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要自己去走
在現實生活中,往往走別人走過的路不會成功。別人的成功是可以借鑒,可走同樣路的人多了,也就失去了意義,變得很普通。所以,你就需要有自己的個性,走自己的路。這樣你才能創造新天地,成就大事業。下麵就讓我們看看這個例子。
搜狐總裁張朝陽博士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得了物理學博士學位,放棄了搞科學研究拿諾貝爾獎的初衷,毅然回國,在短短兩年之內,將“搜狐”辦成了廣為人知的著名網站。緊跟著張朝陽的是一批批學成歸來的博士、碩士,他們除了聰慧的大腦,令人羨慕的學習經曆外,可以說得上一無所有,沒有資金,沒有企業經營管理的經驗。但他們有著敏銳的眼光,有著火一般創業的熱情,有著勇往直前,不懼失敗的執著,也有著從頭開始、從小處做起的耐心與決心。他們從海外學來了一套比較成熟的運作機製,並使它在中國這片肥沃的土地上生根發芽。
在麵臨中國特殊國情帶來的特殊問題時,他們用一種新的思維方式、新的做事方式,給眾多的商界人士帶來了全新的啟迪。
沒有個性,就沒有創造性。沒有個性的創業者,就很難創造出有前景的事業。因而創業者首先要審視自己一番,看看自己究竟有沒有特別的個性。
個性是指人的個體的性質。個性包括了人的智力、性格、情緒、意誌等一些重要特征,是智商、情商、毅力的綜合體。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個性鮮明,有的人缺乏個性;有的人有膽識有魄力,有的人縮手縮腳,沒有做事的膽量,這實際上是人的個性的不同表現。縱觀創業史上創造奇跡偉業之人,無一不具有鮮明的個性。其中最為重要的有獨立性、競爭性、求異性和堅韌性這4個方麵。下麵我們就獨立性和競爭性做一簡要的介紹:
1.獨立性
從本質上而言,人一生下來就都具有獨立性和依賴性的雙重個性。創業成功的人是那些善於擺脫依賴性,努力實現自己獨立性的人。
有些人對獨立性存在錯誤的看法。他們認為獨立性就是標新立異,於是將大量時間與精力放在自己的外表上,理一個不同平常的發型,或者將頭發染成一個鮮豔奪目的色彩或者穿一身與眾不同的衣服……這實際上是被媒體所誤導,恰恰是失去了自己的個性,盲目地追風追星。
真正有決心創業的人,要認識到什麽是真正的獨立性,承認專家權威的存在,但不盲目聽從、信從他們的建議,要用自己的頭腦去獨立地思考。每個人的言行源自特定的環境、場合,對別人則不一定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創業者要思考一下其中的真偽或者是否真正適合自己。凡是不適合自己的言語,不論是誰說的,也不管其理論上是否行得通,實用價值都不大。創業者要有自己的頭腦。
2.競爭性
有人形象地將商場比作戰場,商業就是商戰。戰場是很殘酷的,短兵相接,隻有那些善於競爭、勇往直前的人,才能勝利、成功。
當然,創業者一定要注意到好勝不是逞強。真正的成功者追求勝利,但並不到處招搖,不用自己的成功去攻擊別人、嘲笑別人。另外一點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有寬大的胸懷,要欣賞與自己具有相同好勝心的人才。不能因為自己求強好勝,就極力與那些具有同樣好勝心的人爭鬥,或者有意壓製為自己工作的員工,唯恐他們過於強大使自己沒有麵子。創業者要鼓勵自己的員工去追求成功、勝利,為他們創造展現才能、贏得榮譽的舞台。隻有自己的員工都積極追求成功,創業者的事業才會興旺發達。
就某些人而言,他的精神世界裏目前很重要的一塊就是事業,對這個事業的追求將是永恒不變的。每一個成功企業都是經曆了一次次的失敗後建立起來的。
創業者不僅要培養自己麵對失敗堅忍不拔的品質,而且要在公司內部建立一套寬容的機製,允許員工犯錯誤,鼓勵員工勇敢地去創新。比如美國的一家計算機外部設備公司的宗旨中有一條:
我們要求公司裏的人一天至少犯10次錯誤,如果誰做不到這一點,就說明誰的工作不夠努力!隻有寬容錯誤,員工在認識到錯誤的同時,就不會去試圖掩蓋錯誤,而是積極地尋找對策去解決問題。
當然,公司不能一味地寬容員工低層次的犯錯誤,因為每一次錯誤都會給公司帶來損失。怎樣既允許員工犯錯誤又充分減少公司的損失是創業者應該思考的問題。
路要靠自己去走,別一味地跟隨別人,要充分相信自己,自信將成就完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