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自己的恰當位置

在美國《福布斯》雜誌公布的2018年度世界超級富豪排行榜上,微軟公司董事長比爾·蓋茨以908億美元的身價位居第二。比爾·蓋茨已經退休多年,直到2017年才被傑夫·貝佐斯奪走了世界首富的位置。如果不是做慈善捐款和放棄7億股微軟股票,蓋茨目前的財富將達到1500億美元,依然是當之無愧的世界首富。從退學建立微軟到成為世界首富,蓋茨隻用了20年的時間。此後,這個被美國人譽為“坐在世界巔峰的人”就再也沒有從這個位子上下來過,一坐就是12年。

其實,蓋茨作為世界首富的日子也是波折不斷。在1998年股票市場的互聯網泡沫出現前,蓋茨的財富已經達到近1000億美元。2000年網絡股熱潮開始消退,微軟股價下滑了近63%,蓋茨的身價也隨之縮水近一半。盡管蓋茨依然保持著全球首富的位子,但是與第二名的差距已經是越來越小,那時人們紛紛預測,隨著互聯網泡沫的破滅,蓋茨遲早要讓出“天下第一”的寶座。

然而事情發展並沒有像人們想象的那樣。2003年以來,美國經濟強勁複蘇,帶動了互聯網業的回暖。且不說屢創奇跡的Google等後起之秀,微軟公司在股票市場上的表現也很搶眼,蓋茨的財富重新水漲船高。在2005年,蓋茨的財富增加了近8%。

比爾·蓋茨20歲開始領導微軟,31歲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億萬富翁;37歲成為美國首富並獲得國家科技獎章;39歲身價一舉超越華爾街股市大亨沃倫·巴菲特而成為世界首富。

比爾·蓋茨在給青年朋友的11個忠告中,有這麽一個忠告:

“走出學校後的生活不像在學校一樣有學期之分,也沒有暑假之說。沒有幾位老板樂於幫你發現自我,你必須依靠自己去完成。”

選擇開發軟件,成就一生輝煌

比爾·蓋茨在創業之初,與合夥人艾倫首先考慮的是製造自己的計算機。艾倫對計算機硬件感興趣,而蓋茨則對計算機軟件情有獨鍾,他認為軟件才是計算機的“生命”。

但很快,蓋茨和艾倫放棄了自己動手試製新型計算機的念頭。他們決定還是緊緊抓住他們最熟悉的東西——軟件。生產計算機花費太昂貴了,他們還沒有足夠的資金去冒險。

“我們最終認為搞硬件容易虧損,不是我們可以去玩的藝術。”艾倫說,“我們倆人的綜合實力不在這上麵。我們注定要搞的是軟件——計算機的靈魂。”蓋茨和艾倫最後選擇了開發計算機軟件,創辦了微軟公司,並取得了輝煌成就。

比爾·蓋茨的成敗告訴我們,要客觀、正確和全麵地認識自己,才能揚長避短,做出合乎實際的選擇。

一個人所從事的職業以及你在這個行業所扮演的角色要和你的個性、風格、興趣、能力及價值觀相配合。如果不了解自己具有何種素質、屬於何種類型的可能人才,就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與選擇,不僅工作做不出色,賺不到多少錢,而且還會不自覺地浪費了自己寶貴的天賦。

舉例來說,有的同學當年才華橫溢,是高才生,但工作後卻毫無建樹;而有的同學在校時很不起眼,成績平平,工作後卻碩果累累。當然導致這種結果的因素很多,但有相當大的原因,是由於有的同學所扮演的角色合適,有的同學所扮演的角色不合適。現代心理學家們研究的結果表明:一個人事業的成功與失敗,多半取決於個性的發展,而不是取決於智商。

美國有人曾把一些工科學生的個性、學習成績、智商與他們畢業五年後的收入做了比較,證明個性和事業的成功與否確有密切關聯。他以個性適合與否為標準,把工科畢業生分為上、中、下三等,調查結果顯示,上等畢業生平均收入為3000美元,下等畢業生平均收入為2076美元。他又以智商的高低為標準,把他們分為上、中、下三等,調查結果發現,上等畢業生平均收入為2400美元,中等畢業生為2500美元,下等畢業生為2100美元。

這一調查表明,是“個性”決定了他們的成敗,而非智商起決定作用。

古人雲:“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長,必有所短,若截長補短,則天下無不用之人;責短舍長,則天下無不棄之士。”“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若用己所長,中人也會成事,若用己所短,高人也會見絀。”

沒有人會幫你發現自我,你必須依靠自己

中國清代詩人顧嗣協在他的《雜興》詩中也對此有過比喻:“駿馬能曆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舍長以就短,智者荏為謀,生材貴適用,慎勿多苛求。”

著名的科普作家阿西莫大,也是美國波士頓大學生物、化學教授,但他在分析自己的才能時認為:我絕不會成為一流的科學家,但是我可能成為一個一流的作家。因而他選擇了科普讀物這一行。據有人統計,40餘年間他寫的書多達240部,而在科學研究方麵的成就卻微不足道。

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一次實驗課上弄傷了右手,教授為此歎氣地說:“你為什麽不去學醫學、法律或語言學呢?”愛因斯坦回答:“我覺得自己對於物理學有一種特殊的愛好和才能。”後來他在物理學上取得的成就,證明了他對自己的認識是正確的。

