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逃避不等待

逃避看起來是一種辦法,但隻是表麵的。無論任何事,不是你選擇逃避,它就不存在了,就像掩耳盜鈴一樣,結果隻能是自欺欺人。暫時的逃避也許可以緩解一下不安的心理,但有些事情總歸還是要麵對的。既然遲早要麵對,那晚麵對不如早麵對。

英國著名的心理治療師溫迪·德萊登和傑克·戈登在《情緒健康指南》中提出了“生活逃避式想法”這個概念——在每個人的潛意識中都存在著這樣的想法:“人不能活得太累,若活得太累就不如逃避算了。”有時,甚至無法為了長遠的幸福而忍受一時之苦。想一想,你有過這樣的想法嗎?

隻要稍做簡單分析,你就會知道,其實在很小的時候我們曾以這樣的態度來思考問題。如當我們在繈褓中時,必須要滿足身體上的欲望和需求,如吃、喝、睡眠等需求。因為如果這些需求得不到滿足,我們就不能生存下去。所以,此時隻要我們有任何需求,都會得到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久而久之,在我們的潛意識中就有了這樣的認知:我們的所求所想瞬間就能得到滿足。由於各種不適感會在頃刻間被父母的關懷所消除,所以在我們的潛意識中就理所當然地認為,痛苦與不適會在瞬間被舒適與快樂所取代。這種有需求就被立即滿足的模式,在我們小時候是有好處的,因為隻有需求得到立即滿足,我們才能生存下去。

但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除了父母,這個世界是不會對我們唯命是從的,它不會把我們的需求擺在第一位,要滿足自己的需求就必須要等待,不僅要等待,而且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還必須要工作、努力工作。

從需求立即被滿足到需要等待、需要努力付出才能得到滿足,這段旅程是艱難的,是每個人在成熟前必須要走的一段旅程。可遺憾的是,很多人都沒有成功走完這段旅程,他們認為生活不可太艱難,若太艱難就不如逃避算了,他們無法為了長遠的幸福而忍受一時之苦。於是當願望不能立即得到實現時,他們就會抱怨老天不公或開始逃避、拖延。

讓我們來看一個案例:

作為市場部的經理,A先生感覺到壓力很大,因為老板要求他必須在下周一的公司例會上提交一份非常重要的市場分析報告。A先生很清楚這份報告對公司和對他自己的重要性,這份報告將關係到他個人年底的績效考核。可是,他覺得完成這份報告是項繁重的任務,他必須搜集大量的資料,這足以讓他忙得焦頭爛額。他的老毛病——拖延症又犯了,不過,像以前一樣,他依然找了一個讓自己心安理得的借口——我需要好好考慮,好好規劃一下。直到周日,也就是最後一天的時候,他連續工作了10多個小時,才將報告完成。可是,就連他自己都對報告的質量不滿意,結果可想而知。到了周一,當他把報告提交給老板時,他已經從老板的表情中得知自己今年的績效考核分數。

如果站在這位經理的立場上來考慮,你會體會到他有這樣的想法:“如果我要完成這個任務,就必須做一大堆煩瑣的工作,而且還要準時交給老板,如果可以不做,那該有多好啊!”他有這樣的想法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可是,造成他拖延的是他潛意識中的另外三個想法:

“這個工作簡直太難了!我無法忍受長時間的加班。而且就算交給老板了,也未必能得到他的認同。”

“我無法為了長遠的快樂而忍受現在的痛苦。”

“因為我喜歡快樂,不喜歡痛苦,所以這個世界就必須要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否則我無法忍受。”

關於第一個想法,大部分人是會認同的。可是,關於第二個和第三個想法你是否也這樣認為呢?如果你沒有這樣的想法,如果你認為“我可以為了長遠的快樂而忍受現在的痛苦”的話,那麽你還會拖延嗎?當你仔細考慮後,你會發現第二和第三個想法是非理性的。現在,我們來看第二個想法——“我無法為了長遠的快樂而忍受現在的痛苦”。其實,說你不能忍受某些事情是沒道理的,你不是說自己不能忍受,而是不願意忍受。當你能認識並消除這些非理性想法時,就能克服拖延了。至於第三個想法,你根本沒有權力和能力來命令世界按照你的要求去做。

現在你應該了解到,逃避痛苦的等待,傾向於追求立即的滿足,這是我們原始的需求,也是人的本性,可是在現實世界中,要追求長遠的快樂,有時就必須要忍受一定的不適和痛苦。正是這二者間的矛盾,使我們在潛意識中有了這樣的想法——生活不應該太艱難,太艱難不如逃避算了;我無法為了長遠的快樂而忍受暫時的痛苦。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想法根深蒂固,才使我們在增強自控力的路上走的格外辛苦。其實,仔細分析一下,你就會發現,這個想法是非常不理性的。

首先,生活中本來就有諸多不如意,這是正常現象,正所謂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當你能接納生活本來就充滿艱辛的現實後,你就能夠理解、接納、寬容,而不會煩躁、逃避、拖延。

當然,絕對的逃避現實是不存在的。所謂的逃避現實,隻是我們對眼前的現實生活的逃避,或者可以理解為心理上的逃避。對於承受過重心理壓力、精神負擔,遭受重大打擊的人而言,逃避現實是一種療傷的方法,是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心理。但對於普通人而言,要鍛煉自己堅強的性格,就要積極麵對挑戰,而不是逃避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