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是一門必修課

有兩個農夫在各自的田地裏許願。

一個農夫說要他的地裏不要大風雨、不要下雪、不要地震、不要幹旱、不要冰雹、不要蟲害。

另一個農夫說,這些都沒事,隻要我能看著我的麥子還存在、還活著就行。

結果,那一年,天氣都隨了他們的願,那個什麽都不要的農夫,麥穗果然結得很大很多,但是麥穗裏麵卻沒有一粒麥子,全部是空的。而另一個農夫那看上去隻是短短的麥穗裏麵卻是豐滿的果實。

第一個農夫始終想不明白,為什麽自己這般“嗬護”麥子,反倒沒有讓麥子生出“感激”之情,結出豐碩的果實,而另一個農夫的那些飽受風雨侵襲過的麥子,卻能夠無怨無悔地獻上豐碩的果實?這是多麽不公平呀!

其實,道理很簡單,溫室裏的鮮花生命力永遠比不上山間的野草,沒有經曆過風雨的麥苗決然不會為了生存努力尋求發展。隻有在惡劣環境中生存起來的麥苗,才能在挫折與磨難中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己,從而收獲秋日的豐盈。

同樣,對於孩子來說,必須要經曆風吹雨打,孩子的人生才會更精彩。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一定的抗挫能力,抗挫能力的強弱,歸根結底取決於家長平時對孩子的挫折教育。有關專家綜合分析抗挫能力差的孩子發現,他們有以下五個方麵的缺點:

第一,性格軟弱,經不起風雨。性格軟弱主要是因為孩子缺乏錘煉所致,最終還是因為家長過分的溺愛所致。

第二,缺少挫折經驗。孩子從小就在保護傘的庇護下,沒有經曆什麽挫折,曆經了也是家長幫助解決了。

第三,對挫折情境的敏感度過高。有的孩子防衛心理太強,對一點不順心的事,就無限放大,主要的原因還是家長缺乏對遭遇挫折孩子的引導。

第四,預見水平低。絕大部分的家長都在盡量給孩子規避挫折,遮風擋雨,孩子對前方路上的苦難會一無所知,過分的高估了自己,一旦遇到問題後難以接受,這主要是一種心理落差導致。

第五,體弱多病。家長對於體弱多病的孩子往往會倍加關心,孩子缺乏主動性,當家長不在身旁時,體弱多病的孩子就更容易遭受挫折,在別的孩子相比之下,體弱多病的孩子就會變得軟弱,甚至自卑。

總之,孩子抗挫能力的強弱跟家長平時的引導息息相關。巴菲特之所以能榮登《福布斯》富豪榜榜首,是因為從小父親嚴厲的教育方式打造而成:巴菲特5歲時就在家門口擺地攤向路人兜售口香糖;6歲因為買一本自己喜歡的漫畫錢不夠,向父親索要錢,父親拒絕了他,叫他自己去掙;上大學時,他就開始在父親的工廠做流水線工人,打工償還家長給的學費與生活開支。可見,鋼之所以硬而韌,是因為經過了火爐的曆練。同樣,要想孩子成鋼,就必須把孩子推入“火爐”不斷煆燒。

那麽,在實際操作中,家長應如何增強孩子的抗挫能力呢?

第一,告訴孩子“挫折”並不可怕。挫折未必總是壞事,關鍵在於對待挫折的態度,同樣的挫折既可以產生消極的情緒,甚至心理障礙,也可以磨煉人的意誌使其奮發向上,孩子對周圍的人和事物的態度常常是不穩定的,在碰到困難和失敗時,往往會產生消極情緒,不能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失敗和挫折,這時,家長要及時告訴孩子,“失敗並不可怕”,“你要勇敢”,“你一定會做得更好的”。家長要有意識地將孩子的失敗作為教育的契機,引導孩子重新鼓起勇氣,大膽自信地再次嚐試;同時,還應讓孩子明白人人都可能遇到困難和挫折,而困難和挫折是可以克服的,教育孩子敢於麵對困難和挫折,樹立戰勝困難和挫折的勇氣與自信心,提高克服困難和抗挫折的能力。

第二,適當設置一些困難,讓孩子體驗挫折。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生活在窮困家庭的孩子,惡劣的生存環境自然就為他準備了艱苦鍛煉的條件;現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家長應多想辦法給孩子設置一些困難,讓孩子去解決;孩子在生活中碰到困難,也要求他自己去解決,從而培養孩子應對未來的能力和意誌。

第三,應為孩子提供獲得成功的機會。作為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和能力水平,提出適當的要求,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使孩子通過成功的自我激勵,體驗成功的喜悅,獲得信心。另外,不管什麽原因,當孩子不能麵對挫折時,家長應以樂觀的情緒感染孩子,如“這點小事,怕什麽,讓我們一起克服”。

第四,讓孩子了解挫折和成功的關係。遇到挫折並不意味著失敗,沒有挫折也不一定就是成功,教會孩子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隻有真正了解挫折與成功的關係,孩子才會越挫越勇,變得更有耐挫力!

第五,教會孩子對待挫折的方法,和孩子一起分析挫折原因。家長還可以教給孩子一些對待挫折的方法,如自我鼓勵:“這次雖然沒得到第一名,但比以前有進步了。”心理補償:“我跳舞不行,可域畫不錯,要努力畫,爭取參加書畫比賽。”對嬌生慣養的孩子,不妨讓他受點冷落。

第六,注意利用榜樣進行耐挫折教育。社會學習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對於以模仿為天性的孩子來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因遭受失學挫折而奮發成才的愛迪生、華羅庚;戰勝病殘而卓有成就的海倫·凱勒、張海迪等,這些優秀人物的事跡都會給孩子帶來鼓舞的力量。

第七,教孩子學會處理挫折。培養孩子不怕困難、堅韌不拔的精神。家長要告訴孩子,自己的事自己要負責;要讓孩子多參加實踐活動,嚐嚐吃苦的滋味;要培養孩子戰勝困難和挫折的意誌,不能半途而廢;要培養孩子學會調整心理,若困難實在解決不了,該放棄就放棄,不要“不撞南牆不回頭”;讓孩子明白“失敗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巴爾紮克說過:“苦難對於人生是一塊墊腳石,對於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對於弱者是萬丈深淵。”一個人受不了委屈,經不起挫折,害怕困難,是不可能麵對競爭激烈的大千世界的。家長的責任,就是盡力培養孩子抗挫折的能力、經受挫折的能力和挫折後的恢複能力,使他們在任何困難和挫折麵前泰然處之,保持樂觀。

第八,給孩子講英雄故事,讓孩子讀勵誌書。孩子有很強的模仿性,他們在適應社會的過程中,如能經常觀察和模仿身邊的或書上、影視中介紹的英雄模範人物的事跡,其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和提高。比如,無論是書中還是後來拍成電影及電視連續劇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主人翁保爾同困難頑強抗爭,勇於戰勝自我的精神,都在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充滿信心,笑迎挑戰,披荊斬棘,開拓向前。驗證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句至理名言的強大生命力。所以,家長平時要注重利用榜樣向孩子進行說服教育,讓孩子從小懂得逆境成才的道理,讓孩子知道每個成功的人,都是在與困難挫折的抗爭較量中,經過頑強拚搏,最終走向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