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布森選擇:怎麽選都是錯的

有個叫霍布森的英國商人,他專門從事馬匹生意。他說,你們買我的馬、租我的馬,隨你的便,價格都比別人便宜。

霍布森說的是實話,他的馬的價格總是會比市場行情低。他的馬圈很大,馬匹也很多,看上去可供選擇的餘地很大。霍布森隻允許人們在馬圈的出口處選,但出口的門比較小,高頭大馬出不去,能出來的都是瘦馬、賴馬、小馬。來買馬的人左挑右選,不是瘦小的,就是賴的。大家挑來挑去,自以為完成了滿意的選擇,最後的結果卻總是一個低級的決策結果。

霍布森選擇其實隻是小選擇、假選擇、形式主義的選擇。人們自以為作了選擇,而實際上思維和選擇的空間是很小的。商場上,霍布森選擇的陷阱比比皆是。

老張夫婦和兒子,多年來共同經營一家米粉店,生意好不壞,平均一天五六百的流水。他們沒有雇服務員,因此除去房租什麽的,三個人每個月加起來能賺個萬兒八千的。有段時間裏,老張的老伴因為不小心摔壞了胳膊,不能來店裏幫忙,於是就讓兒子小張將未婚妻小敏叫來幫幾天忙。小敏在米粉店當服務員才幾天,老張就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店裏吃粉的人加雞蛋的多了,每天的營業額比以前多了百八十塊。開始老張一位隻是巧合,但小敏在店裏幫忙一個月都是這樣。

一個月後,老張的老伴康複回店,小敏就不再在店裏幫忙了。奇怪的是:小敏走後,顧客點雞蛋的明顯減少了。營業額又恢複到五六百。老張很疑惑,就專門找了一個借口,叫小敏回來再幫一天。然後,他觀察小敏到底是如何做的。

原來,小敏在顧客落座點了米粉後,總會問一句:“加一個雞蛋還是兩個?”

而老張的老板問的是:“加不加雞蛋?”

同樣是問一個關於加雞蛋的問題,聽到小敏問話的顧客,多數選擇的是加幾個雞蛋的問題(當然也有少數會說不要雞蛋),而聽到老張的老伴問話的顧客,選擇的是加不加雞蛋的問題。選擇的內容,答案自然也不同。通過不同的選擇提供,小敏不知不覺地多賣了雞蛋,增加了銷售。

小敏的給顧客的選擇,其實就是經濟學裏的霍布森選擇——盡管她自己可能不知道有這一說。很多時候,商家給的所謂自由選擇,其實並不自由。有時候,是外界為你設下了很多“小門”,,但更多時候是自己在思維裏設置的“小門”。例如你去辦理移動通訊套餐,這個方案那個方案,其實都是公司精心設計的把戲。

商海沉浮,除了要盡量識破對方給予的霍布森選擇之外,自己在做決策時也要謹防掉進自設的霍布森選擇陷阱。

有一家日本的牙膏廠,為了提升銷售量不惜重金內部征求點子,其方法從打折促銷到廣告攻勢,一輪實施下來都沒有取得多大效果。最後,一個職員的建議一下子就提升了20%的銷售量。他的點子很簡單,將牙膏的管口增大20%。人們在用牙膏時,根據以往的手感擠牙膏,不在意中就多擠了20%。毫無疑問,這就增加了該款牙膏的使用率。當然,這個辦法似乎也有隱患,那就是使用者可能會覺得這款牙膏不經用而選用別的牌子的牙膏。但事實是,對於牙膏這類小商品,有幾個消費者會注意到這個細節呢?因此,顧客還是那些顧客,無形之中消費量就增加了。

可見,要想跳出霍布森選擇的陷阱,需要努力拓展視野,讓選擇進入“多方案選擇”的良性狀態。這要求我們頭腦中應當有“來自自我”和“來自他人“的不同意見。就“來自自我”這個角度而言,就是要充分思索的意思。選擇,就是充分思索,讓各方麵的問題暴露出來,從而把思想過程中那些不必要的部分丟棄,這好比對浮雕進行修鑿。在這個過程中,如果理智在開始時就過份仔細地檢驗剛剛產生的念頭,顯然會讓選擇逐步縮小。

那些成功人士都有一個共同特征,他們在確定某項選擇、作出某種決策時,總是盡可能地在與他人交往過程中,激發反對意見,從而從每一個角度去弄清楚確定選擇、實施決策到底應該是怎樣的。激發、思考來自他人的不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