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避開“禁區”受到別人喜歡 舍棄競賽式的談話方式

與人交談時,有的人會把彼此的說話看成是一種競賽。如果觀點不一樣,在他看來,就是在挑戰,一定要分出個高下。如果一個人常在他人的話裏尋找漏洞,常為某些細節爭論不休,或常糾正他人的錯誤,借此向人炫耀自己的知識淵博、伶牙俐齒,那麽他一定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過那不是好的印象。

為了與他人有更好的交談,這種競賽式的談話方式必須被舍棄。當你采用一種隨性、不具侵略性的談話方式時,別人就比較容易聽進去,而不會產生排斥感。

隻有說話,雙方或多方才能知情,才能信息對稱,進而達到認識一致、目標統一、同心同德。在說話中取得理解,在理解中形成共識,在共識的基礎上實現統一,說話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和別人的立意或觀點有衝突時,若是立刻反問,就等於完全不接納對方;若與對方進一步討論,實質上還是在挑戰對方的建議,但對方的感受卻會好很多。

如果說話時不得不對對方的立場提出質疑,在提出問題之前一定要至少稍微解釋一下,你為什麽提出這樣的問題。這樣可使你的問題的尖銳性降到最低。

每個人的生活習慣有所不同,因為我們的家庭環境以及成長過程不盡相同。不要勉強別人來認同自己的習慣,同時,也要有體諒和寬容別人的習慣。

一對小夫妻經常為吃蘋果發生口角。有一次,他們竟吵到鄰居的老大爺家去斷是非。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女的怕蘋果皮上沾了農藥有毒,一定要把果皮削掉;而男的則認為果皮有營養,把皮削掉太可惜了。

老大爺對女的說:“你先生這麽多年都吃沒削皮的蘋果,還好好的,並沒死,你擔心什麽?”接著,老大爺又對男的說:“你太太不吃蘋果皮,你嫌她浪費,那你就把她削的蘋果皮拿去吃掉,不就沒事了!”

很多時候,隻要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推己及人,矛盾就會減少,生活也就會更加美滿幸福。

與人爭高下,你的名聲將會受到損害。你的競爭對手會立即想盡辦法挑出你的毛病,讓你聲譽掃地。許多人在與他人結為對手之前一直都有著良好的聲譽,而一旦反目成仇,對方就會重新挖掘出深埋的恥辱以及過去的汙名。人們的所作所為,除了徒然得罪他人,報一箭之仇以外,往往毫無益處。

盡量不與人爭辯,巧妙地把事情做得妥帖,這才是高手。雙方爭得麵紅耳赤,即使你勝利了,又有何益?

建築師雷恩為西敏斯特市設計了富麗堂皇的市政廳。市長在二樓辦公,他擔心三樓會掉下來,壓倒他的辦公室。於是,他要求雷恩再加兩根石柱作為支撐,加固房子的結構。雷恩很清楚市長是在杞人憂天,但是,他還是建造了兩根石柱。為此,市長感激萬分。

多年以後,人們才發現這兩根石柱根本沒有頂到天花板。雷恩這位傑出的建築師為了滿足市長的要求,就按照他說的做了,並沒有和他爭辯。雷恩知道爭辯是沒有用的。實際上,多出來的兩個柱子對雷恩的設計藝術也沒有影響,相反,當人們看到這兩根柱子的時候,更加讚賞雷恩了。

一個人的行動必須隨著周圍狀況的變化而改變。爭辯不能為自己贏得榮耀,反而會帶來更大的損失。有些人表麵上讚同你,實際上卻在背後辱罵你。

爭辯不能起到任何作用。當人們麵紅耳赤地爭辯時,說起話來就會不管不顧,也忽略了是否會傷害對方。如果和你爭辯的人是多年的摯友,那麽,為一時的爭執而失去一個好朋友的損失就太大了。

你可能在年齡、地位、才能、經濟狀況等某一方麵,比對方略勝一籌,這是很好的交際優勢。但是,我們若在交際中胡亂使用交際優勢,便會給交際造成障礙。

在人際交往中,不以自身的交際優勢自居,時時處處表現出謙虛恭謹的美德,把自己放在與對方對等的位置,甚至甘願坐下手位,勢必會博得對方敬重,贏得對方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