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生意,大事業

1982年,在外流浪了兩年的譚傳華回到老家。在經曆了斷手之痛、顛沛之苦之後,他不再懼怕任何苦難了。接下來的日子,譚傳華務過農,賣過魔芋、紅橘、塑料花,開過預製板廠。

由於譚傳華右手失去正常能力,在務農時明顯力不從心。他嚐試著做一些小生意,擺個小攤之類的,雖沒有賺到什麽錢,但經商的能力卻在逐漸提升。後來,在1980年代末,他終於在賣塑料花中掘得了第一桶金——1992年的譚傳華,已經有了十多萬元的積蓄了。這筆資金,是他在次年創辦木梳廠的本錢。

因為想發大財——美其名曰“胸有大誌”,所以不願做小生意。小生意(或小投資)能賺幾個錢?做小生意多沒麵子!——這大約也是很多人的心態。

誠然,現在是一個錢賺錢的時代。理論上,越有充足的本錢就越有成功的機會。但別人充足的本錢是天上掉下來的嗎?還不是從小生意做起,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

萬丈高樓是由一磚一瓦建成的。“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做小生意,不僅可以累積一筆做較大生意的資金,還能培養自己的經驗與拓展自己的人脈,同時還有將小生意做成大事業的可能。

譚傳華在20多年前不但身無分文,還比我們少一隻手,但他卻在做小生意的跌跌撞撞中前進。曆經了各種小生意後,終於在一個小生意中賺得了再次創業的本錢。然而,譚傳華的再次創業,做的還是小生意——一把小小的木梳,能做出一番多大的事業呢?

對於企業麵向的市場麵窄小,譚傳華並不介意。他認為隻要做到了小而專、小而新、小而特、小而精,就能在小中見大,以小搏大。一個人的精力有限,一家公司的資金也有限,技術能力也有限,把這些有限聚集在一點,前途就無限。

小生意可以做成大事業。小題大做的“大”是一種成功意義的“大”,是“山中沒老虎,猴子當大王”的“大”,生活中的“小題”幾乎到處都有,市場缺口是永遠存在的。溫州著名的指甲鉗大王梁伯強,他把平均單價隻有兩元多的耐用消費品指甲鉗的年銷售額做到了2億多元,他把小商品做成大產業、大市場,掙了大錢。

譚傳華在木梳業裏摸索了兩三年,終於想到了如何將這個小小的產業做大的方法:一是提高其文化品味來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二是拓展產品種類來更大程度地滿足各類顧客。1995年,譚傳華正式注冊“譚木匠”商標,並成立了重慶譚木匠工藝品有限公司。譚傳華一麵召集公司技術人員拓展產品種類,另一方麵下大力氣打文化牌。3年之後,為了解決銷售終端的問題,譚傳華大膽引入“專賣+加盟”的理念,從此開始了特許經營的低成本高速擴張之路。到目前為止,“譚木匠”已經有了500多家加盟店,有的甚至還遠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而“譚木匠”早已不再仰商場之鼻息,而是把市場終端牢牢地抓在手裏,完全實現了產銷可控、渠道可控、品牌可控的長遠發展道路。2006年與2007年,《福布斯》中國企業潛力100家榜單中,就有“譚木匠”的大名。

生意不在小,小生意也可以做大,賺到大錢。溫州不少人就是靠牙簽、紐扣、商標、飾品等外地人看不上眼、懶得去做的“小生意”發的大財。他們積蓄了資本後,又把產品由小做大,最後從紐扣到服裝、鞋子,從電子組件到成套電子設備,從日常家用的小物品到高科技產業,並且涉入房地產、金融業等陌生領域,於是溫州人越做越大,越做越牛。在美國紐約堅尼路經營手提袋的一位溫州商人說,從小本生意做起,是我們溫州人經營的特色,也是成功經營的快捷方式與保證。

不但是創業不要嫌生意小,我們在日常的事務中,也不要因為事小而不為。作為普通人,當下所能夠做的往往是與理想相距遙遠的小事。要善於、樂於在小事中來積累自己的小成績,來展示自己小小的能力。把簡單的事做到位了,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事做優秀了,就是不平凡。那些小事不屑做的人,大事必定做不來。

湯姆·布蘭德,起初隻是美國福特汽車公司一個製造廠的雜工,就是在做好每一件小事中獲得了成長,並最終成為福特公司最年輕的總領班。在有著“汽車王國”之稱的福特公司裏,32歲就升到總領班的職位,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是怎麽升起來的?

