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裏丹效應:謹防在選擇中迷失自我

丹麥哲學家布裏丹講過這樣一則寓言:有頭小驢,在幹枯的荒原上好不容易找到了兩堆草,由於拿不準先吃哪一堆好,結果在無限的選擇和徘徊中餓死了。後來人們就把決策

過程中類似這種猶豫不定、遲疑不決的現象稱之為“布裏丹效應”。

那頭布裏丹之驢的不幸就在於它無法在兩大捆同樣的幹草之間進行理性的抉擇。簡而言之,這頭驢是非常“無頭腦的”,因而無法采取行動。人在某些時候並不比驢聰明。

很多年輕人都因為麵臨多種選擇卻又難於選擇而心煩意亂。一位畢業不久的大專生,分配在一家好單位,他覺得自己的文憑太低,想去考研,又怕讀完研究生之後再也找不到這樣的好工作。

一位28歲的女孩,戀愛已經5年,她想結婚可男友至今還沒有住房,她想分手卻又舍不得這份經受了時間考驗的感情。

有同事給34歲的明浩介紹了一位女朋友。經過接觸,明浩發現了她的聰明和善良,可心裏又總覺得她長相不好看,所以進退兩難……

一個人擁有較優越的現實條件,就意味著他麵臨更為廣闊的選擇空間,而可供選擇的目標越多,那麽在他作出決策之前,其內心的矛盾衝突也就越多。

再比如擇業,隻有小學文化並且沒有什麽專業技術的人可選擇的機會不多,因而隻要找到一份工作,他就會很樂意地去做;而受過高等教育的工程技術人員可以從事的職業很多(包括簡單的體力勞動),每一份工作都能滿足他的某些需求,究竟去幹什麽工作,他的心裏不可能沒有困惑。

無論何種衝突,其實質都是要在幾種可供選擇的方案中作出唯一的選擇。在選擇之前,我們的大腦一直會對方案進行反複的比較鑒定,這種高負荷的工作總是伴隨著緊張、焦慮、煩躁、不安等負麵情緒,特別是當我們麵臨人生的重大選擇時,這樣的情緒會更強烈、更深刻、更持久。每個人都無法長期忍受這種狀態,因此總是希望盡早作出選擇。一旦作出了選擇,這種煩躁不安的情緒也就隨之結束。

選擇意味著放棄那些不合理的方案,同時,選擇還意味著必須接受這一選擇將要帶來的一切結果,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對自己的選擇負責”。那些長時間處於衝突狀態以至出現心理障礙的人,往往具有這樣的個性特征:過度完美化。

過度追求完美,就不願放棄那些相對不重要的目標,因而遲遲不能作出選擇,並進而錯失時機。而那些依賴性較強的人,因為不敢承擔責任,害怕麵對可能到來的不良後果,所以不能獨立地做出選擇,最終因長時間承受負麵情緒的壓力而加重自卑感。

以下是幾點關於選擇的原則性建議:

(1)放棄幻想,從現實入手。完美化的幻想會讓人產生不切實際的願望:“如果……”“要是……”為了等待這些虛幻的假設,我們就會長時間地陷入內心衝突之中,並因此失去原有的自信。其實,我們麵前的目標,現在都不可能是“最好的”,都需要我們作出努力之後才有可能變成“最好的”。所以,麵對現實,付諸行動才是最重要的。

(2)推遲決策,從小處著手。有些心理衝突是因為過早地要作出“最終決定”,可自己掌握的信息不多,一時難於作出選擇。比如24歲的他,與對方接觸不久,就希望得出明確的結論:要不要跟她談朋友?由於了解不多,此時作出的選擇難免不成熟。倘若進一步了解,就可以對她有新的認識——也許不再覺得她“不好看”,也許不再覺得她“聰明和善良”——那時候再做選擇就不會困難。

(3)切斷退路,讓自己別無選擇。帶來心理衝突的每一個目標(包括雙趨衝突中的目標)對於我們都各有利弊,因此,任何選擇都有其合理的一麵,我們往往無法精確衡量得失之間的大與小。與其花太多的精力去作細致的比較,不如隨機選取其一,專心致誌地為之努力,這往往會使我們獲得更豐厚的回報。

有人曾經打過一個比喻:“把一對夫婦安置到人跡稀罕的大森林裏去生活,想必他們不會有離婚的念頭,因為別無選擇,他們將致力於鞏固彼此的關係。”事實上,無論在人生的哪一個領域,別無選擇都會是最好的選擇——它能使我們集中個人有限的精力,去走好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