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對方才能隨機應變

在和對方正式交往之前,盡量對其職業、性格、興趣愛好等有一個全麵的了解,以求在交往的過程中投其所好,處好關係。

盛宣懷是晚清的一位大商人。

一次,在李蓮英的保薦下,醇王特地在宣武門內太平湖的府邸接見盛宣懷,向他垂詢有關電報的事宜。

盛宣懷以前沒有見過醇王,但與醇王的門客“張師爺”從交甚密,從他那裏了解到醇王兩個方麵的情況:

一、醇王跟恭王不同,恭王認為中國要跟西洋學,醇王則認為中國人不比西洋差;

二、醇王雖然好武,但自認為書讀得不少,頗具文采。

盛宣懷了解情況後,就到身為帝師的工部尚書那裏抄了些醇王的詩稿,背熟了好幾首,以備“不時之需”。畢竟“文如其人”,盛宣懷還從醇王的詩中悟出了些醇王的心思,胸有成竹之後,盛宣懷前來謁見醇王。

當他們談到電報這一名詞的時候,醇王問:“那電報到底是怎麽回事?”

“回王爺的話,電報本身並沒有什麽了不起,全靠活用,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如此而已。”

醇王聽他能引用嶽武穆的話,不免另眼相看,隨即問道:“你也讀過兵書?”

“在王爺麵前,怎麽敢說讀過兵書?不過英法內犯,文宗皇帝西狩,憂國憂民,竟至於駕崩。那時如果不是王爺神武,力擒三凶,大局真不堪設想了。”盛宣懷略停了一下又說,“那時有血氣的人,誰不想洗雪國恥,宣懷也就是在那時候,自不量力,看過一兩部兵書。”

盛宣懷真是三句話不離醇王的“本行”,他接著又把電報的作用描繪得神乎其神。醇王也感覺飄飄然,後來醇王幹脆把督辦電報業的事托付給了盛宣懷。

如果一個人特意要去結識一個從未打過交道的陌生人,應當把這一過程當成一次人生的挑戰,事先做好充分的準備。可以通過多種渠道了解對方的背景、經曆、性格、喜惡,在對對方基本情況了如指掌的前提下,設想有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好以不變應萬變的心理準備。然後,在交往之中針對對方的特點有的放矢、投其所好,令其兩情相悅,產生“相見恨晚”之感,從而贏得對方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