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效應:破鼓萬人捶

美國斯坦福大學有一位心理學教授曾做過一項試驗:將兩輛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車停放在相同的環境裏,其中一輛車的車窗是打開的,車牌也被摘掉;另一輛則封閉如常。結果打開車窗的那輛車在三日之內就被人破壞得麵目全而另一輛車則完好無損。這時候,他在剩下的這輛車的窗戶上打了一個洞,隻一天時間,車上所有的窗戶都被打破,車內的東西也全部丟失。於是他據此提出了“破窗理論”:對於完美的東西,大家都會本能地維護它,不去破壞,自覺地阻止破壞現象;相反,有缺陷或者已被破壞的東西,讓它更壞一些也無妨。對隨之而來的破壞行為也往往視而不見,任其自生自滅。

也就是說,一件完美的東西,要去維護它,就必須防患於未然。這件事情是由於窗子被打破而引發的,所以姑且稱之為“破窗效應”。在人們的意識中,隻要是破的東西就可以任意的去繼續破壞,似乎隻有好的東西才有保留價值。如果房子的窗子不破,可能就沒人會把房子變通道;如果汽車的窗子不破,可能也不會被肢解。

聯係我們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就會發現環境和氛圍具有強烈的暗示性和誘導性。如果有人打壞了一棟建築物上的一塊玻璃又沒有及時修複,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這些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在這種麻木不仁的氛圍中,各種混亂的局麵就會滋生、蔓延。因此,我們必須及時修複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戶”。

推而廣之,從人與環境的關係這個角度去看,我們周圍生活中所發生的許多事情,不正是環境暗示和誘導作用的結果嗎?

比如,在窗明幾淨、環境幽雅的場所,沒有人會大聲喧嘩或吐出一口痰來。相反,如果環境髒亂不堪,倒是時常可以看見吐痰、便溺、打鬧、互罵等不文明的舉止。

在公共場合,如果每個人都舉止優雅、談吐文明、遵守公德,往往能夠營造出文明而富有教養的氛圍。千萬不要因為某個人的粗魯、野蠻和低俗行為而形成“破窗效應”,進而給公共場合帶來無序和失去規範的感覺。

又比如,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每個單位,每個部門,都製定了不少的規章製度,目的就是為保證各單位各部門的工作質量、工作秩序和服務質量。各項規章製度對於一個單位的正常運作和生存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但是在管理實踐中,總會有第一個懷有僥幸心理的人會去破壞製度,或是鑽製度的空子。對此行為,如果是事不關己而視而不見,其他人就可能會受到某種暗示性的縱容,加入“破窗”的行為,加劇“破窗”的進程。久而久之,再完好的規章製度也將重蹈破車的覆轍。如果發現“窗破”而及時去糾正、製止,雖然降低了損失,但畢竟不完美。最佳辦法是在“破窗”之前就加以防範,並且“嚴懲第一個打碎窗戶的人”。

破鼓萬人捶,牆倒眾人推。在社會的其他領域,同樣存在著“破窗效應”,關鍵是我們如何去把握環境的這種暗示和誘導的作用。因此,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破窗效應”給我們的啟示是:任何製度都有可能被破壞,一旦始作俑者出現,破壞起來就會非常容易。因而必須防微杜漸,持之以恒,靠大家的共同努力來維護它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