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的快樂和幸福找回來

兒童教育專家李躍兒曾說起過這樣的一件事:

有一次,我參加兒子家長會,學校從另一個學校請來了一位研究學生心理的專家給家長上課。專家說有個學生問她:老師,中國以前真的有過“**”?專家說有啊。學生說:不可能吧?你們騙我們吧?專家說你為什麽會這樣認為呢?學生說:我媽媽講,那時候還不到假期,整個學校都放假了,不上課,她們坐著火車想去哪就去哪,還到農村去學農,到工廠去學工,一天啥也不想,不寫作業,也不挨老師訓。老師,世上哪有這樣的好事?絕對不可能。心理專家告訴孩子:當年“**”就是這樣的情況。學生說:老師,你們那一代人真是太幸運、太幸福了!你們真是趕上了好時光。老師,下一次“**”什麽時候來呀?

這真是令人哭笑不得的一幕。父母們通常以為,現在的孩子就像在蜜罐裏長大的一樣,幾乎要什麽有什麽,還能不快樂、不幸福嗎?可是,我們得到的答案是,孩子們的感受恰恰相反,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感覺自己不快樂、不幸福。

這是一節名為“我的幸福”的主題課,是由一個剛剛參加完培訓的老師上的。她說:“同學們,現在我們每個人都被家人當做寶貝,每個人周圍都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愛著我們;在物質上,我們要什麽就有什麽;星期天可以遊泳,放假了還可以旅遊……那麽,在這樣的生活狀態裏,我們一定感到很幸福了……”

話音未落,孩子們齊聲回答:“老師,我們不——幸——福!”

這個回答太讓人意外了。那個老師非常尷尬,愣在那兒了。這也不能怪她,因為過於年輕,她不知道現在的孩子到底處於一種什麽樣的境地。

她以為孩子沒聽明白,還想繼續引導。她說:“老師小時候就不如你們了,因為經濟方麵的原因,連糖都吃不上。所以,老師那時候所向往的最最幸福的事兒就是能夠擁有很多很多的糖,一屋子糖,甚至一間用糖做成的房子,連書桌、椅子、床、枕頭也是用糖做成的,這樣,當我想吃糖的時候呢,伸出舌頭隨便在哪兒舔一下就可以了。”

孩子們一聽,全都大笑起來,說老師你真傻,太傻了。你怎麽會喜歡吃糖呢?糖是吃的東西裏麵最“窪”的,你怎麽能喜歡這樣的東西?還把擁有糖當做最幸福的事兒?

這一下,年輕的老師徹底蒙了,她不明白這些孩子為什麽會是這樣。臉騰地紅了,手腳都不知道往哪兒放,好半天才反應過來,她就問:“那你們向往的幸福是什麽呢?”

這一問全班一下子活躍了,大家全都舉起手來。其中一個10歲的男孩,在文化課學習方麵是年級第一,他站起來說:“老師,我的幸福是星期六、星期天的早晨可以躺在**睡懶覺。”另一個女孩等不及了,搶著喊:“我的幸福是放長假,到沙灘上去玩。”這時,大家的討論更熱烈了,孩子們渴望的幸福五花八門:買一大堆零嘴坐在**吃;爸爸媽媽不要老是叨叨;學校老師少留點家庭作業;他們家買的彩票得了大獎;他的床放在百貨大樓裏,一邊是貨架,一邊是遊泳池……孩子們太渴望幸福了,但是這樣的幸福多少讓那個老師感到吃驚。

有位教育專家戲稱:“傻孩子”“笨家長”“苦老師”越來越多,似乎誰也不幸福。學習負擔的加重讓孩子過早失去了本應有的幸福時光,除了學習,孩子和父母的生活沒有了別的主題。最終,父母培養出的孩子可能會成了物質上的富翁、精神上的貧民、幸福指數上的乞丐、價值觀上的糊塗蟲。

當今,社會財富迅速增加,但人們的幸福指數並沒有隨財富的增加而增加,反而降低了許多。這一現象尤其在孩子身上體現得更為明顯,而抑鬱症等各種心理障礙的低齡化,就正說明了這一問題。認真分析,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父母錯誤價值觀的引導。傳統文化中,把享受看得比較單一,認為有錢了,吃好、穿好、住好就是享受,如果把這一觀念加在孩子身上,對孩子的負麵影響較大。

第二,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如今,飯店、服裝店、化妝品店生意火暴,相比之下,書店等地卻顯得冷冷清清,在學校很多孩子相互攀比,追求物質享受。過多的物質追求使孩子沉溺其中,失去了前進的動力。父母逼迫孩子讀書學習,不是為提高孩子的文化素養和道德品質,隻是功利性地為獲得以後的物質回報。

第三,不良的家庭氛圍使孩子形成虛榮、攀比的心理。一方麵是一些家長不能營造輕鬆、和諧的家庭氛圍;另一方麵是父母喜好虛榮,樂於攀比,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

第四,沒有給孩子真正想要的。有的父母認為隻要滿足了孩子的物質需求,其他就無所謂了,以致不關心孩子的心理需要。父母的事必躬親封殺了孩子的成長空間,剝奪了孩子體驗成功的快樂與權利。

第五,親子之間溝通少或溝通方式不合適。在有的家庭,孩子對父母不信任,甚至有敵意,這就造成了孩子不能及時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反饋給父母,而父母則不能掌握孩子的真實想法。

父母是孩子最親密的人,父母不應奪走孩子的幸福,不管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父母都應尊重孩子的生活,把幸福還給孩子。有父母感歎,如何才能給孩子幸福呢?其實,給孩子幸福的方法很簡單,隻要參照以上的建議,一點一滴去做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