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得知己的藝術:尋求共鳴,開啟心扉

人們常說:“千金易得,朋友難求。”事實上,知音比朋友更難得。或許你從仆如雲,一呼百應,但未必有一個知音;或許你高朋滿座,珠璣妙語,但知音不是虛位以待就能得來;或許你在親情的環繞下,有人噓寒問暖,但他們不一定真懂你;或許你佳人攜手,如花美眷,但愛人不一定能解人意。《高山流水》的典故體現著千百年來人們重情誼的渴求——知音。春秋時期,身為晉國大夫的俞伯牙與楚國的樵夫鍾子期偶然相遇。伯牙操琴,其意在高山,他彈琴的手剛停,鍾子期馬上感慨地說:“多美啊!展現在我眼前的巍峨高山。”伯牙不語,又彈奏一曲,其意在流水,餘音尚存,鍾子期讚歎道:“多美啊!我的麵前又展現出一條浩浩****的江河。”俞伯牙驚喜若狂,總算找到了“知音”。他們於是結為“契友”,不顧身份、地位的懸殊,以兄弟相稱。不幸鍾子期因病去世,俞伯牙聞知“五內崩裂,淚如湧泉,傍山崖跌倒,皆絕於地”。而後到鍾子期墳前跪拜,揮淚為已故的知音彈了一首悲哀的曲子,以吊唁亡友,他忽然感到從此再無知音了,於是悲憤、絕望地將琴弦割斷,將琴摔碎,終身不再彈琴。

茫茫人海,找一個朋友容易,獲得一個知己卻很難。知己是和我們同心合契、共創奇跡的那個人;知己是同我們和諧相處、分享成果的那個人。常言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知己是生命的另一半,是人生項圈上那顆最耀眼的鑽石。

有兩位著名的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有名的實驗。

在實驗中,他們把兩名實驗助手有意安排在被實驗的人中,並讓被實驗的人誤以為,這兩位助手也是參加實驗的人。讓我們假設被試者叫艾米爾,兩個助手分別叫吉姆、貝利。

實驗的過程是這樣的:假裝讓三個人合作去完成一項預定的工作。在第一次“合作”後,三個人被安排去休息。

在這段時間,兩個助手(吉姆和貝利)有意在艾米爾的背後談論起他,而且設法讓艾米爾聽到這段談話。

吉姆用讚揚的口氣說自己很欣賞艾米爾,而另一助手則用否定的態度評價艾米爾。在休息結束後,他們進行了第二項合作。在所有的合作結束後,艾米爾被要求評價自己的兩位合作夥伴,並表示自己對他們的喜愛程度。艾米爾的評價並不讓人吃驚,他喜歡吉姆,即那個曾表示欣賞自己的人,而不喜歡那個對自己持否定態度的貝利。在心理學上,把這一結果稱為“人際吸引的相互性原則”,即“我們喜歡那些喜歡我們的人”。

在我們的生活中,為什麽有的人能力並不出色,但是卻讓我們如此喜歡?以至於我們稱之為“朋友”和“知己”?而有的人非常優秀,但是我們卻不願意接近他們呢?其實,正是“我們喜歡那些喜歡我們的人”的原則,讓他們成為我們的朋友。是他們對我們的欣賞和認可,讓我們感到他們有眼力,就像一個發現了千裏馬的伯樂。在我們的眼中,他們也就顯得如此美好、特殊,我們願意與他們接近,也願意幫助他們。

因此,可以說“相互欣賞”,即是所謂的“誌同道合”就是人們結交朋友的一個重要方麵。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並且希望其他人認識和欣賞自己的優點。所以,“相互欣賞”的兩個人之間容易產生強烈的認同感,從而建立深厚的友誼。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人們的態度、觀點、文化背景、年齡、性別、興趣、愛好、地位和經曆等方麵的相似性,可以增加彼此之間的吸引力。這種相似性類似於物理學上所說的“固有頻率”,當兩個物體之間的頻率達到一致時,它們之間就會引起共鳴,這個頻率就叫作“固有頻率”。如果在與知己進行交往時,能找到和對方一致的“固有頻率”,就更容易交到真知己。

社交心理點撥

尋找共鳴的技巧

人與人之間存在的、能夠產生情感共鳴的相似因素很多,有的是明顯的,有的是隱蔽的。隻要留心對方的舉止言談,就不難發現一些相似因素,來作為交往的突破口。

1.經曆相似

相似的社會經曆,會使人產生相同或相似的切身感受,容易互相理解,引起感情上的共鳴。一方講述的生活經曆,能引起另一方對往事的回憶;一方吐露的心聲,會成為雙方共同的感慨。這樣,就有了許多共同的語言,愈談愈相近。

2.愛好相似

當別人談到自己的愛好時,便很容易專注,談起來也津津有味。主動交談者可以投其所好,同時借題發揮,巧妙地提出話題。

如你的知己喜愛象棋,便可以此為話題,談下棋的情趣,車、馬、炮的運用,等等。如果你對下棋略知一二,那肯定談得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