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恰如其分的表達

我們把一句話說出來以後,內容本身可能並不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它隻是我們心情的表達。但如果放在不同的場景中,旁人對其的領會就會有所差異。不同的情景,不同的人,不同的氛圍,同一句話所表達的意思就會有很大的區別。因此,在不同的情境中若是說出同樣的話,效果可能是大不相同的。

比如,和朋友說話時,我們可以隨意一點兒,不用太拘泥於禮儀,語氣亦可以放鬆一些,語言詼諧一些,也可以開一些或大或小的玩笑。但是,和長輩說話,就要格外注意分寸。首先,就要有尊卑的劃分,即多用敬語。其次,不能隨便開玩笑,話語的輕重也要注意拿捏,不能用命令或訓斥的語氣。要符合自己的身份。所以,盡管是表達同樣的意思,卻要注意對方身份的不同、場合的不同,然後選擇不同的表達方式。這其中,關鍵詞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情景,使用不同的情緒表達方式

為了讓自己的語言更有說服力和感染力,我們在說話或者演講時,需要對情緒進行恰當的“包裝”,以適用於現場的情境。比如在演講時,你需要慷慨激昂,也需要展示強大的意誌力或冷靜的心態;和朋友談心時,則要親切貼心,不能太嚴肅;向領導匯報工作時,你需要的是自信專業……不同的場景,麵對不同的說話對象,就要使用不同的情緒表達方式,以達到我們對話的目的。

1.正確表達自己情緒的能力

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態度,包含了兩個方麵:一是說話者有能力表達清楚自己的情緒,二是說話者表達情緒的方法是正確的。我們的情緒若是表達不清楚,對方往往不能準確地領會你的意思,有可能產生誤判。表達情緒的方式如果過於激進和暴力,或者過於消沉和低迷,很容易給人產生一種“這個家夥在向我傳播負能量”的感覺。

例如,一個員工在辦公室受了點委屈,想跟同事、領導交流,他可以通過正確的情緒表達來闡明自己的想法,坐下來說出自己的觀點。但如果他亂摔東西,大發脾氣,或者故意跟別人吵架,轉移負麵情緒,這就是錯誤的表達方式。

2.識別他人情緒的能力

有的人直來直去,想什麽說什麽,也不管對方是否會覺得不舒服,因此常常在無意中得罪人。說得好聽點,這叫作直率;說得難聽點,就是“缺心眼兒”。聊天時當然需要直率,但卻不能是“蒙著眼睛的直率”。你需要觀察對方的情緒反應,見機行事。

但那些“直腸子”性格的人在察言觀色這方麵通常都有欠缺,說話時隻顧著自己痛快,卻沒有顧及別人的感受,照顧對方的情緒。自說自話,即便對方十分不悅,他們也完全注意不到。有時候你說完一句話得罪了好幾個人,自己卻渾然不覺,就是欠缺識別他人情緒的能力的體現。

識別他人的情緒不僅要懂得別人在想什麽,也要包容對方的情緒。你也許不一定完全理解他的想法,但一定要尊重別人產生負麵情緒的權利。如果他不高興,你就要學會收斂自己的行為,注意用詞,從對方的角度去體會他的感受,將心比心,以免無意中刺激到他。

3.調節自己情緒的能力

如果在生活中遭遇了不愉快的事情,人們可以通過大哭、傾訴、運動、聽音樂等很多簡單直接的方式來排解自己的煩惱。這種調節情緒的方式簡單、直接、奏效,能幫助我們盡快地從陰霾中走出來。

但如果不開心的事情發生在工作上,比如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與同事發生爭吵……這時一定要克製自己的情緒。即使再不開心,也不要在辦公室或其他公眾場合大吵大鬧。盡量將情緒延遲發作,比如一個人的時候發泄一下,或者等到下班後回到家中再慢慢調整。因為辦公室裏大家都在看著你的一言一行。即使受了天大的委屈,也要盡量將自己的情緒調整到平和的程度,有事慢慢說,有話好好講。你越冷靜,對方就越不能傷害你。切忌出口傷人,犯下衝動的錯誤。否則,你本來是人人同情的受害者,卻因為一番口不擇言,在人們的眼中反而留下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壞印象。

如何培養我們“自信並正確表達”的能力

生活中,並不是每個人都具有站在演講台上侃侃而談的能力。有的人非常不善言辭,在與他人的交流中總是不自信,怕自己說錯話,怕得罪人,怕被人嘲笑。越是如此,就越害怕與人交流。久而久之,就產生了“表達恐懼症”,不善於用詞。那些害怕表達的人,通常都有以下問題:

