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溝通心理學:能言、善言、會言 開放心理與封閉心理的區別

心理的開放和封閉,與一個人是否能在職場生存、是否富貴、是否成功沒有必然聯係。但是,相對來說,心態開放者,更見多識廣,更能夠學習和借鑒有用的知識,更善於與人溝通合作,自然也就會有更多的機會成功。退一步講,即使心態封閉的人成功了,相信更開放的心理也將會使他如虎添翼。

而且,一個擁有開放心態的人,通常也不會是一個特別固執的人。

心態不開放,便會意識不到形勢的變化,隻認一個理,隻信奉“一元”的價值觀,一條道走到黑。其實,“條條大路通羅馬”,隻要合理,就不拒絕改變,這才是開放者所應有的心態。

擔任過微軟中國區主席和盛大公司總裁的唐駿,曾撰文談人生感悟。這位著名的職業經理人就將“父親蓋房子”列為少年時代對自己最有影響的事之一。

他說:“在我的整個少年時代,全家的重心和精力都放在蓋房子上。因為在城裏蓋房子幾乎是不可能的,於是我爸爸用了數年的時間和無數的心血跑各種關係,打擦邊球,終於在江蘇常州的城郊買下一塊地建成了房子。這件事對我來說,讓我知道了事情都是可以變通的,循規蹈矩、墨守成規很難做成事情,一種方法不行,還可以用很多別的方法。”

唐駿曾經講述過他自己的故事。他大學畢業後非常想出國,但學校的出國名額已經用完。於是,他就給北京每個高校打電話,詢問有沒有剩餘的出國名額。當打聽到北廣還有出國名額時,他就拿著考研成績單要求轉入北廣讀研。那裏的老師說:“你要考慮清楚,盡管我們有名額,但你錯過了時間,出國還要由教育部批準。”

唐駿還是沒有放棄,打聽到教育部主管此事的是李司長,他就在教育部門口站了整整幾天。早上見到李司長就說“李司長您早”;中午出來則說“李司長您出來吃飯”;下班的時候便說“您下班了”。等到第6天,他終於等來了驚喜,李司長終於告訴他:你可以出國了。

在社會底線認可的前提之下,沒有什麽不可以調整,重要的是要能“活”。畢竟是你要適應這個社會,而不是這個社會來適應你。

一個有封閉心理的人,雖然一時半會兒很難徹底改變,但是也可以做到有效地溝通。

有封閉心理的人最怕的就是與人打交道。他們與別人說話時不敢看對方,講出的話也是異常簡短和呆板。從來不參加任何集體活動,連一個說點知心話的朋友也沒有。一到有人的場合,就感到別人的目光都在緊緊地注視著自己,以至於緊張得全身發抖,唯一的願望就是趕緊逃離。

溝通是現代人必備的重要技能,也是每天生活中必須要做的重要工作,可以說,管理者每天有80%的時間是在做溝通的事情。作為有封閉心理的職業人,有必要刻意鍛煉一下自己的交際能力。雖然從職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性格與職業匹配是最佳選擇,但目前,隨著社會開放度的日益加大,完全悶頭工作的崗位已越來越少,因此適當鍛煉一下自己的性格會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有很大幫助。人們常說人在職場,身不由己,所以,無論什麽工作,有更好的溝通技巧,工作起來就會更容易。

良好的人際關係並沒有一個確切的標準,隻要你覺得周圍的環境安全可靠,與同事和朋友能友好相處,出現矛盾和問題能友善溝通,便是理想的人際關係環境。

那麽,對於一個有著較強封閉心理的人來說,怎麽去對待職場的人際關係,做到有效地溝通呢?

首先,不能刻意去追求良好的關係,這樣往往會適得其反。在工作之餘,既要赴朋友之約,也要主動發出邀請。

其次,不要封閉自己,多參加集體活動,你會發現許多有趣的東西,並逐漸喜歡與人交往,由此改變獨處的習慣。

第三,在集體活動中,先聽聽別人怎麽說,不要急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同時,要不恥下問,切忌不懂裝懂,時間長了,也許你的內向性格就會改變。

第四,要善待他人,多從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是理解與被理解的金鑰匙,也是形成良好人際關係的重要基礎。

開放的心理,是一種主動進攻的強勢心理,一種積極溝通與合作的處世原則,更是一種心胸開闊的生活境界,能使弱者變強,強者更強。反之,封閉和保守的心理,則是一種弱勢和防守的心理,一種故步自封的被動挨打哲學,使弱者更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