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帕定理:真正的幹勁與報酬無關

要使一個人產生幹勁有各種各樣的方法。但如果對象是天真無邪的孩子,大人們很可能會給予“給零用錢”或“買玩具”等許諾。

但如果事先說好要給予報酬,是否仍會產生幹勁呢?根據研究報告顯示,結果反而會產生不良的影響。這就是著名的“雷帕定理”雷帕等人是通過實驗確定出雷帕定理的,他們選擇的實驗對象為幼兒園的兒童,讓他們利用各種顏色的水彩筆在圖畫紙上畫畫,並且分為以下三個條件組,來觀察兒童興趣的變化情形:

(1)先保證給予帶金色封印和彩帶的獎狀,然後再讓他畫畫;

(2)給予彩色獎狀,但是在還沒有畫完之前不會讓他知道;

(3)事先並沒有保證要不要給予獎狀。

畫完之後,在獎狀上填入條件(1)與條件(2)的學童姓名和幼兒園名稱,貼在布告欄上讓大家看,而條件(3)的兒童則什麽也不給予。

實驗結果,條件(1)的兒童與條件(2)和條件(3)的兒童相比,用水彩筆畫畫的時間明顯減少了。

條件(1)與條件(2)之間產生了顯著差別。由此可知,畫畫的時間差距並不是由於得到獎賞的緣故,而是因為事先保證有獎賞,兒童認識到自己是因為這個理由而畫畫,因此對於孩子的幹勁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因此雷帕等人認為,如果一開始就給感興趣的孩子豐厚的許諾,反而會造成不良影響,使用這種方法隻會降低孩子參與的興趣。

真正的幹勁是來自內在的報酬動機是人們產生行為的最大要素。動機分為“外在報酬(建立外在動機)”與“內在報酬(建立內在動機)”。

工作就是一個標準的外在報酬例子。“如果你做這個的話,我就給你報酬”。即使不喜歡這份工作,但隻要工作就有薪水,因此大家還是會勉強去做。

但如果“我是為了薪水才工作”的心態一直持續下去的話,就會變成“我是被人雇用的”,或是“別人要我做什麽,我才做什麽”的完全被動態度。因此薪水若降低,或不給薪水的話,這個人就會不想再工作了,或者繼續工作也不過勉強去做,並不會達到最佳狀態。

因此,千萬不要動不動就褒獎。許諾在先,安排工作在後,反複這麽做的話,一旦無法得到褒獎或讚美的時候,人們就會失去幹勁。

通過雷帕實驗也證明這一點,這就是外在報酬的缺點。

另外一方麵,內在報酬是不期待他人的評價或報酬,因為是自己的興趣而去做,內心產生充實感,這就是最好的報酬。

不論是學習或工作,隻要是自己喜歡的,不必等到他人要求,自己就會主動去做。雖然並非“喜歡而使自己的技巧成熟”,但是真正做得很好的時候,自己也會更感興趣。如此自然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不斷地產生出工作幹勁。

一般人在工作時很難發現自己的興趣,但工作中可以發現成就感或充實感等內在報酬,這一點非常重要。

如果是為了出人頭地,或為了賺錢等外在報酬而建立的工作動機,那是無法長期持續的,恐怕也很難成功。即使能得到物質享受,但卻無法得到人們心目中那種真正的幸福。

因此,若想要真正向一個主動積極參與事物的方向發展,調動個人積極性,就不能單單是外在報酬而必須是內在報酬。

培養人生勝利者的自由教育具體而言,應該怎麽樣才能產生幹勁呢?現在有所謂的自由教育,就是強調培養孩子自主的重要性。以往幼兒園老師會指示學生們“開始畫畫噦!”或“開始折紙噦!”請您千萬不要再這麽做,應該試著讓孩子的自主性發揮作用。

小學也最好采取開放教學的形式,讓孩子們想用功的時候就用功。這種方法當然是不可能立竿見影的,短期內就和普通的小學一樣,看不出什麽成效。與每天好好上學的孩子相比,這群孩子的成績可能會比較差,但卻培養了他們最重要的“自主性”或“幹勁”。

在今後的重要時刻,他們自己能發揮出更自覺的學習動力和幹勁,也就是說,在這種自動自發的基礎建立之後,在需要用功的時候,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不需要任何人的督促

,自己就會利用參考書好好複習,一下子就能趕上成績好的同學,甚至超越他們。

從小開始培養這種自主精神,不要成為聽父母或老師吩咐才去做事的孩子,這樣也許反而能進入好的大學,到好的公司上班……而擁有美好的人生。

但今後的時代,如果總是按照既定的路線去走,是不能保證成功的越是嚴格的時代,就越是需要主動性和自主性。也許年輕時會很辛苦,但這些人最終會成為人生的勝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