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請教方案”

燕昭王即位之時,燕國正處於內憂外患的危難境地,他決心勵精圖治,複興燕國,洗刷先王的恥辱,一心要報齊國破燕殺父之仇。不過,他並沒有完全依靠兵力和武器,而是先從招攬人才、虛心求教著手,這是明智之舉。

燕昭王首先去見郭隗先生,說:“齊國乘我國內亂,發動突然襲擊,攻破了燕國。我深知燕國勢單力薄,無力報複。如果能得到有才幹的人,與他們共同管理國家,來洗雪先王的恥辱,這是我的願望。請問先生我應該怎麽做呢?”

郭隗先生回答說:“明智的國君把賢者當成老師,共同商議朝事,不僅如此,明君還把賢者當成自己的知心好友,共商大事。隻有愚昧的滅國之君,才會把賢者當成報仇的仆役,這樣必然不能保全國家。所以,如果能夠折節屈尊地侍奉賢者,屈居下位接受教誨,那麽,比自己才能超出百倍的人自然會歸從。如果憑靠幾案,拄著手杖,盛氣淩人地指揮別人,那麽前來的隻會是那些供人驅使跑腿當差的人。如果為人放縱驕橫,行為粗暴,那麽,就隻有唯唯諾諾的奴隸和唯命是從的人來了。大王若要得到天下賢者的鼎力相助,就要親自登門拜訪,天下的賢人聽說大王的這一舉動,就一定會趕著到燕國來。”

昭王說:“我應當先拜訪誰才合適呢?”

郭隗先生說道:“如果現在大王真的想要招攬人才,就請先從我開始吧:像我這樣的人尚且被重用,更何況那些比我還有才幹的人呢?他們難道還會嫌千裏的路程太遙遠而不到燕國來嗎?”

於是,燕昭王為郭隗專門建造了房屋,並尊他為師。

消息慢慢地傳開了,樂毅從魏國來到了燕國,鄒衍從齊國來到了燕國,劇辛也從趙國來到了燕國,有才幹的人爭先恐後地集聚燕國。

昭王又在國中祭奠死去的人,安慰活著的人,和百姓同甘共苦。

就這樣,28年後,燕國殷實富足,國力強盛了,士兵們生活安逸,都願意為國效命。

實施“請教方案”就像漁人一樣多打開一些網,等待對手落入,隻要方法得當,把納賢作為誘餌,對手必定禁不住**而落入網中。如果拿著網使對方表態的方法還不夠用,就需要用請教的方法讓對方主動提出可選方案,讓對方把內心的想法都表達出來,這對我們掌控全局、控製對手非常有幫助。燕照王正是運用這一高超的智慧,使燕國出現了繁榮富強、國泰民安的盛世局麵。

羅斯福擔任紐約市長時,有一次,普蘭特·馬修斯向他詢問:“您是如何讓那些政治頭目乖乖服從的呢?”其實,馬修斯是想知道,羅斯福是如何既能贏得他們的友誼,又能將他們所反對的一係列改革實行下去的。

羅斯福隻說了一句:“隻有用心才能成功。”

羅斯福看出馬修斯的不解,接著解釋說:“在開始實行此策略時,正好有一個機關缺人。我就拜托那些政治頭目‘推薦’一個人。其實,我是想讓他們主動提出一些可選方案,讓我深入了解在他們心目中有哪些人可選。不過,實施這一策略也有一定的風險,因為剛開始的時候,他們也許會推薦給你一個他們信任,但你對他有懷疑的人,這時你就得仔細衡量和判斷,同時要小心防範。”

羅斯福說:“當他們把那個人推選出來,我不能直接反駁,這樣很容易引起他們的不滿。所以,我隻能委婉地說:‘恐怕人們是不會同意委任這樣的人的。’”

“然後,他們又派來另一個‘走狗’(不可信賴的人),那個人是有名的頑固官吏,雖不使人討厭,但也令人也沒什麽好感。我就說,‘這也不是人們想要的人’。請他們再推薦合適的人選。”羅斯福回憶道。

羅斯福說:“之後,他們又推舉出了一個也不是很合適的人選。但我還是對他們表示感謝,讓他們再試試;直到他們推薦的第四個人,才是最合適的人選。於是,我對他們表示謝意,並立刻決定任用此人。我這麽做是向他們說明:我之所以向他們請教,是因為對他們信任和尊重;我之所以能用這個人,是他們極力推薦的結果。”

最後,羅斯福說:“快要結束的時候,我會大方地告訴他們,我是為了取悅於他們,才這麽做;這時再要求他們為我做事,他們也會感到非常愉悅。”

羅斯福就是這樣,用他的才智使這些政治小頭目俯首帖耳,並與他們相處得十分融洽,同時還征服了那些反對自己的人,真是一舉兩得。

可見,向對方請教他最感興趣的問題,讓他主動提出可選方案,並和他協商解決的辦法,這是獲得他人好感最穩妥的方法。

約翰·沃納梅克有句名言:“就算是一個外行向你提出一個意見,哪怕它根本不能被采用,你也得鼓勵幾句。”當我們真誠地請別人提些建議和意見時,對方就很容易接納你。這會讓他感到自己的重要性,方法很簡單。我們應該向羅斯福學習,真誠而反複地向幫助我們的人致謝,自己也能達到目的,這是一種策略。

善於向他人請教,引發他的興趣和表現欲,並真誠地表示謝意;有問題時平等謙遜地協商解決,尊重對方的意見或建議,對他的觀點積極加以鼓勵並成全,讓他產生一種成就感和自豪感。有才幹的人都善於運用這種方法為雙方的進一步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