美國物理學家肖克萊,與他的同事巴丁和布拉頓一起發明了世界上第一隻晶體管,並因此獲得諾貝爾獎獎金。在晶體管研究方麵,他展現了極高的理論思維能力,並提出了晶體管工作原理的理論,晶體管問世以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肖克萊預見到了社會對晶體管的需求,於1954年辭去了貝爾電話實驗室的職務,到加利福尼亞州創辦了一家肖克萊半導體研究所。這本是一家商業性的企業,一開始時,八位青年科學家追隨他,擔任他的助手。但是肖克萊對商業上的學問知之甚少,他的企業不像是商業性的實體,更像是個純學術機構。沒過幾年,助手們意見分歧,一個個離他而去,企業入不敷出,漸漸難以支撐,最後被人收購。肖克萊苦心經營的這家企業,最後以失敗告終。肖克萊有傑出的研究才能卻未必有出色的經營才能,科學研究和經營謀利並不是一回事。它們有著不同的特點,肖克萊缺乏對自己的正確地認識,貿然從事自己不擅長的工作,舍己之長,用己之短,他的失敗在他離開科研機構,辦起商業實體之初,就已經潛伏下來了。

可見客觀的認識自己的重要性、認識自己並發現自己的特長和潛能,就如同掌握一門根雕藝術。樹根千姿百態,藝術家要善於用樹根的天然形狀順勢雕刻成栩栩如生的各種形象。其實我們每個人也與樹根一樣千差萬別,十人十麵。隻有根據自己的特點,相應擇業才能順勢致富。希臘哲學家把認識自己看作生命的一個重要目的。古人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隻有正確認識自己,才能像比爾·蓋茨那樣,知道什麽樣的事業可以真正發揮自己的潛能,從而得到最大的自我展現。

然而真正認識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像比爾·蓋茨所說的那樣,沒有人會幫你發現自我,“你必須依靠自己去完成”。如何依靠自己呢?下麵有幾則科學實用的方法。

第一,自我反省法。自我反省可以幫助我們深入了解自己的才能及事業傾向。了解在過去的生活及工作中有哪些是自己高興去做,而又得到較大成就的事;哪些是自己不喜歡做,雖盡力卻毫無回報的事。檢討一下以往時間裏,自己性格的“自我形象”的轉變,其中有哪些明顯的趨勢,能否借以推斷以後的轉變方向及自身發展的趨勢。

第二,心理、職業測驗法。目前社會上出現不少有關心理、性格和智力等各式各樣的測驗,不妨可以試一試,作為參考。

第三,感覺法。對自己無把握的事,會本能地產生一種畏懼情緒,這是欠缺這方麵才能的一種反映。與此相反,如果對所做的事感到有信心做好的話,那正說明你在這方麵或許有一定的才能。

第四,實驗法。就是用事實作證明。有一個人,是從事統計工作的,但他心裏卻總想當個作家。他把業餘的全部時間和精力都用於小說創作。終於,有一天,他寫的一篇小說發表了,接著又發表了第二篇、第三篇。這一事實使他認識到自己是能寫小說的,是可以成為一名作家的。這就是從已成的事實中,認識和發現自己的才能。當你尚未了解和認識自己的才能時,不妨對有興趣的學問或工作做一些研究或實踐的嚐試,看在研究和實踐過程中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如果成效顯著,就證明你有這方麵的才能;如果成效甚微,甚至沒有成效,那就說明你不具備這方麵的能力。

第五,比較法。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通過比較可以認識自己的才能。尤其是在比賽場上,如果是競技比賽,有自由體操、鞍馬、吊環和單雙杠,那麽你在哪個項目中能屢挫對手捷報頻傳,那便說明你在這個項目上的能力突出。這是人盡皆知的道理。但如果沒有可比的對象,也可以拿自己做過的各項工作來比。如有人多才多藝,那就要看哪種才氣更大,哪種特長出類拔萃並被大家承認。

除了運用各種方法認識自己外,還要根據自身的實際狀況客觀地評價自己。

以學曆來說,每個人受教育的程度不同,有的人受過高等教育,有的沒有。即使同是高等教育,也會有高低層次之分,如學士、碩士和博士。當然學曆不能代表一個人的真正水準,但大多可以從側麵反映一個人所學知識的多少及具有的專業特長。尤其社會上在錄用人才時是很看重這一點的。因此,這也是你評價自身的客觀標準之一。

再就是智力。據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分為五種類型:智力超常和低常者各占1%,智力偏高和偏低者各占19%,智力中等者占60%。一位心理學家對一所大學的學生開發思維能力進行研究,從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三個方麵評價,發現學生之間有明顯的差異。你可以通過各方麵的表現能力,來了解自己的智力情況。如你的各方麵表現都較其他人有明顯的突出,說明你確實有優勢,這樣你就有信心麵對更多的競爭和更大的挑戰。

還有一些非智力因素,如氣質、意誌和風趣等。認識自己的這些因素對自己將來的發展也很重要。常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具有同等智力和學曆的人,在外在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性格溫順、易受幹擾者,往往無所成就;而性格冷酷、固執和多疑問者的創造性卻紛至遝來。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前者的性格與所從事的工作不適應,後者的性格與所從事的工作比較適應。前者能較好地處理家庭和同事之間的關係,如在服務行業或醫護行業,而在科技研究領域卻可能一事無成。因為從事科學研究需要的是冷靜的分析、獨立的思考、精細的觀察和堅持不懈的探索。

人生羊皮卷

要全麵了解、認識自己,客觀正確地評價自己。這樣才有可能在選擇工作或創業的時候,尋找到自己在社會坐標係中的恰當位置,既能有效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又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從而最大限度地實現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