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率的語言也要委婉的說

見到一個長得很醜陋的人,3歲的孩子說他真醜,這叫說真話;13歲的人說同樣的話,叫作不懂事;23歲的人如果這麽說,則是沒修養。

所謂“誠實”,誠在先,實在後,誠是善意和尊重。實話實說隻是一種勇氣,說話不傷人是一種智慧和能力,需要不斷修煉。

有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愛說大實話的人,什麽事情他都照實說,所以,不管他到哪兒,都成為不受歡迎之人,總是被人趕走。這樣,他變得一貧如洗,無處棲身。

最後,他來到一座修道院,指望著能被收容進去。修道院院長見過他問明了原因以後,認為應該尊重那些熱愛真理、說實話的人。於是,安頓他留在修道院裏。

修道院裏有幾頭牲口已經不中用了,院長想把它們賣掉,可是他不敢隨便派手下人到集市去賣牲口,怕他們中飽私囊,便叫這個人把兩頭驢和一頭騾子牽到集市上去賣。

當有買主向前詢問,這人便實話實說:“尾巴斷了的這頭驢很懶,喜歡躺在稀泥裏。有一次,長工們想把它從泥裏拽起來,一用勁,拽斷了尾巴。這頭禿驢特別倔,一步路也不想走,他們就抽它,因為抽得太多,毛都禿了;這頭騾子呢,是又老又瘸。如果幹得了活兒,修道院院長幹嘛要把它們賣掉啊?”

結果買主們聽了這些話就走了。這些話在集市上一傳開,誰也不來買這些牲口了。於是,這人到晚上又把牲口趕回了修道院。

修道院院長對這人發著火說:“朋友,那些把你趕走的人是對的。不應該留你這樣的人!我雖然喜歡實話,可是,我卻不喜歡那些跟我的腰包作對的實話!所以,老兄,你離開吧,你愛上哪兒就上哪兒去吧!”就這樣,這人又從修道院裏被趕走了。

故事中主人公的遭遇,現實生活中也不乏類似的例子。

聖誕節,學校舉行慶祝大會,老師一邊分糖果、蛋糕,一邊說:“看啊,小朋友們,聖誕老人給你們帶來什麽禮物?”凱蒂馬上站起來,嚴肅地說:“世界上根本沒有聖誕老人。”老師雖然很生氣,但還是壓住心中的怒火,改口說:“相信聖誕老人的乖女孩才能得到糖果。”凱蒂回答:“我才不稀罕糖果。”老師勃然大怒,處罰凱蒂坐到前麵的地板上。

有一位證券公司的高級主管對我說,他最不能忍耐的就是,他的太太有意無意地潑他冷水。當他打電話跟太太說,今晚不能回家吃飯,因為公司全體同仁決定,一起為他慶祝四十歲生日時,他這位曾是他大學同班同學的妻子,馬上嗤之以鼻地說:“哦,你何德何能,為什麽人家要幫你慶生?”一句話使他滿腔熱情結成冰,心想:“早知你這麽刻薄,下次不回家吃飯,我就不告訴你。”

其實,他太太說的話並不表示瞧不起他,也許是有點“酸葡萄”心理,或隻是單純的“不會說話”。被人指責“不會說話”的人,通常不怎麽認為那是自己的短處,反而會沾沾自喜地認為自己很“直”,暗暗以為是優點,如此一來,改進的可能性就很低。

愛情本身就很容易因年久失修而變質,這樣的態度,隻會讓彼此的關係很快如履薄冰。結果隻能要麽把冷水潑回去,要麽保持沉默,警告自己不再將自己快樂或得意的事告知另一半。最後,恩愛漸行漸遠,夫妻關係降至冰點。

同事之間亦然。直率的語言猶如一把鋒利的雙刃劍,在傷害別人的同時,也會刺傷自己。

在公司的一次集會中,李萍看到一位女同事穿了一件緊身的新裝,與她的豐腴身材很不相稱,李萍實事求是地來一句:“說實話,你的這件衣服雖然很漂亮,但穿在你身上就像給水桶包上了豔麗的布,因為你實在太胖了!”

女同事瞪了李萍一眼,生氣地走開了,讓周圍大讚“漂亮”“合適”的其他同事也很是尷尬。久而久之,同事們把她排除在集體之外,很少就某件事兒去征求她的意見,李萍成了不折不扣的孤家寡人。

做人固然要正直、直率,但並不意味著要做說話都不帶把門的耿直之人。因為,不看人、不分場合時機的直言不諱,對他人來說是一種消極和否定的語言暗示,常常使人顧慮重重,增加其心理壓力,甚至引起人的抵觸反感;而恰當得體的委婉語言,則是一種積極的語言暗示,可防止對他人產生消極的語言暗示。

如醫生給人看病,遇到病情較嚴重而又診治不及時的病人,直接質問對方:“你怎麽這麽瘦啊!臉色也很難看!”“你知道你的病情已經到了什麽地步了嗎?”“哎呀!你是怎麽搞的?為什麽不早點來看病啊!”試分析一下,這些話裏所包含的消極暗示會使病人怎麽想呢?作為醫生這是積極治病還是在起反作用?

