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激將法從反方向努力

求人辦事,如果遇到正麵懇求難以達成目的的情況,就不妨從反方向上努力,采取激將法。求人辦事者為了讓對方動搖或改變原來的立場和態度,利用一些略帶貶損意義的、不太公正的話給對方罩上一頂“帽子”;而對方一旦被罩上這頂帽子,就會激起一種極力維護自我良好形象的欲望,從而用語言或行動表示自己不是這樣,自動地去改變原來的立場和態度。

在中國曆史上,諸葛亮就是運用激將法的大師。

漢獻帝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軍攻打江南。劉備為了避免滅頂之災,派孔明去東吳遊說,試圖說服東吳聯合抗曹。

當時掌握吳國兵馬大權的是周瑜。孔明知道要想說服孫權,必先說服周瑜。但是,孔明並不了解周瑜的個性與為人,也不了解周瑜抵抗曹軍的態度,於是先透過魯肅探尋了一番。這一天,孔明在魯肅的陪同下去見周瑜。周瑜聽完魯肅的軍情報告後,順口說了句:“應該向曹操投降。”周瑜之所以這樣說,是想看看孔明的反應,摸清孔明的意圖。

孔明聽了微微一笑,說:“將軍所言極是!”之後,他又裝作很詫異的樣子,說:“主戰派的魯肅將軍,竟然不理解天下大勢。”

孔明繼續說:“吳國有一種可不受任何損失的投降方式,那就是把大喬、小喬兩名美女獻給曹操,這樣曹操的百萬大軍就會無條件撤退。”接著,他又高聲朗誦起《銅雀台賦》中的一段來:

“從明後以嬉遊兮,登層台以娛情;見太府之廣開兮,觀聖德之所營;建高門之嵯峨兮,浮雙闕乎太清……”

誦完後,孔明繼續說:“此賦是曹植所作,當曹操在漳河之畔興建豪華的銅雀台時,曹植特作賦來讚美,賦的意思是說:‘當大王即位之後,在江河畔景盛之地建金殿玉樓,極盡庭園之美,藏江東名媛大喬、小喬於此為榮。’就吳國而言,犧牲大喬、小喬這兩個美女,等於是從大樹上落下兩片樹葉而已。所以,不如把大喬、小喬送往曹營。如此一來問題便可順利解決,根本不必再讓將軍勞神。”

周瑜一聽孔明此語,勃然大怒,將酒杯擲向地上,厲聲罵道:“曹操老賊未免欺人太甚!”原來所謂“二喬”是江南兩大美女。大喬是孫策的遺孀,小喬是周瑜的夫人。孔明早知道卻故意這樣說刺激對方。經孔明的這一連串的圈套,將周瑜抗曹的本意激了出來。於是孔明趁熱打鐵,詳細分析形勢,更加堅定了周瑜抗曹的決心。

俗話說:“請將不如激將。”在交談中,正確運用巧言激將法,一定能收到積極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巧言激將,一定要根據不同的交談對象,采用不同的激將方法,才能收到滿意的效果。猶如治病,對症下藥,才有療效。如把藥下錯了,就是於人無益,或是置人於死地,反而使事情向更壞的方向發展。

社交心理點撥

“激將法”的三用法

“激將法”的用法很多,這裏略舉幾種:

1.直激法。就是麵對麵地貶低對方,刺激之,羞辱之,激怒之,以達到使他“跳起來”的目的。

例如,某廠改革用人製度,決定對中層幹部張榜招賢。榜貼出後,大家都看著能力、技術俱佳的技術員大劉。然而,由於某種原因,大劉正在猶豫。一位老工人找了去,直言相激:“大劉,你不是大學的高才生嗎?大家巴望著你出息呢!沒想到,你連個車間主任的位子都不敢接,真是個窩囊廢!”

“我是窩囊廢?”話音未落大劉就跳了起來,說:“我非幹出個樣兒來不可!”他當場揭榜出任車間主任。

2.暗激法。這是有意識地褒揚第三者,暗中貶低對方,激發他壓倒、超過第三者的決心。

3.導激法。激言有時不是簡單的否定、貶低,而是“激中有導”,用明確的或誘導性的語言,把對方的熱情激起來。

例如,某校一個調皮學生,學習成績很差。一次,他打了一位同學,還自誇是拳擊能手。老師叫住他說:“打架,算什麽英雄?有本事你跟他比學習。你期末考試如果趕上人家,那才是真正的英雄呢。”一句話激得這個調皮學生發奮學習,後來,他果然有了明顯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