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之長有助孩子成功

這是南方一家都市報的報道:

在大學生心中,好“婆家”要計薪酬、看區域、估潛值,但在“婆家”眼內,究竟相中怎樣的“媳婦”?在一次招聘會上,記者發現,有一技之長傍身的大學生明顯更受企業歡迎。

在一知名房地產公司展位前,大專生小梁在結束簡短麵試後興奮地告訴記者,該公司讓他下周到人事部辦理實習手續。“我投的是建築材料管理,一起排隊的都是本科生,有的還是研究生,談話時間都很短,有的連簡曆都沒被留下。誰知道,麵試的人看完我的簡曆後,就跟我聊起電板裝置,特別是知道我有電工證後,就問我願不願意去他們公司實習。”

為什麽在一個管理職位上,大型房地產公司不傾向任用本科或以上學曆的學生,反而對大專生產生更大的興趣?該麵試工作人員解釋,雖然一般意義上來看,本科生管理方麵的綜合素質要比專科生高,但如果一個管理者對所管理的領域並不熟悉,甚至不知道具體操作,就容易發生危險的事故。“在綜合能力相差不遠的情況下,電工證等實際操作能力的證明就顯得很重要。”

記者發現,作為綜合類招聘會,更多用人單位在招聘要求上注明“專業不限”,表麵看上去,似乎比其他招聘會更寬鬆。但在麵談的過程中,大部分用人單位都以各種資格證書進行人才遴選,特別是有“一技之長”的學生多會成為他們的首選。

應當說,在這個“覓食艱難”的時代,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已算不上什麽奇事。雖然無論就投資還是學曆層次而言,大學生在職場上都應比技校生勝出一籌,但如今的事實是,大學生找工作還得先“回爐”讀技校。曾經,社會將大學生就業難歸罪於“眼高手低”。然而,如今大學生當保姆、當搓澡工已不再新鮮,甚至連“零工資就業”、“負工資就業”都有了,為何大學生就業依然尷尬?仔細思之,大學生的“短板”還是動手能力差。一些技校的學生之所以比大學生“吃香”,也正是得益於有動手能力之長。

所以,在“千軍萬馬搶過獨木橋”的同時,家長應從小培養孩子的一技之長,以利於孩子在將來能更好地獨立。

讓孩子掌握一技之長,需要從小做起。針對孩子動手能力強的特點,綜合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去幫孩子選擇技能。學得一技之長的同時,也鍛煉和培養了孩子的生存能力,因為人生的競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成人與成才同樣重要,這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培養孩子的一技之長,切忌家長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期望,而不是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自作主張地決定將孩子朝什麽方向培養。在現實生活中,表現得最為突出的就是強迫孩子練琴學畫,培養孩子的藝術修養。如果孩子有這方麵的興趣愛好,教孩子練琴學畫,這本是無可厚非。問題的關鍵在於,許多孩子對練琴學畫並無什麽興趣愛好,或者本身雖有些喜好,但在家長的層層加碼下,使原有的樂趣變成了一種負擔,一種包袱。很顯然,這樣的定向培養是不值得提倡的。實踐也證明,這種做法往往有害無益,其結果隻會與家長的願望背道而馳。

所以,家長要發展孩子的技能首先要了解孩子的潛能。人的長處各不相同,有的人善表演,有的人善言談,有的人擅長抽象思維,有的人擅長實際操作,有的人善於調動他人積極性,有的人善於獨自鑽研。因此,在生活中如果注意到孩子比較擅長某些方麵,就可以適當加強這一方麵能力的培養,使之成為孩子的一種特殊才能。充分發揮特長的優勢,對孩子以後的成長也將大有裨益。

事實表明,對孩子從小進行一技之長的培養,除了鍛煉孩子的獨立性之外,還有一層意義,那就是對其智力的開發。

一提到索尼電器的董事長並深大氏,沒有一個人不知道他是戰後日本經濟的代表人物,並且也是推動幼兒教育的著名人物,在培養兒子一技之長的問題上,他是這麽說的:“我兒子發育較遲,剛進小學時,是個有嚴重自卑感的劣等生,但是有一天,他突然對我說他要學小提琴,大概是學得很有心得,很有進步,於是在遊藝會中演出,同學和老師都稱讚他拉得好,自此以後,他的自卑感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了,而且在學業方麵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瞧,這就是一項專長的信心所帶來的成果。不論如何瑣碎的事情,隻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比別的孩子優異的地方,便能使他產生自信,並嚐試在其他方麵有所表現,這種成就感能刺激他的頭腦,使孩子變得聰明。

作為家長,如果真愛孩子,就該為孩子的將來著想,而孩子是否掌握一技之長,則決定了孩子的將來是否容易取得成功。很多家長往往隻是看到孩子當前的利害,而沒有把目光看得更遠些,這恰恰是很多孩子“小時候優秀,長大後平庸”的原因。所以,家長不妨培養孩子的一技之長,讓孩子創造成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