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苛求絕對完美

追求完美,是人類自身在漸漸成長過程中的一種心理特點或者說是一種天性。應該說,這沒有什麽不好。人類正是在這種追求中不斷完善著自己,使得自身成為這個世界萬物之精靈。如果人隻滿足於現狀,而失去了這種追求,那麽人大概現在還隻能在森林中爬行。我們對事物總要求盡善盡美,願意付出很大的精力去把它做到天衣無縫的地步。可見,追求完美並不是件壞事。

但是,人生不可能事事都如意,也不可能事事都完美。追求完美固然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但如果過分追求完美,而又達不到完美,就必然會產生浮躁。要知道,過分追求完美往往不但得不償失,反而會變得毫無完美可言。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老和尚為了選拔理想的衣缽傳人而設想了一道非常奇妙的“考題”。一天,老和尚對一胖一瘦兩個得意門生說:“出去給我揀一片你們最滿意的樹葉回來。”兩個徒弟遵命而去。時間不久,胖和尚就回來了,遞給師傅一片並不漂亮的樹葉,對師傅說:“這片樹葉雖然並不完美,但它是我看到的最好的樹葉。”瘦和尚在外麵轉了半天,最終卻空手而歸,他對師傅說:“我見到了很多很多的樹葉,但怎麽也挑不出一片最完美的,所以沒有一片是我最滿意的。”

考試結果可想而知,胖和尚成了衣缽的傳人,因為他更懂得世上本無完美之事的道理。

也許在人生中,我們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景,一心隻想盡善盡美,最終常常是兩手空空。“揀一片最完美的樹葉”,人們的初衷總是美好的,但如果不切實際地一味找下去,最終往往隻會吃盡苦頭,直到有一天你才會明白,為了尋求一片最完美的樹葉而失去許多機會,是得不償失的。況且,人生中最完美的樹葉又有多少呢?

有人說,天空不夠完美,因為它有時布滿陰霾甚至狂風暴雨。大海不夠完美,因為它總是驚濤駭浪,甚至卷人入底。米洛斯的維納斯不夠完美,因為她丟失了雙臂。每個人每個事物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都有一絲小小的缺憾,隻要你不苛求,就會發現天空是那麽藍,大海是那麽闊,維納斯是那麽美。

居裏夫人說:“完美催人奮進,但苛求反而成為科學進步的大敵。”人世間許多的悲劇,正是因為一些人熱衷於追求虛無縹緲的最完美的樹葉而忽視平淡的生活。其實,平淡中往往也蘊含著許多偉大與神奇,關鍵是你以什麽樣的態度去麵對它。

生活中的“完美”,隻是一種“好”的程度,而真正的完美是不存在的。不管是什麽貓,能捉住耗子的都是好貓;不管西瓜圓不圓,味道甜的就是好瓜。日常生活中,不要妄想什麽“完美”,隻要你過得充實、精彩,在幸福的時候能發現並體驗你的快樂,在痛苦的時候能回憶並審視你的過去,樂觀地麵對人生,你的生活就是完美的。

也許你會說,追求完美者也並非都是兩手空空,有的追求完美的人斬獲頗豐,她們取得了令人羨慕的成績,例如網球女選手維納斯·威廉姆斯。

在2004年的法國網球公開賽上,女選手維納斯·威廉姆斯取得了17場連勝的驕人戰績。她對記者發表勝利感言時說:“我還不夠努力。有時候,我獲勝心切;有時候,我求勝心又不夠強。有時候,我不遵從教練的指導;有時候,我不聽從自己的安排。我討厭在任何事情上犯錯,不僅是在球場上。”

可見,威廉姆斯不論在球場上還是在生活中都追求完美,不容許自己有絲毫錯誤。有人說,正因為威廉姆斯為自己設定了一個非常高的標準,她才能發奮圖強,斬獲佳績,追求完美是她達到目標的健康動力。可是,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心理學家保羅·休伊特說:“我並不這樣認為,這些人往往忽略了完美主義者脆弱的一麵,譬如沮喪、厭食和自殺。”

休伊特和心理學教授戈登弗萊特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研究完美主義。他們發現,完美主義者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但不管是何種類型的完美主義者,都有這樣那樣的健康問題,譬如沮喪、焦慮、飲食紊亂等。但在很多人眼裏,“完美主義者”這頂帽子並不難看,追求完美才能達到優秀。事實上,追求完美和追求優秀是兩回事。

追求完美,有時也是一種錯,那是一種苛求,對自己是一種折磨。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完善自我是必要的,但不要苛求,學會善待自己,才是應該努力的方向。

完美是一種美麗的構想,又有誰能達到完美的境界呢?人生的價值在於追求,追求現在比過去好,追求未來比現在好,可什麽都隻能近乎完美,並不能如我們想象得那麽完美。所以,我們要擁有更輕鬆的生活,就必須學會不苛求生活中的瑣碎小事,不追求完美,因為我們都不是完美無缺的。越是極早地接受這一事實,就越能極早地擁有輕鬆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