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隘是病,寬容為醫
寬容是一種品質,是做人的一種風範。與之相反的,人之所以不能達到寬容做人,正是因為有狹隘的存在。人難免狹隘,這是大多數人的通病,我們明白了這一點,就應該對症下藥,治好這種病。
有這樣一個故事:
市場上,果販遇到了一位難纏的客人。
“這水果這麽爛,一斤還要賣5元嗎?”客人拿著一個水果左看右看。
“我這水果是很不錯的,不然你去別家比較比較。”
客人說:“一斤4元,不然我不買。”
小販還是微笑地說:“先生,我一斤賣你4元,對剛剛向我買的人怎麽交代呢?”
“可是,你的水果這麽爛。”
“不會的,如果是很完美的,可能一斤就要賣10元了。”小販依然微笑著。
不論客人的態度如何,小販依然麵帶微笑,而且笑得像第一次那樣親切。
客人雖然嫌東嫌西,最後還是以一斤5元買了。
有人問小販何以能始終麵帶笑容,小販笑著說:“隻有想買貨的人才會指出貨如何不好。如果我不接受他的意見,用幾句話把他頂撞回去,他就不會成為我的顧客。”
小販完全不在乎別人批評他的水果,並且一點也不生氣,不隻是修養好而已,也是對自己的水果大有信心的緣故。我們在生活中卻真的不如這個小販,平常有人說我們兩句,我們就已經氣在心裏口難開,更不用說微笑以對了。而且生活中批評指責我們的,往往是我們最親近的人和最好的朋友。
正所謂:“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雖苦,卻是治病的根本;如果沒有“苦口”之“良藥”,我們這種狹隘之病如何會好起來呢?這裏有一劑“良方”正是對“症”所下之“藥”。
人生要想永遠快樂,必須作一項重要的決定,就是善用人生所給你的一切。如果你確實明白自己努力的目標、如果你真願意努力去做人、如果你知道什麽方法有效、如果你能適時調整做法並好好運用上天給你的天賦,那麽人生就沒有任何做不到的事。許多成功的人士也正是憑著這種精神,在生活、學習、工作中超出他人,步步領先的。
生活中,有時需要我們忍一忍,才會有更多的快樂在後麵等你。如果能忍這一時,能將痛苦忍一忍,能將小事忍一忍,那麽就不會有“小不忍則亂大謀”這樣的失敗之事了。
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樂是人與生俱來的情感表達方法。人在這世上,難免會遇到令人高興或氣憤的事。興奮的事可以使人心情愉快,精神奮發,並使生活充滿無限的希望。而令人氣憤的事往往就會使人義憤填膺,怒火中燒,很可能使人喪失理智,做出不可收拾的不良舉動。
我們都知道,當一個人氣上心頭時,意氣用事是在所難免的,因此,不論所說的話或所做的事,總是超出人所能想象的,在這個時候,即使平常說話非常謹慎的人,也會因有失考慮而禍從口出。
盡量以愉快的心情,來處理為人處世上的各種問題。即使一旦發怒,最好能盡量忍在心裏,不要爆發,用理智來抑製**,才能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