1.執著於完美,努力地掩飾缺點

小倩自己的牙齒不整齊,在公共場合下她基本上拒絕交談。開口說話時,也困惑於該說什麽才能避免人們注意到她的缺點。如果有人主動與她攀談,她則會羞怯地走開,生怕一說話就露出參差不齊的牙齒被人嘲笑。她逃避說話的行為常為自己帶來麻煩。有一次,一位鍥而不舍的先生一直從宴會上追到了大廳外,隻想知道小倩是不是對自己有意見。結果小倩費了很大的工夫,才通過朋友向那位先生“澄清”了自己。

為了在他人麵前展示自己的完美,盡力掩飾自己的缺點,結果反而弄巧成拙,給人留下了不良的印象。小倩的經曆很值得我們引以為戒。

2.充滿矛盾心理,想表達卻又害怕表達

正如我前麵提到的,有些人不善言辭,但又希望與他人的交流是順暢的;想說話,但又擔心說錯話;想傾訴,卻又擔心別人不能替自己保守秘密。他們的內心很矛盾,每次開口說話似乎都要經曆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不知道自己該不該說,能不能說。在選詞擇句上,他們也猶豫不決,缺乏在相應的情境中選擇正確用語的能力。這種糾結矛盾的心理其實正是源於心底的不自信,不相信自己會贏得聽眾,也不信任別人。這樣的人通常比較內向。他們不喜歡解釋,惜字如金,心中還藏著很多的小秘密。

3.話題少,興趣單一

比如聊到水果的問題,有的人隻喜歡芒果,遇到喜歡其他水果的朋友就沒有共同話題了。有的人隻喜歡美國電影,當朋友聊到歐洲電影時,就有些插不上話。他們興趣少,話題單一,隻能談論自己熟悉的領域,對他人感興趣的話題常常插不進話去。這就造成一個局麵:在大多數的場合中,他自己變成了一個局外人。外人討論的話題他自己不太感興趣,他自己感興趣的又似乎沒人來回應。慢慢地,他就失去了表達的心情,所有的圈子也開始逐漸疏離他,認為他沒有溝通的價值。如果你一開始就對自己產生了一種判斷:我是不受歡迎的,沒有人願意同我說話。最後,你就會把自己封閉起來,形成一個自我保護的包圍圈,截斷了一切向外界表達和展示自己的途徑。

學會自信地表達自己,是擁有良好人際關係的前提,也是獲得高質量人脈的基礎。為了提高自己的聊天技巧,我提供一些建議供讀者參考:

1.多培養興趣愛好,鍛煉創建話題的能力

你的興趣愛好越多,就會有更多的有趣的話題要與人分享。在談話中,也就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話題的討論和創建中去。例如,聊天中有人說:“今天的雨下得好大啊,衣服都淋得濕透了。打車也打不到,要是早點兒買輛車就好了啊!”這一句話裏麵包含了一個主題:“下雨”。也包括很多小主題:“衣服濕了”“打車”“買車”等。一個話題能力強的人會從這些小主題中延展出很多話題。你可以說:“我最近也有買車的想法。前幾天剛去看了一個車展,有幾款車型還不錯……”順著這個話題說下去,可以聊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大家的參與度也會很高。

2.擁抱真實的生活,閱山、閱水、閱人

你會發現,那些從來不缺乏話題的人,他們同時也是熱愛生活的人。因為閱曆的豐富,對於生活的體驗也就更加五彩斑斕,並產生了更多的感悟。他們能從走過的路中,看過的風景中體味出人生百態,參破生活的玄機,一不小心就會說出至理名言。與這樣的人聊天,就像閱覽一本好看的書,心曠神怡,又能學會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3.練習肢體語言的表達能力

身體語言可以協助我們的表達,它豐富了表達方式,以獨有的方式展示了自己。有時你可能找不到一句準確的話來表達此時此刻的心情,但如果肢體語言很精彩,效果會比語言更驚人。就是說,你除了善用關鍵詞外,還要善用關鍵的肢體語言。就像“無奈”這種情緒,歎息總比說出來更有感染力。身體語言比語言本身更誠實,那些姿態、表情和眼神本身就可以傳情達意。在聊天時,一些無聲的行為,可能比說話更能達到有效交流的目的。

4.主動開口,找陌生人進行聊天訓練

例如,學英語最好的方式是什麽?一定是找一個會說英語的外國人進行對話練習。這種方式既能以最快的速度進步,還能增強一個人當眾表達的信心。聊天的能力也是如此,除了與熟人多交流外,還要有計劃地尋找陌生人進行訓練。隻要自己放開麵子,鼓起勇氣,不怕那些細小的錯誤,就一定能破除交流的障礙,鍛煉提升自己準確說話、高效聊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