湯姆是在20歲時進入工廠的。工作一開始,他就對工廠的生產情形,做了一次全盤的了解。他知道一部汽車由零件到裝配出廠,大約要經過13個部門的合作,而每一個部門的工作性質都不相同。

他當時就想:既然自己要在汽車製造這一行做一番事業,就必須對汽車的全部製造過程都能有深刻的了解。於是,他主動要求從最基層的雜工做起。雜工不屬於正式工人,也沒有固定的工作場所,哪裏有零活就要到哪裏去。因為這項工作,湯姆才有機會和工廠的各部門接觸,因此對各部門的工作性質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當了一年半的雜工之後,湯姆申請調到汽車椅墊部工作。不久,他就把製椅墊的手藝學會了。後來他又申請調到點焊部、車身部、噴漆部、扳金部等部門去工作。在不到五年的時間,他幾乎把這個廠的各部門工作都做過了。最後他又決定申請到裝配線上去工作。

湯姆的父親對兒子的舉動十分不解,他憂心忡忡地問湯姆:“你工作已經五年了,總是做些焊接、刷漆、製造零件的小事,恐怕會耽誤前途吧?”

“爸爸,你不明白。”湯姆笑著說,“我並不急於當某一部門的小工頭。我以能勝任領導整個工廠為工作目標,所以必須花點時間了解整個工作流程。我正在把現有的時間做最有效的利用,我要學的,不僅僅是一個汽車椅墊如何做,而是整輛汽車是如何製造的。”

當湯姆確認自己已經具備管理者的素質時,他決定在裝配線上嶄露頭角。湯姆在其他部門幹過,懂得各種零件的製造情形,也能分辨零件的優劣,這為他的裝配工作增加了不少便利。沒有多久,他就成了裝配線上最出色的人物。很快,他就晉升為領班,並逐步成為15位領班的總領班。

在工作中,沒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拋棄;沒有任何一個細節,細到應該被忽略。同樣是做小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體會和成就。不屑於做小事的人做起事來十分消極,隻不過是在工作中混時間;而積極的人則會安心工作,把做小事作為鍛煉自己、深入了解公司情況、加強公司業務知識、熟悉工作內容的機會,利用小事去多方麵體會,增強自己的判斷能力和思考能力。

雜工是屬小事的範疇,湯姆卻可以從中獲得對各部門的工作性質和工作環境的認知,為實現最終的職業目標打下了基礎。做椅墊是屬於小事的範疇,湯姆卻可以將做椅墊的手藝透徹掌握,當他晉升為管理者時,他會比其他沒有接觸過椅墊製作工藝的人更懂得如何有效地管理椅墊部門的工作,應該注意那些不同於其他部門的細節問題。他利用在每一個部門埋頭苦幹做小事的機會多方麵地去體驗,對廠裏的各部門做了深入的了解,發現了公司現有管理體製上的許多症結。雖然他仍是一個工人,但他的經驗、見解,已超越了普通工人。換言之,他已擁有領導全廠工人的能力和素質。他在小事中所獲得的成長是巨大的。

對於那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年輕人來說,不管在哪個領域,從事什麽樣的工作,都會經曆一段或長或短的做小事的“蘑菇”期。在那段時間裏,年輕人就像蘑菇一樣被置於陰暗的角落(在不受重視的部門,做著打雜跑腿的工作),時常有“大糞”臨頭(無端的批評、指責、代人受過),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態(得不到必要的指導和提攜)。無論多麽優秀的人才,在工作初期都有可能被派去做一些瑣碎的小事。在這種情況下,有一句重要的忠告需要年輕人銘記在心:與其渾渾噩噩浪費時間,不如從你經手的每一件瑣事、每一件小事中得到成長。

人最寶貴的資源是時間,如果不充分利用時間來換取其他資源,而是敷衍了事,那最後的結果隻能是白白地浪費了用在“小事”上的時間資源,沒有任何收獲。這無疑是所有可悲事情中最可悲的一種,一年甚至幾年的時間流逝了,你卻依然揣著最初的資源,甚至更少。

大事是由眾多的小事積累而成的,忽略了小事就難成大事。從小事開始,逐漸鍛煉意誌,增長智慧,日後才能做大事,而眼高手低者,是永遠做不成大事的。你麵對小事時的心態,可以折射出你的綜合素質,以及你區別於他人的特點。“以小見大”、“見微知著”,從做小事中得到認可,贏得人們的信任,你才能得到幹大事的機會。

一些與我們同時起步的人,和我們一樣做著簡單的小事,後來逐步拉開了彼此的距離,原因之一很可能就是:他們從不認為他們所做的事是簡單的小事,相反,他們深深謹記:大事是由小事聚集而來的。

作為普通人,當下所能夠做的往往是與理想相距遙遠的小事。要善於、樂於在小事中來積累自己的小成績,來展示自己小小的能力。把簡單的事做到位了,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事做優秀了,就是不平凡。那些小事不屑做的人,大事必定做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