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齡球效應:積極鼓勵勝過消極鼓勵

兩名保齡球教練分別訓練各自的隊員。他們的隊員都是一球打倒了7隻瓶。教練甲對自己的隊員說:“很好!打倒了7隻。”他的隊員聽了教練的讚揚很受鼓舞,心裏想,下次一定再加把勁,把剩下的3隻也打倒。

教練乙則對他的隊員說:“怎麽搞的!還有3隻沒打倒。”隊員聽了教練的指責,心裏很不服氣,暗想:你咋就看不見我已經打倒的那7隻。

結果,教練甲訓練的隊員成績不斷上升,教練乙訓練的隊員打得一次不如一次。

積極鼓勵往往會帶來積極的效果,消極鼓勵往往會帶來消極的效果——這被稱為“保齡球”效應。

獲得他人的承認與肯定,是人性深處最本質的渴望。在戴爾·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選拔的第一任總裁查爾斯·史考伯說,“我那能夠使員工鼓舞起來的能力,是我所擁有的最大資產。而使一個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讚賞和鼓勵。”再也沒有比上司的批評更能抹殺一個人的雄心。我讚成鼓勵別人工作。因此我急於稱讚,而討厭挑錯。如果我喜歡什麽的話,就是我誠於嘉許,寬於稱道。但一般人怎麽做呢?正好相反。如果他不喜歡什麽事,他就一心挑錯;如果他喜歡的話,他就是什麽也不說。他的員工會說:“第一次我做錯了,馬上就能聽到指責的聲音,第二次我做對了,絕對聽不到誇獎。”

史考伯說:“我在世界各地見到許多大人物,還沒有發現任何人——不論他多麽偉大,地位多麽崇高——不是在被讚許的情況下比在被批評的情況下工作成績更佳、更賣力氣的。”

而安德魯·卡內基甚至可能在他的墓碑上也不會忘記稱讚他的員工,據說他為自己撰寫的碑文是:“這裏安葬著一個人,他最擅長把那些強過自己的人組織到為他服務的管理機構之中。”

心理學家研究證明,積極鼓勵和消極鼓勵(主要指製裁)之間具有不對稱性。受過處罰的人不會簡單地減少做壞事的心思,充其量,不過是學會了如何逃避處罰而已。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議論:“幹得越多,錯誤越多。”潛台詞就是:為了避免錯誤,最好的辦法是“避免”工作。這就是管理者不當的批評、處罰等“消極鼓勵”的後果。

而“積極鼓勵”則是一項發掘員工潛在的工作積極性的管理藝術。受到積極鼓勵的行為會逐漸占去越來越多的時間和精力,這會導致一種自然的演變過程,員工身上的一個閃光點會放大成為耀眼的光輝,同時還會“擠掉”不良行為。

要想學會真誠的讚賞,首先就要學會從員工身上發現閃光點,特別是在麵對某種失敗的情況下,更要善於找到積極的因素來進行鼓勵。用好讚賞的技巧,關鍵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到“被球擊倒的那7隻瓶”上,別老忘不了沒擊倒的那3隻。

要相信任何人或多或少都有長處、優點,隻要“誠於嘉許,寬於稱道”,就會看到神奇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