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從說話習慣看背後真相 越表現忠誠,往往越不可信

如果你去市場逛一圈,你的耳朵會被“我不騙你,這東西真不錯”“騙你我就……”灌滿。事實是,你很可能相信了他的鼓吹,買回了一堆“用著可氣,丟了可惜”的東西。西方流行這樣一句諺語:“當真理還在穿鞋的時候,謊言已跑出很遠了。”要知道,當有些人覺得有利可圖的時候,往往會選擇將“誠實”掛在嘴邊,當他們不停地念叨“不騙你”時,往往最不可信。

又到了發工資的時間,這次丈夫卻隻交給妻子一小部分,妻子問丈夫:“這次工資這麽少,錢都哪去了?”丈夫眨了眨眼說:“最近公司效益特別不好,每個人都隻領到一部分工資。”妻子說:“不可能啊,上午我還碰到你們部門的王經理,沒聽他說你們公司效益不好啊。”丈夫紅著臉,有些著急地說:“你怎麽不相信我?我什麽時候騙過你?我是什麽人你還不知道嗎?”妻子沒有相信丈夫的話,佯裝要給丈夫的領導打電話,丈夫無奈隻好承認自己將工資都賭輸了。

當一個人心裏發虛想讓你相信的時候,他會特別強調自己是“誠實”的,越是這樣說,越體現了他內心的忐忑不安,底氣不足。如果你在他表明自己是“誠實”的時候保持沉默,他會變得更加心虛,以為自己受到了懷疑。為了取信於你,他不停地提到“誠實”,賭咒發誓,就像例子中的丈夫一樣,他用了三個疑問句來表明自己是“誠實”的,殊不知,這些越描越黑的話正泄露了他的不可信。對於心懷坦**的人來說,他們做出了解釋,心情就是輕鬆的,他不會再多說什麽了。反之,如果總是嘮嘮叨叨地向你表明自己是誠實的,這樣的人往往不可信。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總是把“誠實”掛在嘴邊的人,經常說錯話。他們的話經常前後矛盾,讓你想不懷疑都難。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在無意識中說出奇怪的話的經曆。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說錯、聽錯或者是寫錯等“錯誤行為”,都是將內心真正的願望表達出來的行為。

一般情況下,說錯話的一方都會找出自己是“不小心”“不是真心的”等借口,他們會說:“我不騙你,是真的,我那樣說是不小心的!”但實際上,那不小心說錯的話,才是他真正想說的。這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說是屢見不鮮。如果你的交談對象是個常常會說錯話的人,我們可以推斷他們是習慣性地隱藏“真正自己”的人,也是個表裏不一的人。而且,他們心中總很強烈地禁止自己把真心話表露出來。

“這件事絕不能講出來”“這事絕不能弄錯,非小心不可”,當他們越這麽想的時候,便越容易將它說出來。相信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會遇到類似的情形吧!越是被禁止的東西,越去壓抑它,就越容易流露出來。

總而言之,暗藏在交流對象心中的許多事情,當他們越想要去隱瞞它、掩蓋它的時候,就越容易說錯話或做錯事,無意之間將心虛表露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