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選擇朋友的權利

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是需要朋友的。朋友是孩子童年時期最重要的陪伴者,在群體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比那些隻生活在個人小圈子裏的孩子往往更健康、更活潑,也更加開朗、自信。

然而,許多家長出於“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顧慮,再加上現今社會上,小團夥、黑社會及青少年問題日益嚴重,很多家長在孩子結交朋友一事上都甚為擔心,生怕他們交上壞人,影響一生。因此,總是百般限製孩子與其他孩子交往。

社會的情況令人憂慮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家長因自己惶恐而盲目限製孩子交朋友的做法是不明智的,更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孩子需要通過接觸朋友,學習分享及適當的競爭。而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通過與朋友相處建立其自我形象。因此,要求孩子放學後立刻回家或禁止孩子在假日與朋友交往,都直接剝奪了他們學習獨立、建立自我及磨煉社交技巧的機會。再者,青少年渴望獨立,也需要從生活中積累經驗,從而為將來進入成年期奠定基礎。若父母過分壓抑他們,結果隻會引來更大的反叛及更多的依賴。

其實,讓孩子自己選擇朋友,有很多好處。

①給孩子自己選擇朋友的權利,不僅可以讓孩子感到父母對他的尊重而更加信賴父母,而且還可以促進孩子之間的友誼和交往,促使他們互相學習,克服自己的缺點。

毛小丹有一個壞毛病,就是自己的東西總亂扔一氣,結果到用的時候怎麽都找不到。後來,她認識了鄰居家一個叫芊芊的小女孩,兩個人經常在一起玩。小丹的媽媽發現芊芊非常愛幹淨,自己的東西從來都是整理得井井有條。於是,媽媽問小丹:“你和芊芊是好朋友嗎?”

“當然是啊!”小丹回答媽媽。

“好朋友就應該互相學習,你看芊芊多愛幹淨,總是把自己的東西收拾得整整齊齊,你能做到嗎?如果你做不到,芊芊可能就不會和你做好朋友嘍。”

後來,小丹果然改掉了亂扔東西的壞習慣,自己的東西也收拾得整齊多了。

孩子之間的互相學習跟大人在交往中互相學習是一樣的,隻不過孩子們的學習比較簡單和直接罷了,而這恰恰是孩子們所需要的。

②讓孩子自己選擇朋友,可以培養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和交際能力。

在孩子們的遊戲中,常常通過“手心、手背”的方法決定由誰“當經理”、“當科學家”、“當解放軍”、“當服務員”……這是一種簡單的機會均等的民主手段,卻可以培養孩子們“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思想。孩子們常在一起玩“過家家”的遊戲,扮演不同的角色,再現家庭生活中的各種情景,買菜、做飯、睡覺、掃地以及聚餐、走親戚等。這是成人社會現象在兒童社會中的折射,孩子們在“過家家”中了解了很多社會知識,也鍛煉了初步的社交能力。再如,孩子們常常為了一個問題爭論得麵紅耳赤,不可開交,不管問題解決得是否合理,他們的認識總會前進一步,這也是學習的一個過程。如果孩子沒有朋友,這一切都是不可能發生的。

③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朋友,可以克服孩子過強的個體意識。

朋友之間的群體生活可以克服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毛病,讓他們遵從群體活動規則,認識到每個人的權利和義務。如果隻顧自己,就會受到朋友的排斥,小朋友會看不起他,不跟他玩,這將會促使孩子最終向群體規範“投降”。合群是人的重要品質和能力,這是家長無法口授給孩子的。

總之,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朋友”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孩子交朋友的時候,家長應做到以下幾方麵:

1.不要刻意地為孩子選擇朋友

父母為自己的孩子選擇的朋友多半是老實、聽話、膽小的孩子,和這些孩子玩,父母似乎可以放心一些,不必過分害怕什麽石頭砸傷了腦袋之類的事故。但是如果自己的孩子在環境中遇到了那些胳膊粗、力氣大甚至是愛欺負小孩子的大孩子時,他們會怎樣呢?他們會不知所措,不知如何保護自己。而且會因此對外界的環境感到害怕,有的孩子甚至會因此封閉自己,不敢結交小夥伴,寧願自己一個人玩或請大人陪自己玩。

2.要讓孩子自己結交夥伴

父母應該引導孩子進入一個愉快而又適宜的團體,讓孩子自己結交夥伴。當孩子在與小夥伴們發生糾紛時,父母尤其不要代替他們思維,代替他們分析,代替他們和夥伴“算賬”,這樣無疑將自己的孩子推到了孤立的地位,使孩子產生依賴性,覺得有父母為堅強後盾,遇到什麽麻煩都可以回到父母身邊尋求庇護,這對孩子極為不利。

3.要歡迎孩子的朋友到家裏來玩

家長把孩子的朋友當成自己的朋友一樣,熱情歡迎他們。當小朋友來家裏時,家長應該說“我們家來客人啦,歡迎歡迎”,或者說“真高興我的孩子有你們這樣的朋友,你們能來太好了”!而且要鼓勵孩子認真接待,讓孩子的朋友感到你對他們的支持和賞識。孩子缺乏朋友的時候,可以帶孩子一起外出旅行或者一起參加某項活動,來擴大孩子的交友範圍。

4.給孩子多一點兒關心

當孩子在結交朋友時受到了冷淡,遭到嘲笑、排斥時,父母應該及時地給予關心,並解除孩子心理上的懷疑等,讓孩子勇敢地再次接觸小夥伴,並從結交朋友的過程中增長才智!

孩子的社交生活是他們自己的一片天地。在你的視線範圍之內,盡管大膽地放開你的雙手吧!他們會在你的幫助下,從一個個朋友身上汲取友愛的營養,並從錯誤中學會如何選擇真正的朋友,信心十足地“過好”自己今後的社交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