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優秀無標準

生活中,經常聽到許多家長拿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進行比較,比較之餘,不免生出幾分抱怨“你看人家××學習多好”、“你看人家××鋼琴彈得多棒”、“你看人家××一點都不用爸爸媽媽操心”……家長這種“恨鐵不成鋼”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自己的孩子真的就不如別人的孩子優秀嗎?其實不然,家長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心理落差,是因為家長們老喜歡拿孩子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比,這種比法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嚴重的傷害。

實際上,每個孩子都是優秀的,隻是他們優秀的方麵不一樣罷了!比如,也許孩子畫畫得不好,但是他的歌兒唱得好;也許孩子字寫得不好,但是他琴彈得好;也許孩子學習不好,但是他熱愛勞動、熱心助人……這些難道不是優秀的表現嗎?如果家長僅以某一方麵來衡量孩子,不免有失偏頗。

覃誌金從小就是鄰裏孩子的榜樣。他在班裏門門成績都得第一,人也比較懂事、乖巧。因此,老師特別喜歡他,家長也引以為豪。

覃誌金的變化是在初中以後。

經過自身的努力與家裏的關係網絡,覃誌金終於考上了某名牌大學的附中。在這所中學裏,人才濟濟,加之課業繁重,覃誌金慢慢覺得有些吃力了。

第一次月考的時候,他居然排到了班級的第11名。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這本沒什麽,畢竟這個班上的孩子都是尖子生,覃誌金能考出這樣的成績已經不容易了。可是這孩子自尊心強,受不了這個打擊,也不懂得判斷分析自己所處的環境跟小學的不同之處,一下子蒙住了。

回到家裏一說,爸爸媽媽覺得臉上有些掛不住了,就狠狠地批評了孩子一頓。這讓覃誌金更覺得傷心。

後來的幾次考試,雖然覃誌金都很努力,但還是沒能像小學那樣衝到第一,慢慢地,他有些失望了,對學習也失去了信心。

再後來,覃誌金因為成績太差,被學校勸退。為了避免不讓爸爸媽媽難過,更因為不想讓爸爸媽媽責打自己,他競想出了先殺親人然後自殺的荒唐主意。

如果以成績來衡量一個人是否優秀的話,那麽,小學時期的覃誌金無疑就是家長眼中的優秀孩子,但也正是因為曾經的優秀湮沒了孩子的才智,令其最後迷失了自己。這是多麽慘痛的代價呀!

還有一個故事:

有一個男孩子,高中沒畢業就輟學回家,到父親所在的單位當了一名工人。家長都感到沒臉見人,出門就怕談起孩子。

而這個讓他們很沒麵子的孩子在工廠中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車間裏脫穎而出,當了車間主任。再後來,他又建立了自己的工廠,在事業上取得成功,成了一位小有成就的企業家。

這時,他的家長才認識到,兒子雖然學習不怎麽樣,但他同樣是優秀的。從此,隻要有人跟老人談起他們的兒子,老兩口就會感慨地說:“以前我們總覺得學習成績好才是好孩子,現在我們知道了,能把自己最擅長的事情做好,那就是優秀的。”

這個故事的道理不言而喻,事實上,每個孩子都可以是優秀的,作為家長,我們在培養孩子方麵要做的工作,就是讓孩子輕鬆愉快地學習,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在能力,讓孩子感到自己是成功的。這樣的孩子即使在班裏成績不冒尖,將來在社會上也會找到合適的位置。

對於我們的孩子來說,他的學習可以不拔尖,但是,他不可以沒有自己。如果家長曲解了優秀的含義,一味地要求孩子一定要考高分,一定要在班上考到前幾名,那麽,其結果隻會適得其反。孩子非但不會因為你的期望達到你需要的優秀還可能因此精神負擔太重,憂鬱、惶恐、沒有自信。最終,連自己的潛能都丟失了!

所以,隻有家長對優秀的概念有比較明確的了解,才能正確地把握培養孩子的尺度,讓孩子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這樣,你的孩子不優秀都難。

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的特點,你基本上可以認定自己的孩子是優秀的——

(1)是一個人格健全,有旺盛的生命力以及蓬勃的鬥誌的孩子。

(2)能夠自己處理遇到的任何事情,不會總是寄希望於別人。

(3)有很強的感受力,熱愛生活與生活中一切美好的東西。

(4)有同情心,能體諒別人。

(5)耐挫能力強,有上進心,有責任心,熱忱。

(6)有自信心,自我意識強。

(7)有判斷能力,不會盲目地跟別人攀比。

(8)懂得自己在做什麽,有自己擅長的東西,並不一定學習成績優秀。

(9)有很強的動手能力、思考能力、自立自理能力和良好的心態。

總之,家長應該多角度地看待優秀這個問題。因為優秀從來不拘泥於哪一種方式,更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型。每一棵大樹都有它們各自的姿態,如果我們非要說哪一種姿態才是最美、最佳的,那顯然不切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