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心像是自我意識的一部分

自我心像是在自我認識或自我意識的基礎上形成的,自我心像就是自我認識或自我意識的一部分。

自我心像是根據自己過去成功或失敗的經驗、他人對自己的反應和評價而不自覺形成的。

童年經驗對自我心像的形成有重要影響。自我心像側重於對自身價值、自身能力、自己在社會上的地位進行估計和評價。

自我心像雖然是不自覺形成的,但這種心像一旦形成,人們就依據它去判斷自己,並指導自己的行動,而很少懷疑它的可靠性。

如果你的自我心像是一個低能者,你就會在自己內心深處的那塊屏幕上,經常看到一個無所作為、不受人重視的平庸小人物。

而且,遇到困難時你會對自己說沒有能力,在生活和工作中,你就會感到自卑、沮喪、無力。

如果你的自我心像是一個多才多藝者,你就會在自己內心深處的屏幕上,經常看到一個辦事利落、受人尊重、進取向上的自我。

這樣,在任何情況下,你都會對自己說:我能做好。在工作中,你就會有自尊、愉快等良好的心態,從而在工作中取得成績。

自我心像確立的原則是:在真實自我的基礎上,最好稍微高一些。高一些的自我心像會使你信心更強,製定的目標更高,挖掘出來的潛力更多。而偏低是確立自我心像的大忌。它會損傷你的自信心,可能使你連現有的能力也發揮不出來,更不要說挖掘潛力了。

當你第一次獲得成功時,良好的自我心像就開始形成了。

對於許多人來說,有無良好的自我心像,有無自信心,首先取決於父母是否有良好的自我心像。沒有良好自我心像的父母,很難培養出自信的孩子。

最需要調整的就是自卑的自我心像,當你總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事事不如別人時,就應當主動修改自我心像了。

這時候,應當牢固地樹立起這樣的信念:我“是造物主的獨特創造,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跟我完全相同的第二個人。天生我材必有用”,我的存在一定會有價值,我也一定能夠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因為我是獨一無二的!

過於高大的自我心像也應進行適當調整。對自己評價過高,不僅不利於客觀地設計進取目標,還會破壞人際關係,使人際環境惡化,給自己走向成功的道路設置許多障礙。

威廉·詹姆斯通過研究提出了一個公式,即自足感:成就÷抱負。這個公式顯示了一個人的自我感覺滿足與否,與個人的實際成就成正比,與抱負水平成反比。

如果一個人所取得的成就與其抱負水平相當,那麽他將對自己感到滿意,進而產生積極的自信心、成就感等。

如果成就小而抱負大,那麽此人將感到不滿足,他可能更加努力地取得成就,也可能放棄努力,從而降低或拋棄抱負。

要達到對自我肯定性的評價,或提高自信心,不外乎是提高成績或降低抱負水平。這個公式可以成為調節自我心像的一個參考。

隻有自信心與成就、抱負處於一種動態的平衡狀態,或一定程度的不平衡,即自信心略強、抱負略大,才有利於成就的取得和自我能力的提高。

堅定的信心與過於高大的自我心像,有時很難區分。獨特的見解、超凡脫俗的創造、別出心裁的設計、反潮流的行為,這些往往都是高才智的表現。

但是,它在多數情況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很難為多數人所接受,甚至所有的人都不理解。這時,堅持己見是有自信心的表現,是有巨大創造才能的人才所具備的一種心理品質。

可是,當對自己的能力和貢獻大小的評價,與多數人發生了分歧時,就應當考慮,是不是自己用高倍放大鏡放大了自我心像。這時應當盡量縮短真實的自我與自我心像之間的距離了。

自我心像良好,自然會有自信心。在一定意義上說,良好的自我心像隻不過是自信心的另一種表達方式。

有自信心的人通常的表現是,認為自己有智慧、有能力,至少不比別人差;有獨立感、安全感、價值感、成就感和較高的自我接受度;同時,有良好的判斷力、堅持己見,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適應性。

自我心像合適與否,是能否取得成功的首要條件。你覺得自己是個聰明的人,你就不會在難題麵前輕易罷休。你覺得自己將一事無成,你就不會再向更高的目標努力。因為良好的自我心像表現出來的就是自信心。

自信心是建立在自我心像基礎上的,也就是說,自信心以對自己基本客觀的評價為基石。

自信心是一個矢量,它的方向始終指向遙遠的終點,指向困難,指向難以完成的事業。

而盲目自大不僅對自己和別人都缺乏客觀的評價,而且它立足於已有的東西,坐井觀天,止步不前;它不指向未來,隻著眼於眼前;它不指向困難,隻局限於小範圍的排名次。

然而,優和劣之間的距離有時隻有一步之遙。

當自信心幫你建功立業之後,你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而且自以為創建的功業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時,曾幫你建功立業的自信心就轉化為盲目自大了,而且,這種盲目自大將不可避免地帶來固執和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