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能力代表孩子將來

俗話說“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生產力”。要獲得豐富的知識,要把知識轉化為力量與生產力,就應該強化孩子的“學習能力”。

所謂“學習能力”,指的是學習動力、學習毅力、學習能力和學習創新力的總和;是人們獲取知識、分享知識、使用知識和創造知識的能力;是動態衡量一個組織或個人綜合素質和競爭力強弱的真正尺度。因此,人們又說“學習能力就是競爭力”。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一個人隻有每天學習,才會過得充實,與時俱進。

古往今來,社會一向崇尚知識、需要知識,因為知識相對於智慧會更穩定、更安全、更符合社會的發展。人是社會的一分子,社會賦予了我們生存的土壤,所以我們必須融入社會、回饋社會,這是每個人的生命義務,責無旁貸。而學習知識、提高知識水平便成為我們每個人的首要任務,所以,我們必須樹立一輩子學習的觀念,並在實際生活中,時時鞭策自己,每天都不忘記汲取新知識。

為此,要想自己的孩子有競爭力,作為家長,就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使其不斷地自我學習、自我變革、自我超越、自我發展。隻有這樣,孩子才能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曾在2008年抗震救災直播中潸然落淚的中央電視台著名節目主持人趙普十分重視學習,他把學習作為一輩子的事。

提及過往的工作、學習經曆,趙普坦言自己曾經走過彎路。“很多年輕的朋友是本科畢業讀碩士,他們二十四五歲的年齡,在大學校園裏接受完整的學曆教育,結束後就直接走到了工作崗位土。我的經曆比較漫長,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從中學畢業到現在,讀完碩士,我都38歲了。”慢慢長大懂事之後,趙普漸漸覺得不上大學或許是可以的,但是沒有文化、不學習,永遠都不行。他把“學習”比喻為“取糧食”:一個人在工作一個階段以後會覺得匱乏,覺得被掏空了,就到學校去充電,去取糧食。這個過程其實是當你有需要的時候,你就會自然選擇到學校去補充自己的養分。

“在自我成長、自我教育的過程當中,發現學習是一個終身的事情,是一輩子都要去做的事情,而且不能懈怠。”趙普在做客人民網訪談時談到了他對學習、對生活的理解,他給自己的評價是“勤奮”:“我從來沒有偷過懶。沒有說我這幾天可以懈怠,我可以不做。我腦子裏總在想著我應該做些什麽,我應該去努力地完成什麽。”

從趙普的身上,我們能悟到很多道理:學曆代表過去,隻有學習能力才能代表將來。持續學習,虛心請教,才能少走彎路。

是的,沒有一個人能夠有驕傲的資本,因為任何一個人,即使在某一方麵的造詣很深,也不能夠說他已經徹底精通、徹底研究全了。“生命有限,知識無窮”,任何一門學問都是無窮無盡的海洋,都是無邊無際的天空……所以,誰也不能夠認為自己已經達到了最高境界而停步不前、趾高氣揚。如果是那樣的話,則必將很快被同行趕上,很快被後人超越。

活到老,學到老。大凡傑出的人,都是終身孜孜不倦追求知識的人。在漫長的人生經曆中,即使再忙、再苦、再累,他們也不放棄對知識的追求,學習既是他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又是他們在逆境中的精神支柱。在他們看來,知識是沒有止境的,學習也應該是沒有止境的,學習使他們的思想、心理和精神永遠年輕,也使他們的事業日新月異。

有人問愛因斯坦,說:“您可謂是物理學界空前絕後的人才了,何必還要孜孜不倦地學習?何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愛因斯坦並沒有立即回答他這個問題,而是找來一支筆、一張紙,在紙上畫上一個大圓和一個小圓,說:“目前情況下,在物理學這個領域裏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是這個小圓,我所知的是這個大圓。然而整個物理學知識是無邊無際的,對於小圓,它的周長小,即與未知領域的接觸麵小,它感受到自己的未知少;而大圓與外界接觸的這一周長大,所以更感到自己未知的東西多,會更加努力去探索。”多麽好的一個比喻,多麽深刻的一番闡述!

即便不考慮學習的功利因素,僅是學習本身,就是一件值得追求的事情;就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通過學習,可以充實頭腦,開闊眼界,擴展心胸,豐富精神和靈魂。如果學習不再是為了應付考試,不再是謀生的需要,不再是任何現實功利性目標的手段,那麽,學習的過程將會是輕鬆的、沒有壓力的、充滿樂趣的。學識淵博的人,必是內心世界豐富的人,也是對人生的美好有更深刻體驗的人。

那麽,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呢?應從以下幾方麵入手:

第一,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強化孩子的進取心。孩子的進取心大多是由外在的要求進而轉化為自己的願望的。因此,目標教育是必須的,目標可以樹立孩子的雄心,雄心可以引導孩子追求。

第二,用表揚喚起孩子的求知欲。任何人都需要鼓勵、需要表揚。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經常為孩子提供或創造獲得成功的機會。

第三,家長樹立好學的榜樣。培養孩子學習能力的最好方法是家長以身作則,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言談舉止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一言一行,孩子行為學習的對象首先是家長,家長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就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