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孩子的榜樣

家庭是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和教育單位,家長是這個教育單位裏的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有可能成為孩子的效仿源。無數事例證明,孩子最初的行為習慣都是從家長身上學來的。

要對子女進行成功的教育,家長應先做出榜樣,正如列寧夫人克魯普斯卡婭所說:“家庭教育對家長來說,首先是自我教育。”孩子最初的行為習慣都是從家長那裏學來的。因此,麵對天真的孩子,家長要特別重視榜樣對孩子的巨大影響,時時處處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家長是孩子終生模仿的樣板。家長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心理發展和品性形成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專家研究發現,孩子不僅在總體上模仿他們家長的生活方式,而且還往往繼承與家長相同的個別有害於或有益於健康的行為,如吸煙或運動鍛煉等,並且往往男孩的生活方式常常與父親的生活方式更為相似,而女孩則更可能模仿其母親的行為。

孩子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和家長朝夕相處,日夜為伴,尤其未成年的孩子對家長的依賴性、模仿性最強,而這時家長在孩子的心目中威信最高。他們認為家長的一切言談舉止都是最標準、最美好的,對家長的一切言行都有強烈的模仿欲望。

台灣著名學者、年過八旬的柳北岸先生不但精神矍鑠,而且記憶力好得驚人。談起童年趣事,他一樁一樁說得眉飛色舞;聊及旅行趣聞,他一件一件講得興高采烈;說起讀書心得,他更是一則一則說得興味盎然。思路之清晰,描繪之生動,著實令人自歎不如。他的兒子蔡瀾先生這樣評價父親:“父親不老,隻因他終生讀書。”

柳北岸先生有一間書房,牆壁四周鑲嵌著高達天花板的書櫥,櫥內密密麻麻地放滿了古人和令人的書。對於他來說,一日不可無書。他的幾個孩子,分別是藝術界和教育界的佼佼者,他們都是手不釋卷的愛書人。這一份愛書的品質,是柳北岸先生當年頗費苦心而又不露痕跡地對他們培養而形成的。柳北岸先生回憶起如何教育孩子時笑眯眯地說:

“我買了大量的書,放在地上,任由孩子們看。他們把書翻得亂七八糟,東南西北丟得滿地都是,我一聲不響地替他們收拾。隔一段時間,又買進另一批新書,任由他們翻。我從來不逼他們讀,可是,他們見我讀得津津有味,而滿屋子的書又伸手可及,一個個都自動地成了愛書人。”

在孩子麵前,家長從思想品德到生活細節,都沒有小事。要教育孩子具有較高的社會公德,家長自己就必須先成為這樣的人;要求孩子積極進取、勇敢拚搏,家長也要率先示範。隻有這樣,才能對孩子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

然而,遺憾的是,並不是每一位家長都知道這個道理。生活中,我們的很多家長非但不能給孩子樹立起好的榜樣,給困惑中的孩子以正麵的引導,還因為自己的壞習慣,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有一個農婦老來得子,對兒子百般寵愛,不管孩子做什麽事情,做母親的都會大加讚賞,積極鼓勵。

有一次,兒子從鄰居家偷了一根針回來。母親一看,非常高興,稱讚她的兒子很聰明,很有出息。兒子得到母親的應允,就把偷當作一件樂事,經常從外麵偷東西回家。

終於有一天,兒子因為偷東西被官府抓到。因為案情嚴重,兒子被當場判斬。行刑時,監斬官問他還有什麽要求。兒子淚流滿麵,他要求再吸一次媽媽的奶。

母親走上刑台,將**放入兒子口中時,兒子一口將媽媽的**咬下,並說:“媽媽,我是吃你的奶長大的,如果在我開始偷東西時,你好好地教育我,哪怕就是打我,也不至於今天讓我落得被殺頭的下場”。

母親一聽此話,悔恨交加,痛哭不止。

孩子本無過,家長的影響和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助推力,至於向哪個方向推,就取決於家長的自身素質、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了。一個成功的家長必然懂得,即便我們培養不出曠世英才,至少也應通過自己的模範言行,從小為孩子奠定一生的品德基礎,逐漸形成在知識經濟社會能夠終身受益的良好品質,讓勤奮、進取、理性、公正、民主、誠信、理解、同情、團結等成為孩子自我完善的目標。這就要求家長首先自我完善、自我約束。

可以說,家長就是一麵時刻立在孩子麵前的鏡子,你對孩子笑,孩子才對你笑;你對孩子好,孩子才對你好。孩子常常是通過“照鏡子”的方式,在不知不覺中修正自己的言行的。

17世紀德國教育家福祿培爾指出:“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在掌權者手中,倒不如說是握在家長手中”。是的,家長和孩子的親密關係,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所居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人都無法取代和超越的。因此,家長的一言一行都要給孩子做好表率,這樣,孩子才能跟在家長後麵學習他們的優點,擯除自己身上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