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準人,說對話

說話,是給別人聽的,所以我們所說的話能不能達到目的,就看受眾是否能夠接受,並且就算是接受了,也要依據接受的程度來評判所說的話效果如何。不同的人需要用不同的說話方式。

這就和廚師做菜一樣,需要根據顧客的口味來製定烹調的手法。但是有句話叫“眾口難調”,同樣一道菜,一個人喜歡吃,不見得另外一個人也喜歡吃。說話也是一樣的,同樣的一句話,對這個人說能起到作用,而對另外一個人講卻絲毫不起作用,這就是我們為什麽要在說話的時候注意分辨說話對象的原因。

在說話的時候,我們有的時候會犯一個錯誤,這個錯誤不是很容易被覺察到,除非一些非常明智的人才會注意到自己的這個“小毛病”,那就是在說話的時候以自我為中心,不管對方是什麽樣的人,也不管對方是否能夠理解自己的這種說話方式,自己想說什麽就說什麽,想怎麽說就怎麽說。這樣做基本上就是自己把自己給逼上了絕路,因為說到最後,也隻能是你自己一個人很高興而已,這種自娛自樂的說話方式,完全不能獲得什麽成果,更不能讓對方體會到你想要表達的意圖。

那麽我們要怎麽樣說話才能讓所有的對象都比較容易接受呢?這是一個難以做到的事情,但是我們能夠找到一種共通性的原則,以便我們管中窺豹,逐漸培養出見什麽人就能說什麽話的本領。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全世界有60多億人口,而我們中國就有14億,所以在這麽龐大的一個群體中,自然就有千奇百怪的各色人等,世界上還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呢,更何況我們人呢?所以在我們麵對不同的人的時候,就要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交流,特別是在說話的技巧方麵,一定要因地製宜,因人而定。

我們日常所接觸的人裏麵按照不同的情況可以分為許多種類型,但是讓我們難以把握說話的方式方法的,主要都是比較特殊的那一類人,即不是非常熟悉的人和隻有特定關係的往來而沒有過於親密的私交的那些類型。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而且因為人所受教育的不同以及從事行業的不同也會對其思維方式和說話習慣有一定的影響,所以,我們就要根據這些來製定相對應的方針。

電視台的記者要能夠遊刃有餘地應付隨機的街邊采訪,這是其職業素養之一,也是考驗這個記者看人說話的能力。因為在大街上,隨便找一個陌生人采訪對方的時候,記者需要的是讓對方充分地反映出他的觀點,同時又能讓他所表達的內容在可控範圍之內,以獲取有用的素材。但是我們會發現,很多記者在街頭采訪這一方麵並不盡如人意,這就是因為有些記者不注意說話方式。

一個專題節目要采訪社會上各個階層的人,而題目就是“你幸福嗎"。當記者問到一個有一定文化水準的人的時候,對方可能會給出比較好的回答,但是如果被采訪的對象是個文化水平不高的人的時候,對方就有可能無法領悟其精神,從而導致“答非所問”。例如,記者問:“請問,您幸福嗎?”被采訪者答:“我不姓傅,我姓曾……”這樣的采訪結果,就讓人啼笑皆非。但是如果當時記者多思考一下對方的一些其他方麵,如結合被采訪者身份背景之類的因素,記者再去采訪,就不會這麽尷尬了。記者會說:“請問,您覺得您這日子過得怎麽樣?感覺幸福不幸福啊?”這樣對方就能心領神會了,這次采訪也就能夠比較順利地完成了。

這就是如何看人說話,它沒有那麽複雜那麽深奧,全在於一個人的細細領悟和多多嚐試。看人說話就和“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一樣,不需要多麽深邃的心機,隻需要多多觀察。例如,遇到性格傲慢清高的人,就要說話幹淨利落;遇到沉默寡語的人,說話要直截了當;遇到輕慢草率的人,說話要細細斟酌;遇到頑固倔強的人,說話要點到即止;遇到巧言令色的人,說話要謹小慎微……麵對不同年齡段和不同性別的人,也有不同的說話方式,和小孩子說話的時候,就要談論動畫片;和老人家說話的時候,就要說說書法、下棋或者花鳥魚蟲。

麵對不同的人,我們需要根據每個人不同的情況來調整自己的語言,這樣才能看準人,說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