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劑效應:相信的力量

安慰劑效應,指病人雖然獲得無效治療,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病患症狀得到舒緩的現象。

安慰劑效應又名偽藥效應、假藥效應、代設劑效應。安慰劑效應於1955年由畢闕博士提出,在醫學實驗上指的是在不讓病人知情的情況下服用完全沒有藥效的“假藥”,但病人卻得到了和真藥一樣甚至更好的效果。這種似是而非的現象在醫學心理學研究中都並不鮮見。由此,不少醫生在對病人進行治療時,不得不將這種“安慰劑效應”考慮進去。

例如,美國牙醫約翰·杜斯在其行醫生涯中就常常遇到這種情況。一些牙痛患者在來到杜斯的診所後便說:“一來這裏我的感覺就好多了。”其實他們並未說假話——可能他們覺得馬上會有人來處理他們的牙病了,從而情緒便放鬆了下來;也可能像參加了宗教儀式一樣,當他們接觸到醫生的手時,病痛便得以緩解了……實際上,這和安慰劑所起的作用大同小異。

作為全美醫療作假委員會的創始人,杜斯醫生對安慰劑研究的興趣始於其對醫療作假案件的調查。他指出,牙醫和其他醫生一樣,有時用誤導或誇大醫療需求的辦法來引誘病人買藥或接受較費錢的手術。

為了具體說明“安慰劑效應”究竟是怎麽回事,他援引了美國醫療協會期刊刊登的有關末梢神經痛的研究成果。將接受試驗的人員分為4組:A組服用一種溫和的鎮痛藥;B組服用色澤形狀相似的安慰劑;C組接受針灸治療;而D組接受的是假裝的針灸治療。試驗結果顯示:4組人員的痛感均得以減輕,4種不同方法的鎮痛效果並無明顯差異。

這說明,鎮痛藥和針灸的效果並不見得一定比安慰劑或安慰行為更為奏效。

實際上,人類使用安慰劑的曆史已相當悠久。早在抗菌素發明以前,醫生們便常常給病人服用一些明知無用的粉末,而病人還滿以為有了希望。不過最後,在其中某些病例中,病人果真奇跡般地康複了,有的甚至還平安地度過了諸如鼠疫、猩紅熱等“鬼門關”。

安慰劑研究專家羅莎認為,能給病人服用價格低廉且並無任何副作用的安慰劑而又能起到療效自然是美事一樁。但遺憾的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安慰劑未必能起到真正又持久的療效,而真正意義上的治療卻被耽擱了。

今天,有關“安慰劑效應”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原因仍然是一個難解的謎,新的發現還有待於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患者深信不疑地吃下了藥,病情果然減輕不少。殊不知,那個藥丸隻是澱粉加葡萄糖做成的“假藥”。這種稱為安慰劑效應的現象在醫學實踐中十分常見,但人們並不清楚其原理。

意大利科學家則說,他們在一項最新試驗中觀察到了安慰劑效應對人腦細胞的作用,顯示該效應有著生理基礎。

安慰劑由沒有藥效也沒有毒副作用的中性物質製造,外形與真藥十分相像。對於充分信賴醫生、渴望獲得治療的患者,將安慰劑冒充真藥使用也可能產生療效,甚至還會產生某些藥物的副作用。因此,每一種新藥在投入使用前都要進行對比試驗。

研究人員說,安慰劑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生理反應,有兩種解釋。一種是“認識”假設,患者期待藥物起作用的心理激發了生理反應。另一種是“條件反射”假設,患者所處的醫療環境引起了生理上的條件反射。

醫務人員可以利用安慰劑以激發病人的安慰劑效應。當病人對某種藥堅信不移時,就可增強該藥物的治療效果,提高醫療質量。當某種新藥問世,評價其療效價值時,要把藥物的安慰劑效應估計進去。如果某種新藥的療效與安慰劑的療效經雙盲法試用後,相差不大,沒有顯著的差異時,這種新藥的臨床使用價值就不大。這也就是為什麽一些新藥剛剛問世時,人們往往把它們當作靈丹妙藥,而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後,其熱潮消失、身價下降。

使用安慰劑時容易出現相應的心理和生理效應的人,被稱為安慰劑反應者。

這種人的人格特點是:好交往、有依賴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好注意自身的各種生理變化和不適感、有疑病傾向和神經質。安慰劑效應是一種不穩定狀態,可以隨疾病的性質、病後的心理狀態、不適或病感的程度和自我評價,以及醫務人員的言行和環境醫療氣氛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就出現了安慰劑效應是有時明顯,有時不明顯,或根本沒有的現象。也正由於有些病人有此心理特點,才使江湖醫生和巫醫術士得以有活動的市場,施展其術。

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其他領域,有時也有類似“安慰劑效應”的事情發生。比如在很多人群情激奮的時候,某些“關鍵人物”宣布一些類似“安慰劑”的空頭許諾,就會使很多人心情平靜下來。也有些時候,當群眾情緒被壓抑到臨界點時,某些“權威人物”一兩句的“安慰劑”,也就是一些表麵上看起來無關緊要的話,很可能引發一場“群眾運動”。而這種類似“副作用”的話之所以產生如此重大影響,也屬於安慰劑效應。

安慰劑效應對我們的啟迪還有:你內心相信這什麽,你的人生就會靠近什麽。你相信了什麽,才能看見什麽。你看見了什麽,才能擁抱什麽。你擁抱了什麽,才能成為什麽。所以說,你的命運就從你“相信”那一刻開始改變,朝著你相信的方向前進。

特別是當你別無選擇的時候,請一定要選擇相信,因為相信能給我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