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別人麵前批評孩子

家長當眾教子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有句民諺是“人前教子,背後教妻”,很多人覺得當眾教育孩子,會刺激他們的自尊心,在公眾的關注下,孩子會更加注意樹立自己“聽話、懂事、乖巧”的形象,所以很多家長認為,人越多的時候越是一個教育孩子的良好時機。其實未必盡然,自尊心的強烈維護和徹底放棄之間隻有一步差距,如果家長把握不好這個教育的尺度和方法,也許反而會促使孩子產生“破罐子破摔”或是與家長對立的心理,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很不利。

有位母親在日記裏記述了這樣一件事:

汽車進站後,一位年輕的媽媽帶著五六歲大的女孩走上汽車,隨著汽車開動,女孩站立在車上顯得十分吃力。這時,旁邊座位上一位八九歲大的男孩站了起來,主動招呼站立的女孩和自己同坐。“這孩子真懂事,家長平時肯定十分注意對他的教育。”男孩的做法讓我十分讚許,我想男孩平時的家教肯定很好。不想幾分鍾後,男孩的父親走了過來,當得知男孩主動讓座位,便大聲訓斥起來:“瞧你那熊樣,真是的,既然不願意坐,那就站著……”男子把男孩從座位上喊了起來。麵對父親的訓斥,男孩解釋說因為女孩比他年齡更小,所以他才讓出一塊地方一起坐。

這位父親可能是為了愛護孩子,擔心兩個人擠在一起不舒服,所以才對男孩進行指責,但家人們對於孩子的愛護也應注意方式和方法,在大庭廣眾下進行訓斥會損害孩子做善事的積極性。

英國哲學家洛克說過:“家長不宣揚子女的過錯,則子女對自己的名譽就愈看重。他們覺得自己是有名譽的人,因而更會小心地維護別人對自己的好評。若是當眾宣布他們的過失,使其無地自容,他們愈是覺得自己的名譽已經受到了打擊,設法維護別人好評的心理也就愈淡薄。”可見,當著別人的麵批評教育子女的方法不足取。如果孩子一有過失,家長就公開宣揚出去,使孩子當眾出醜,其結果隻會加深孩子的被訓斥的印象,感到自己在眾人麵前丟了麵子,因而產生自卑,產生逆反心理。

在玩具專櫃、甜品店、遊樂場裏經常會看見號啕大哭的孩子,還有一旁插腰怒目的家長,他們一邊嗬斥,還一邊指著周圍對孩子凶道:“你看看,這麽多人看著你哭,你好意思嗎?”“你看那邊有一個和你一樣大的小孩,人家都不哭不鬧,多聽媽媽的話,你看看你們差距有多大。”家長們往往覺得當著外人的麵會是一個教育的好時機,借助小孩子的自尊心讓他自我糾正錯誤舉止,出發點倒是很理想,但是收效一定甚微。

西方人很少當眾批評孩子,但他們也很難忍受孩子當眾哭鬧等帶來的尷尬,為避免這種難堪,他們在平時就有意培養孩子在公共場所的自我控製能力。其中,事先預防是關鍵,外出前先告訴孩子,這趟外出的目的是什麽,讓他們知道會發生什麽事。出門前,也要先跟孩子說好規則,確定他們都明白,並問他們是否能遵守。到了外麵,這些規則也許不一定奏效,但大人會耐心地提醒與糾正,直到小孩遵守。

那麽,麵對孩子的缺點,家長應如何在保護好孩子隱私的前提下進行教育呢?

第一,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缺點。每個人身上都有缺點,孩子自然少不了缺點。如果你過分在意孩子的缺點,那麽孩子一丁點的毛病就會被你視為大問題,這樣你看到孩子的缺點就容易忍不住去指責;如果你用平常心看待孩子的缺點,那麽對孩子的缺點就不會那麽在意。這樣你會抱著理解的心態去幫助孩子改正缺點,而不是無緣無故地在眾人麵前揭孩子的短。

第二,私下指出孩子的缺點。發現孩子的毛病或缺點,家長不指出來是不負責任的,但是要注意場合。如果有其他人在場,即使孩子的缺點再明顯,也不可大張旗鼓地指出來。你可以給孩子一個善意的暗示,然後回家和孩子好好說。這樣做給孩子的感覺就是:家長照顧了我的感受。那麽孩子就容易虛心地改正錯誤。

第三,指出孩子缺點時要語氣平和。有些家長發現孩子的缺點後,就容易生氣,然後批評、責罵孩子,希望孩子改正缺點,但是結果卻使孩子自尊心嚴重受到傷害,孩子會因為自己的缺點感到羞恥和自卑。例如,有個孩子天生高度近視,東西要放到鼻子前才能看得清。爸爸見了又氣又急,經常罵道:“什麽東西都要拿到鼻子底下去聞,瞎子!”孩子視力不好,他本來已經很痛苦了,結果爸爸還經常當著別人的麵喊他瞎子,令他心中更加痛苦和自卑,因而常一個人躲在外麵痛哭。這樣當然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有著很大的壞處。所以說,家長指出孩子的缺點時,語氣很重要。

其實,孩子比成人更愛麵子。他們對於讚揚是極其敏感的,他們在比我們想象的更早的幼年時期就具有這一敏感度。他們覺得,自己能被別人看得起,尤其是被家長看得起並當眾誇獎,是一種莫大的快樂。所以,當跟別人提起自己的孩子時,家長要懷著賞識和尊重的心態去談論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