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效應: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馬太效應出自《聖經》中的一個故事:一個國王遠行前,交給三個仆人每人一錠銀子,吩咐他們:“你們去做生意,等我回來時,再來見我。”

國王回來時,第一個仆人說:“主人,你交給我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10錠。”於是國王獎勵他10座城邑。第二個仆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5錠。”於是國王例獎勵了他5座城邑。第三個仆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一直包在手巾裏存著,我怕丟失,一直沒有拿出來。”於是國王命令將第三個仆人的一錠銀子也賞給第一個仆人,並且說:“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

簡而言之,馬太效應說的是“贏家通吃”。

我們都知道: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一旦在某一個方麵(如金錢、名譽、地位等)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強者總會更強,弱者反而更弱。

“失敗是成功之母”——從小開始,我都將這句名言奉為圭臬。實際上,成功更是成功之母。人們會根據你的過去業績來評判你的能力與信譽。人生旅途“屢敗屢戰”,意誌力固然可嘉,但能力與信譽會伴隨一再失敗受到質疑。老是失敗,別人很難有信心與你再合作。

日常生活中的“馬太效應”例子比比皆是:朋友多的人,會借助頻繁的交往結交更多的朋友,而缺少朋友的人則往往一直孤獨;名聲在外的人,會有更多拋頭露麵的機會,因此更加出名;容貌漂亮的人,更引入注目,更有魅力,也更容易討人喜歡,因而他們的機會比一般人多,有時一些機會的大門甚至是專門為他們敞開的,比如當演員、模特;一個人受的教育越高,就越可能在高學曆的環境裏工作和生活。

一次,某大學的一群同班同學聚會。有的成了博士、教授、作家。有的當了處長、局長,有的成了公司老總,也有下崗分流的,給私人小老板打工的,還有賠本欠債的。

當年一個課堂裏聽講的學生如今差別這麽大,有些人不服氣,說當初畢業的時候,大家學問、本事都差不多,可有的人機遇好,就上天;有的人背時,就入地——這世道太不公平。

被邀請來參加聚會的班主任聽了這些抱怨,隻是微然一笑,給這群當年的弟子出了一道題:10-9=?

老師見學生一個個直眉瞪眼,便說:“你們會打保齡球嗎?保齡球的規矩是,每一局十個球,每一個球得分是0至10。這10分和9分的差別可不是1分。因為打滿分的要加下一個球的得分,如果下一個球也是10分,加上就成了20分。20與9的差別是多少?如果每一個球都打滿分,一局就是300分。當然,300太難,但高手打270、280卻是常有的。假如你每一個球都差一點,都是9分,一局最多才90分。這270、280與90的差距是多少?”

老師繼續發揮:“排除別的因素不談,你們當初畢業的時候,差別也就是10分與9分,不大。但是,這以後,有的人繼續十分地努力,毫不鬆懈,十年下來,他得多大成績!如果你還是九分八分地幹,甚至四分五分地混,十年下來,你得拉下多大距離?可不就是天上地下嗎?”

人們喜歡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有一定道理,但不是絕對的。如果一個屢屢失敗,從未品嚐過成功的甜頭,還會有必勝的信心嗎?還相信失敗是成功之母嗎?

在一本名為《超越性思維》的書中,提出了“優勢富集效應”的概念:起點上的微小優勢經過關鍵過程的級數放大會產生更大級別的優勢累積。從中可以看出起點對於整件事物的發展,往往超過了終點的意義,這就像在100米賽跑的時候,當發令槍響起的時候,如果你比別人的反應快幾毫秒,那麽,可能你就能奪得冠軍。

事實上,馬太效應使成功有倍增效應,你越成功,你就會越自信,越自信就會使你越容易成功。成功像無影燈一樣,不會給人心靈上投下陰影,反而會滿足他們自我實現的需要,產生良好的情緒體驗,成為不斷進取的加油站。

而與此相反,失敗會使人越灰心喪氣,離成功越來越遠。因為一個人遇到一次挫折和失敗,馬上就會受到上司的輕視、朋友的疏遠和親人的責怪,使得他的自信**然無存,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態,放任自己,產生惡性循環,要想翻身必須付出比別人多幾倍的努力。

當然,提倡“成功更是成功之母”並不反對人們從失敗中學習。“失敗是成功之母”對於抗挫折能力強的成年人來說,可能是正確的,但對於心智尚未成熟、意誌還很脆弱的中小學生來說,並不那麽適用。

對孩子而言,“成功更是成功之母”的教育方法可能更適合他們的發展。成功的教育使人走向成功,失敗的教育使人走向失敗。即使是天才,也需要成功的機會來塑造。

成功的教育像無影燈一樣,不會給孩子心靈上投下陰影,反而會滿足他們自我實現的需要,產生良好的情緒體驗,成為不斷進取的加油站。

當一名學生取得成功後,因成功而釀造出的自信心,促使他能取得更好的成績。隨著新成績的取得,心理因素再次得到優化,從而形成了一個不斷發展的良性循環,讓他不斷進步直至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