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是將聲音轉換為意義的過程

傾聽和聽都是用耳朵去了解對方的話,但是傾聽比聽多了一份心情,多了一份尊重。聽,也許聽過就了之,但傾聽要走心。“聽”是與生俱來的聽見聲音的能力,是人的感覺器官對聲音的生理反應。“傾聽”是將聲音轉換為意義的過程,它包括感知、理解、評價和反應四個階段。它需要利用邏輯思維和原有的知識對信息進行加工分析,是一個主動參與的過程。傾聽不僅局限於聲音,還包括語言、非語言信息、概念等。

傾聽重點並非在聽,而在傾。傾,即身體微微向前的意思。身體前傾,表示對對方的話題有興趣,這也是雙方交流的基點。

傾聽的姿勢非常重要,除了身體前傾,一定要與話者平視,不能居高臨下。傾聽除了要用耳朵聽,也要用眼睛聽,睜大眼睛,很自然地用眼睛表現出你的興趣和愉悅感。

傾聽是一項可以學會的技能。經過訓練,你的頭腦和耳朵可以更加敏銳地獲取信息,眼睛能看得更加清晰。你還能學會用眼睛聽,用耳朵看。讓你的耳朵能聽見也能看見,讓你的耳朵能看見也能聽見!“聽見”一詞並不總是指通過耳朵感覺到聲音,而常常指的是留心、注意。當你聽別人說話時,你需要留意對方說的是什麽,這就要求你了解對方的感受。

當別人講了一個笑話,但是這個笑話你聽過,你也不要說“我早聽過了”,這會打擊別人與你聊天的積極性。傾聽中最忌諱的一種反饋就是“我早就知道了”,這是一句很掃興的話。既缺少尊重,也會在你們之間豎起一道牆。

傾聽使人生更加完美。古希臘曆史學家普魯塔克說:“善於傾聽是美好生活的開端。”培根曾說過:“內容豐富的言辭就像閃閃發光的珠子。”“一個人從另一個人的諍言中所得來的光明,比從自己的理解力、判斷力中所得來的光明更為幹淨純粹。”這話告訴我們,傾聽是人生不可拒絕的一種生存狀態,是尋找快樂、走出寂寞的一種最佳方式,是人類學習的一種基本形態,也是了解認識這個世界的重要途徑,獲取知識、智慧的重要來源。

傾聽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和關愛。教育家卡耐基說:“專心聽人講話,是我們給予他的最大尊重、嗬護和讚美。”英國霍布斯也說:“傾聽對方的任何一種意見或議論就是尊重,因為這說明我們認為對方有卓見、口才和聰明機智,反之,打瞌睡、走開或亂扯就是輕視。”人們都有這樣的體驗,當你在課堂講課、會議發言或廣場演講時,都希望聽眾安靜就座,認真傾聽,因為這是對自己人格和勞動成果的尊重。如果聽眾一旦出出進進、交頭接耳、心不在焉,自己就會心頭不悅,頓生反感。可見,傾聽是一種尊重與寬容、關愛與讚許、撫慰與體諒、美德與修養,也是一種技巧和藝術、氣度和境界、姿態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