與其他小朋友的關係。從某種意義上說,孩子的小夥伴就是孩子的小老師,小夥伴的聰明、勇敢,會啟發、激勵孩子;孩子從小夥伴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優缺點。當然,孩子的小夥伴在孩子的言語發展過程中也起著重要作用。他們在一起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看過的圖書、新奇的發現,以及孩子特有的語言等,孩子隻有能和小夥伴們順暢的交流,才能融入其中。所以,孩子與同伴之間的交往是十分必要的,它不僅能使孩子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對其健康成長也非常重要。正因為如此,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多與同伴交流。

6.為孩子創造展示口才的機會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許多孩子在家人麵前總喜歡滔滔不絕地說個不停,可是一到了親戚、朋友家裏,就十分扭捏,有時候甚至連基本的禮貌都忘了。這是為什麽呢?眾所周知,好口才始於交流,沒有一定的展示口才的空間和機會,孩子何來好口才呢?所以,家長應該主動為孩子創造交流的條件,給孩子展示口才的空間與機會,這樣,孩子在實踐中積累了足夠多的口才經驗,麵對他人的時候就不會“無話可說了!”

綜上所述,孩子的交際口才是訓練出來的,一個擁有好口才的孩子,才能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贏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