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有原因

今年8歲的玲玲正在讀小學三年級。她原本是一個十分活潑的孩子,然而,自去年9月份開學以來,玲玲的父母便對孩子的表現憂心忡忡。原來,開學以來玲玲非常害怕到學校上學。每天早上,她都千方百計找借口賴在家裏不走,不是說肚子脹、胃痛,就是說頭天晚上沒有睡好。父母催得急了,她就哭鬧,情緒異常對立,還時常跺腳摔東西。可到了雙休日不上學時,玲玲的一切不適和異常情緒都會煙消雲散。為了能讓玲玲上學,焦急的父母先是勸說、安慰甚至陪她去學校,可都沒有效果,她的厭學情緒反而越來越嚴重,最後父母不得不帶她到醫院求助。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好學,學有所成。但現實是,不少孩子一上課就犯困,一寫作業就發愁,一提到學習就頭疼,更有甚者到了曠課、逃學的地步。為此,家長們苦惱不已,“好好的孩子為什麽會產生厭學的情緒呢?到底是哪一個環節出了錯?”

是的,當孩子討厭、逃避學習時,家長該如何應對?抱怨與憤怒都是愚蠢的做法,是毫無意義的。這時,家長最重要的是要學會用理智和有效的方法來應對孩子,要及時分析其中原因並解決孩子所處的困境。

總的來說,造成孩子厭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缺乏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是學習需要的情緒表現形式,是個體對學習活動或學習對象的一種力求認識或趨向的傾向,是直接指向於學習活動本身的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習動機的內部價值因素之一。缺乏學習興趣,表現為對學習沒有內在的需要,從而導致厭學。但是,缺乏學習興趣並不是孩子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學習過程中感受不到學習對自身的價值而逐漸形成的。

第二,缺乏正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動機。學習動機不正確、內驅力不足、沒有目標等是引起厭學的重要因素。因為缺乏正確的學習目標與學習動機,孩子學習沒有動力,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麽而學習,該怎樣去學。更有甚者,還有一些孩子認為自己是為父母而學習的,學習就是為了完成父母交給自己的任務。這樣一來,學習就成了他們的一種負擔。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隻要遇到一點點困難與挫折,就會喪失信心,對學習產生逃避的想法!

第三,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一些孩子的基礎差,學習自覺性低,同時又缺乏良好的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這導致他們的學習成績差。因為學習成績差,他們經常遭到同學的嘲笑、鄙視,家長、老師的責怪與不諒解,如此惡性循環,讓孩子對學習產生了苦悶的心理,厭學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

第四,挫敗感導致厭學。多次的失敗使孩子認為,無論自己怎樣努力,都總是在體驗失敗,從而使得孩子產生一種習得性無助感的心理,導致自我效能感低下。這裏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們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完成某項活動的主觀估計。一旦孩子出現這種心理準備狀態,就會認為“無法控製行為結果”,采取“無所謂”、“破罐破摔”的態度,表現出消極情緒,導致厭學。

第五,沒有體驗到學習給自己帶來的成就價值。成就動機是指個人為力求成功地完成某種有價值的活動的內部動力,而成就價值就是在這種動力上建立起來的對於某種活動的成就體驗。厭學的孩子對失敗感到羞愧的程度偏高,對成功卻不怎麽感到驕傲,不能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波折,學習缺乏信心。

第六,因厭其師而倦其道。現實中,有不少學生的總體素質較好,但由於教師的教學不當、態度粗暴、說了過激的話、處理事情不公正等方麵的原因,引起孩子反感,使孩子因反感老師而討厭上這位老師的課,極力回避與老師的接觸,最終發展到對某一科目的厭學。這種厭學往往具有學科特點,不具有整體性。但時間久了,同樣會影響到其他學科的學習,所以,值得家長們注意!

第七,家長要求不當。家長要求太嚴、太高或太鬆,都可能導致厭學。而大多數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都是太高,太嚴格。為了孩子有一個好的前程,許多家長拚命給孩子施加壓力。繁重的學習任務和精神壓力造成孩子不能承受之重,使其最終對學習失去興趣,產生了厭學的情緒!

第八,人際交往問題。有些孩子由於性格的原因,在人際交往方麵較差,不能正常地與同學進行交往。經常與同學之間產生矛盾,又不能很好地處理,最後導致同學們都不喜歡與他交往。缺乏同齡夥伴的關心讓孩子感到在.學校沒意思,因此產生了厭學心理。再者,有些年齡較小的孩子因受到大同學的威脅而又不知該如何處理,從而對學校生活產生了恐懼,開始逃避上學最終也會產生厭學的心理。此外,結交不良朋友也是導致孩子厭學的原因之一。

第九,外界的**。交友不當、黃色**、不良迷戀等也是構成孩子厭學的主要因素。需要引起廣大家長的足夠重視,要及時消除隱患,正確引導,以防止孩子走向萎靡。

以上種種因素都是導致孩子厭學的根源,嚴重幹擾著孩子對知識的學習和對人生的追求,阻礙和影響著孩子的健康成長。對待孩子的厭學情緒,放任自流和粗暴對待都是極不理智的,甚至還可能會激化這種情緒。建議家長們要以關心、信任和尊重代替冷漠、壓製和強迫,在積極引導中讓孩子擺脫厭學情緒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