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高手的語言魅力

我們知道,生活中很多時刻都離不開口才,口才好的人能把普普通通的話題講得引人入勝,嘴笨口拙者即使講的內容很好,讓人聽起來也索然無味。同樣的矛盾和糾紛,其他人束手無策,而那些說話高手幾句話也許就能化幹戈為玉帛。

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一位女孩非常幸運地在一家高級珠寶店找到一份售貨員的工作。可是,她上班第一天就遇到珠寶失竊的事情。找不到珠寶,她不但工作保不住,而且還要賠償一大筆損失,這對家庭條件拮據的女孩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可是,女孩沒有向警察尋求幫助,而是憑借自己巧妙的語言找到了這顆失竊的珠寶。

原來,在女孩營業時,電話鈴聲響起來,女孩去接電話,卻不小心碰翻一個碟子,六枚寶石戒指落到地上。她慌忙拾起五枚,卻怎麽也找不著第六枚。就在抬頭的一刹那,她看到有個衣衫襤褸的青年正慌張地朝門口走去。女孩立即走過去叫住他說:

“對不起,先生!”

那位青年轉過頭來,問道:“什麽事?”

聰明的女孩沒有直接問珠寶的事情,而是神色黯然地說:“先生,現在找工作很難,您說是嗎?”

青年緊張地看了女孩一眼,不明白她問話的意思,但還是認同地回答:“是,確實如此。”

女孩緊接著說:“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我相信,如果換成您,您會幹得很不錯的!”

也許是女孩對青年充滿信任和鼓勵的話語打動了那位青年,青年說:“我相信你也同樣可以幹得不錯。”說著,他把手伸給女孩,“讓我先祝福你吧。”

女孩也立即把手伸出來與其相握。就這樣,第六顆珠寶失而複得。

謹言慎行,可謂是處事之道。本來對於這起突發的盜竊案,通常情況下,人們都會大喊大叫,設法將偷竊者抓住。然而這位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孩卻用自己巧妙的表達讓小偷歸還了竊物,小偷沒有當眾出醜,她自己也沒有受到任何傷害。這樣的口才的確讓人佩服。像這樣的人,可以說是掌握了口才的基本要領和原則,口才不是傷人的利器,更不是自我表演的舞台,而要從尊重對方的前提出發。因此,要想成為口才高手,就要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表演傾向,本著和人們平等溝通的原則。

當然,口才高手也很講究文采。他們不論是辯論還是演說,都會運用很多聯想、修辭、比喻、誇張等手法,通過各種表現形式去打動聽眾。他們的嘴上功夫甚至達到“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的境界。

秦國使者王稽向秦昭王引薦範雎後,居然沒有得到重用。一年來,昭王隻是為他解決了基本的食宿問題,根本沒有打算接見他。在這種情況下,身為辯士的範雎要想建立功業似乎希望渺茫。但是,範雎怎能甘心屈居於此,他要運用自己的口才為自己爭得出頭的機會。

他細心觀察秦國的形勢。原來,當時昭王在位已經長達36年,他已經開始厭惡隻會動嘴皮子的辯士。可是,範雎要改變秦昭王的偏見,於是上書說:“臣聽說賢明的君主在治理政務時,能夠根據功勞的大小來封賞,根據能力的大小來安排職位。因此,沒有能力的人不會久居其位,有能力的人不會被一直埋沒。”這些話語的前提是承認秦昭王不會虧待有能力的人。

接下來,範雎結合自己的處境說:“大王如果認為臣說得對,那麽按照臣的提議一定會把國家治理得更好。”對於這些言語,秦昭王自然不會反對。

可是,怎樣能證明範雎這個人有能力、值得重用呢?範雎接下來說:“古語說‘庸主賞所愛而罰所惡;明主則不然,賞必加於有功,而刑必斷於有罪’。首先,我不敢用不成熟的言論來迷惑大王。因為那樣的話,刀能夠剁爛臣的胸膛,斧頭能夠斬斷臣的腰部,我怎麽敢把生命視為兒戲?”

這段話就是為了說明範雎說的話都是正確的,應該引起昭王的重視。為了打消昭王的疑慮,範雎又說道:“即使大王認為臣身份卑微、對生死不怎麽在乎,大王難道會容忍受到推薦臣的人的欺騙嗎?”

是啊!王稽在秦昭王的心目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如果範雎沒有才華,不正是證明王稽欺君,昭王自己也偏聽偏信嗎?這段話,就把範雎的命運和王稽、昭王都聯係在一起,可以說有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

僅是這樣側麵地互相關聯還沒有達到目的,範雎接下來又運用比喻正麵論述人才不能被人馬上識別重用的實例。他說:“臣聽說周、宋、梁、楚各有美玉,分別是砥厄、結綠、懸黎和和璞。在這四件寶貝剛從土中被挖掘出來時,即使是有名的工匠也無法識別,但它們最終卻成了天下名器。既然如此,聖明的君王,不該白白遺棄胸懷治國安邦之才的賢士。”

秦昭王當然是聖明的君主,而且他還曾量才錄用。他可不想做讓明珠埋沒的人。範雎最後這段話,擊中了秦昭王的軟肋,因此,他對範雎刮目相看,他要看看範雎有什麽治國安邦的良方,故派人把範雎接入宮,而且還重賞王稽。

範雎的一席話說得謙卑得體、誠實懇切,運用正麵側麵的論證和恰當的比喻,打動了秦昭王。

可見,要做一個說話高手,還需要講究文采,這樣才能充分表述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