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出虛名分享榮耀,讓你格外成功

自古以來,做下屬的最忌諱自表其功,自矜其能。

有功而不貪,有能而不顯,才是明智的做人之道。不論是在官場、職場,還是在學校、商界,有功而能不獨攬,分享你的榮耀,你的晉升之路就會走得平坦得多。

龔遂是漢宣帝時代一名能幹的官吏。當時渤海一帶災害連年,百姓因不堪忍受饑餓,紛紛聚眾造反,當地官員鎮壓無效,束手無策,宣帝便派年已七十餘歲的龔遂去任渤海太守。

龔遂輕車簡從到任,安撫百姓,與民休戚,鼓勵農民墾田種桑。對那些心存戒備,依然佩劍的人,他勸諭道:“幹嗎不把劍賣了去買頭牛?”經過幾年的治理,渤海一帶社會穩定,百姓安居樂業,溫飽有餘,龔遂名聲大振。

於是,漢宣帝召他還朝。他有一個屬吏王先生,請求隨他一同去長安,說:“我對你會有好處的!”

到了長安後,這位王先生卻終日沉溺狂歡,也不見龔遂。可有一天,當他聽說皇帝要召見龔遂時,便對看門人說:“去將我的主人叫到我的住處來,我有話要對他說!”

龔遂來了以後,王先生問:“天子如果問大人如何治理渤海,大人當如何回答?”

龔遂說:“我就說任用賢才,使人各盡其能,嚴格執法,賞罰分明。”

王先生連連搖頭道:“不好!不好!這麽說豈不是自誇其功嗎?請大人這麽回答:‘這不是微臣的功勞,而是天子的神靈威武所感化!’”

龔遂接受了他的建議,按他的話回答了漢宣帝,宣帝果然十分高興,便將龔遂留在身邊,任以顯要官職。

的確,如果我們能夠將功名盡可能讓給外人——至少和他們共享,那麽,不但能讓別人滿意,獲取別人的信任,而且自己也會因此受益無窮。

春秋時期,齊國侵占魯國和衛國,魯、衛兩國求救於晉國,晉景公任郤克為中軍元帥,士燮為佐上軍,欒書統領下軍,讓他們率軍出戰。在戰鬥中,晉軍將領與士兵們同仇敵愾,一起衝鋒陷陣。郤克身受箭傷,仍在戰場奮勇殺敵。結果晉軍獲得大勝,齊國獻寶求和,歸還了侵占魯、衛的土地。

晉軍凱旋時,許多人都前來迎接晉國將士。佐上軍士燮卻走在軍隊的最後麵,他的父親問他原因,他回答說:“軍隊立了大功,國人歡喜地在這裏歡迎,我如果先進去,必將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這是代帥受功,所以我不能走在前麵。”父親見兒子能夠如此謙遜,非常高興。

郤克晉見景公,景公高興地對他說:“這次能取勝,都是你的功勞啊!”郤克謙虛地答道:“這是君主平日的訓導,是其他將領們的努力,我哪有什麽功勞呢?”

佐上軍將軍士燮晉見景公,景公對他說:“打了勝仗,這是你的功勞!”士燮也謙虛地說:“這是荀庚的運籌帷幄,郤克的指揮有方,我哪有什麽功勞呢?”

下軍將領欒書也去晉見景公,景公同樣稱讚他立了功。欒書說:“這是士燮指揮有方,士兵們拚命殺敵,我哪有什麽功勞呢?”

景公聽後,暗自欣喜。這三個人,立了大功,卻不居功自傲;有了榮譽,卻謙虛謹慎,克己讓功,實在是晉國之福。於是,對他們三個更加重用。“三將讓功”的故事也從此被人們傳為佳話。

做事不能做得太滿,對待功勞也不能獨占,適當地轉讓功勞,對自己的發展將利大於弊。即使你憑一己之力得來的成果,也不必獨享,要讓給那些“重要”的人,讓給那些屬於同一部門、曾經協助過你的同事,或者一直在背後支持你、鼓勵你的老板。

別擔心你所扮演的角色會被人遺忘,因為你的所作所為在別人眼中瞧得清清楚楚。如果自己一味攬功於一身,不懂得謙虛與分享,會讓人覺得十分無趣。相對的,如果大大方方地和別人分享功勞,可以幫你搞好人際關係,得到更高的評價。

要記住,功勞不過是一時的虛名和獎賞,把功勞讓給別人,換來的是別人對你的信任和褒獎,有機會他們一定還會給你更大的實惠。而貪婪是人最大的敵人,千萬別以為什麽東西應該是自己的,非自己莫屬。因為,如果你執著地追求虛浮的東西,就會失掉真真正正的利益。把功勞讓給有用的人,就像種下種子一樣,必會結出累累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