相反,若醫生說:“幸好你及時來看病,隻要你按時吃藥,多注意休息,放下思想包袱,相信你很快就會好起來的。”這將給病人很大的鼓舞。

又如,當妻子買了一塊布料準備做衣服,征求丈夫的意見,丈夫覺得妻子這塊布料不好看。如果丈夫不尊重體貼妻子的心情,就會直接批評說:“你的審美觀可真成問題,一把年紀了還穿這麽鮮豔的衣服,豈不成老妖婆了?”這樣生硬、貶損的話必定會傷害妻子的自尊心。如果丈夫尊重體諒妻子的心情,就會把否定的意見說得委婉得體,給予暗示:“不錯,顏色真鮮豔,給女兒做衣服,那是很漂亮的。”

當你去拜訪朋友,主人熱情地拿出水果、零食招待你,而你卻嫌棄地說:“不吃,不吃。我從來就不喜歡吃零食,再說我剛吃完飯,肚子很飽,哪還有胃口吃這些東西。”這樣不僅讓人掃興,而且,還傷害了主人的自尊心。你應該體諒別人的一片熱情和好意,委婉地說:“謝謝!多新鮮的水果,多香的糖,隻可惜我剛吃完飯,沒有胃口了,太遺憾了!”

總之,委婉說話不僅是一種策略,也是一門藝術。委婉含蓄地說話,正是你待人處事合格的一種表現。作為一個現代人,應當掌握這一有利於人際交流的語言表達方式。

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有很多忌諱,在與人交流時有些話是不宜說出或不宜直接說出的。如果說得太露骨,太直,就有失分寸了,讓人難以接受,甚至引起不良後果。這個時候,不妨郢書燕說,即有意曲解對方的話,從另外一個角度加以解讀,往往得到令人滿意的結果。

1984年,裏根為了競選美國總統,與對手蒙代爾進行電視辯論。

在辯論中蒙代爾自恃年輕力壯,竭力攻擊裏根年老體弱,不堪擔此重任。

裏根則反擊道:“蒙代爾說我年齡大而缺乏精力。我想,我是不會把對手年輕、不成熟這類問題在競選中加以利用的。”

這一絕妙的回答立即博得全場的熱烈掌聲。最後,選民們接納了裏根。

蒙代爾在電視辯論中,隻是說“裏根年老體弱,不堪擔此重任”,並沒有說自己“年輕,不成熟”。裏根的奇招就在於他的有意曲解,進行嘲諷。表麵是說不利用“對手年輕、不成熟”來增加自己的競選優勢,實際正是在於揭露“對手年輕、不成熟”,以守為攻,以柔克剛,終於達到贏得辯論,且贏得選民的目的。

威爾遜任新澤西州州長時,他接到來自華盛頓的電話,說新澤西州的一位議員,即他的一位好朋友剛剛去世了。鹹爾遜深感震驚和悲痛,立即取消了當天的一切約會。然而幾分鍾後,他接到了新澤西州的一位政治家的電話:

“州長,”那人結結巴巴地說:“我……我希望代替那位議員的位置。”“好吧,”威爾遜對那人迫不及待的態度感到惡心,他慢吞吞地回答說:“如果殯儀館同意的話,我本人是完全同意的。”

正沉浸在好友去世悲痛中的威爾遜,有意曲解了“位置”一詞,將政治家覬覦的“議員位置”轉義為“殯儀館的位置”,幽默地表達了他對那位走後門的政治家的反感與嘲笑。

出奇製勝的另一常用策略是反問寓答,就是從反麵提出問題肯定正麵的意思,同時,也對對方論點做了有力駁斥。

實驗物理學家法拉第,有一次在大庭廣眾之中做電磁學的實驗表演。實驗剛結束,忽然有人站起來高聲質問他:“這有什麽用呢?”法拉第不假思索地回答說:“請問,新生的嬰兒有什麽用呢?”

包括提問者在內,誰都是從嬰兒長大的。對“嬰兒有什麽用”,這一反問的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法拉第將處於實驗階段的電磁學理論,跟新生嬰兒做類比,啟人遐思,發人深省——使提問者自覺地去批判對科學實驗的懷疑態度,對科學發展的未來也從受啟發的反躬自問中尋思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