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問也要講技巧

適當的提問,能迎四方賓朋,能引眾人思考,能讓人產生相見恨晚的感覺;不適當的問話,會得罪大眾,破壞氛圍,惹眾人“言”誅口伐。

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為避免惡語傷人,殃及無辜,要注意問話的技巧,隻有恰當的提問,才能達到順利溝通的目的,使交談的局勢和結果對自己有利。即使初次見麵的人也不例外。有的人問話一出,便立即打開了對方的話匣子,雙方相見恨晚,成了好朋友;有的人問話一出,卻使對方無言以對,使場麵變得很尷尬,雙方隻得以說“再見”收場。

一些領導到某地開會,當地習慣早餐是饅頭、稀飯,再加每人一個雞蛋。這天早晨,一個領導剝開雞蛋,是壞的,就跟服務小姐說:“給我換一個,這個雞蛋壞了。”

不一會兒,小姐就回來了,可是忘了想換雞蛋的是哪個人。就高聲喊了起來:“誰的蛋壞了?”

眾領導沉默不語。小姐又喊了一句:“誰的蛋壞了?”

還是沒人答應。

這時,餐廳主任過來對服務員說:“你這小姑娘真沒禮貌,應該這樣問:‘哪位領導的蛋壞了?”

忽然,餐廳主任覺得這話不對勁,趕緊又改口又高聲喊了一句:“哪位領導是壞蛋?”

這個故事中的服務小姐和餐廳主任都沒有注意問話的分寸,結果鬧出了笑話。

可見,發問也是一種說話藝術,對“拉近”雙方的距離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一家飯店招聘服務員,有兩位年輕人來應聘。

第一位應聘者這樣招呼光臨的顧客:“您好,您吃雞蛋嗎?”

顧客擺了擺手,似乎答不出來,對話就此結束了。

第二位應聘者這樣招呼光臨的顧客:“您好,請問您吃一個雞蛋還是兩個雞蛋?”

顧客笑著回答:“一個雞蛋。”

可見,第二位應聘者的說話策略相當成功。他在這裏運用的是限製性提問。這類提問有兩個特點:

一是在提問中便限製了對方可能做出的回答,有意識、有目的地把對方的思路引向提問者所希望的答案上。

二是這類提問能使對方從中感受到提問者的誠意,在心裏有融洽、親切之感,覺得盛情難卻,不好意思拒絕,即使原來想拒絕,也會不由自主地改變主意,順著問話人的意思做出答複。

這類提問一般隻適用於預期目的十分明確的情況下。在對情況不是很了解又無明確目的的時候,提問的範圍宜大不宜小,宜活不宜死,必須給對方的回答留有自由選擇的餘地。例如:

如果你在辦公室上班,別人用完了掃描儀忘了關掉,你可以很隨便地問一句:

“請問您現在還用掃描儀嗎?”

這樣就比直接說“掃描儀用完之後為什麽不及時關掉”好得多。

不管怎麽說,問話一定要把握尺度,在某些情況下要把握問話的技巧,不能亂開“金口”,否則會傷人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