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政府行為

政府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經濟的發展,它可以給一個地區優惠,使這個地區迅速發展起來,也可以給一個行業優惠政策,使這個行業迅速發展起來。當然,它也有權力製定出政策抑製某個地區或某個行業的發展。在政府製定出優惠政策之前,就率先把資本投入到政府計劃發展的地區或行業,往往能夠使一些人一夜暴富,從經濟拮據的尋常人變成腰纏萬貫的百萬富翁,而能不能做到這一點就要看生意人的眼光和魄力了。

生財有道的生意人,是最會“投機”政策變化的人。他們常常利用國家或地方新頒布的政策,製定企業的防禦或進攻汁劃。

例如:德國奔馳汽車公司十分重視搜集和掌握別國的政策信息,並善於利用這些信息進行開發決策。“奔馳”汽車價格很高,比日本汽車高出幾倍,但是“奔馳”車能走出國門,奔馳在世界各國的道路上。其主要原因除了它的質量過得硬以外,善於利用法規信息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前些年,奔馳公司了解到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都在製訂城市防汙染法規,於是立即研究對策,研製出一種可以過濾汽車尾氣的空氣濾淨器,把它安裝在新出產的“奔馳”車排氣管上。這種濾淨器的濾氣功效達90%以上。不久,各國的防汙染法規相繼生效,汙染空氣超限的汽車被迫淘汰出局。這時,“奔馳”汽車便在國際性的“汽車商戰”中獨樹一幟,受到各國駕車者的青睞。

百龍集團公司總經理孫寅貴也具有這樣的眼光。當孫寅貴的企業生產出亞都加濕器和百龍礦泉壺後,這些產品在各大城市賣的風風火火。而就在這時,“不安分”的孫寅貴開始考慮向其他領域投資了。他苦苦尋找著投資機會,終於看中了青島這塊風水寶地。

青島是一個有著良好投資環境的城市,它有一個黃島經濟開發區。為了使黃島經濟開發區能夠迅速發展起來,山東省及青島市已經投入了40多億元人民幣對其進行開發,與此同時,還頒布了一係列的優惠政策,鼓勵客商前來投資辦企業。

但在那個時候,由於種種原因,願意來黃島投資的客商卻不是很多,所以黃島的地價一直很便宜。

孫寅貴聽說這個消息後,趕緊到處收集信息資料。後來,他打聽到了客商們不願意到黃島投資辦企業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交通不方便。青島到黃島之間隔了幾公裏的海麵,每次輪渡都要花上兩三個小時,一旦碰上大霧天氣就可能連續四五天不能通航。對做生意的人來說,時間就是金錢,誰都拒絕在一個交通不便的地區投資。因此,許多原來對黃島有興趣的客商紛紛退步抽身。

孫寅貴得知這種情況,卻產生了與眾不同的想法。他想到的是,既然青島政府已經在黃島投下了《0多億元的資金,就絕不會對此撒手不管,早晚會給投資者“開路”的。

根據這樣的判斷,在1992年初,孫寅貴毫不猶豫地花200萬元資金買下了3.3公頃土地的使用權。

此時,國家領導人鄧小平視察南方重要講話的精神已經得到傳達,各地政府紛紛做出大力推進改革的行動。青島市委書記也宣布,要將處在鬧市區的市委、市政府機關大院拍賣給企業,建成商業中心,以促進青島經濟的發展。

在這種情況下,孫寅貴堅信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同時他也知道自己的步子邁小了。亡羊補牢,永不為遲。他立即與青島市有關部門談判,又簽下了購地6.6公頃的協議。

想他人之所未想,見他人之所未見,行他人之所未行,是人們獲取財富的一大秘訣。

孫寅貴好像先知一樣,就在他簽下了購地6.6公頃協議後不到一個星期,《青島日報》就報道:青島市決定修建由市區到黃島的海底隧道。消息一公開,黃島經濟開發區變成了一個經濟熱點,它的地價直線上升。而孫寅貴因為早就簽訂了協議,他按著當初很低的地價用500萬元購買了6.6公頃的土地使用權。

就在孫寅貴在青島市政府辦理購買手續時,有一位商人表示願意用2000萬元的高價購買孫寅貴6.6公頃的土地。而孫寅貴卻回答道:“對不起,際就是出3000萬元的大價,我也不會賣的。”

人們不禁驚愕,這個孫寅貴也太貪心了吧,500萬元的東西一轉手就淨賺1500萬,這時不賣為了哪端呢?此時不賣又更待何時呢?

這時候孫寅貴不賣那塊土地,是因為他又捕捉到了一個政治信息,中國外交部長錢其琛邀請了韓國外相,在近日即將來中國參觀訪問。孫寅貴對這件事很關注,在他看來,韓國外相訪華,兩國關係很可能進入一個新階段,有可能建立外交關係。韓國是亞洲四小龍之一,與山東半島一衣帶水,而青島又在山東半島的最佳位置上。就是因為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才限製了韓國人在山東的投資。如果中國與韓國建立了外交關係,青島就必然會成為韓國商人的首選目標。

果然不出孫寅貴所料,韓國外相來北京後,沒兩天就談妥了建交問題,簽訂了建交公報,而且盧泰愚總統不久後也將訪華。

消息傳出後,黃島的地價可以稱得上是日新月異,一漲再漲。孫寅貴那塊花了500萬元買來的土地,後來超過6000萬元。

從孫寅貴購買黃島土地這一事例中,我們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政府政策對企業經濟行為的重大影響,可以看到政治信息的重要性。

可以說,無論何時何地每一個商人都與一定的國家政策製度、法律法規緊密聯係。縱然,優良的環境易使優秀脫穎而出,但任何一個社會都有政局動**的時候,縱觀古今,橫覽世界,動**坎坷時時有,成敗沉浮平常事,凡脫穎而出的往往是能審時度勢、把握國家政策調整之機遇的人。

中國的億萬富翁,福海實業集團老總羅忠福語出驚人:中國需要政治經濟學,而不是經濟政治學,中國成功的企業家必定先是政治家。他將自己發家致富的秘訣歸結為,依靠政策賺錢。

1986年他實地考察華東華南,相中了環境幽雅、前景好、潛力大的珠海,並將實業的重點向房地產轉移,因為他覺得國家很有可能啟動房地產市場。1988年,他掌握並深入研究了珠海市的遠期規劃發展藍圖,重拳出擊,聯合貴州、深圳幾家公司一同訂下了拱北海關旁、拱北邊防檢查站旁等四塊土地。當時全國治理整頓,三家合作公司調走了資金,退出合作。羅忠福不得不將其他三塊地皮出讓,以保住拱習匕新海關前福海大酒店這一重點工程。1990年中國的房地產一度蕭條,而羅忠福卻吃準了政策,相信國家不會冷眼旁觀,於是他的目光又停在了白藤湖這塊未來的黃金土地上,投資近億元買了白藤湖50多萬平方米的地皮,並抓緊時機開發湖中湖花園別墅區。1992年初,房地產開始複蘇,羅忠福已將“湖中湖”第一期的120多棟別墅在香港推出,很快被搶購一空,首期就收回近2億元。福海大酒店也為他帶來了相當豐厚的利潤回報,羅忠福就是吃透了國家對房地產的基本政策和可能的調整,從而抓住了發財的契機。

抓住政治信息,提前做出決策,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政治現象遠遠要比經濟現象複雜,它常常撲朔迷離,難以捉摸。沒有豐富的社會經驗、良好的感悟能力和深邃的洞察力,是不可能捕捉到真實的政治信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