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說話之前三思而後行

媽媽問我們想吃什麽飯菜,我們說隨便;爸爸問我們周末想去哪裏玩,我們說隨便;愛人問我們喜歡什麽顏色的衣服,我們說隨便;孩子問我們喜歡吃肯德基還是麥當勞,我們說隨便……仔細想想,我們一天之中似乎要說很多次隨便。這個隨便,可以隨便說說,但是不能總是說話隨便。前文已經說過,語言對我們生活的影響非常之大。假如每次說話都抱著隨隨便便的態度,那麽禍從口出就不再是一句警示,而是很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實實在在的懲罰。

很多時候,當我們隨便地說出話之後,引起了嚴重的後果。我們往往會說,我當時隻是隨便說說,哪裏能想到會引發這麽嚴重的後果呢?然而,無論我們怎麽為自己辯解,都必須為此承擔一切責任。這樣不愉快的經曆,使很多人保持緘口不語。他們寧願囚禁自己的舌頭,也不願意再次經曆禍從口出的噩夢。但是,作為社會的一員,每個人都在人群裏生活,我們怎麽可能一直沉默下去呢?而且,作為溝通的媒介,當我們封鎖住語言的渠道,我們和外界也就失去了交流和溝通的介質。由此一來,生活必然大受影響。

很久以前,有位僧人住在大山深處的寺廟裏。他有個徒弟,特別懶惰,每天都要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無奈之下,僧人隻好每天清晨都喊徒弟起床。一次,兩次,三次……雖然僧人從清晨就開始喊醒徒弟,但是徒弟總是磨磨蹭蹭,很晚才起來。有一天,僧人看著撅著屁股呼呼大睡的徒弟,氣憤地喊道:“你難道一睡不醒了嗎?連烏龜都已經從池塘裏爬到院子裏來了!”此時,一個正在寺廟裏為家人祈福的人,聽到了僧人的話。他恰巧需要烏龜做藥引,因此趕緊跑進院子,抓了烏龜回家去了。他的家人喝了烏龜湯之後,果然身體漸漸痊愈。為了感謝僧人,他還特意跑到寺廟裏道謝。得知自己的一句話害死了烏龜,僧人懊悔不已,決定不再說話。

幾天之後,僧人坐在寺廟的門前曬太陽。突然,一位盲人慢慢地走過來,眼看著就要走到池塘邊了。他很想警告盲人不要繼續朝前走,否則就會掉進池塘,但是一想起自己曾經因為一句話害死了烏龜,又決定繼續保持沉默。正當他內心掙紮不停時,盲人已經失足掉進池塘裏,被淹死了。僧人感到萬分懊悔,這才明白人活著,有些話不能說,有些話非說不可。

李娜是一家公司的前台文秘。有段時間,公司裏每個人都帶早餐去單位,李娜也和大家一樣天天帶早餐。周五的早晨,李娜帶了自己做的便當,同事們看了之後紛紛羨慕,誇讚李娜手藝好。還有個同事提議:“既然李娜的手藝這麽好,大家沒有理由不去嚐嚐啊。這樣吧,明天就是周末了,我提議周末沒有安排的同事,大家一起去李娜家蹭飯吃,好不好?”李娜在大家的起哄聲中,說:“當然沒問題啊!”第二天是周六,李娜一直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正準備刷牙,就聽到敲門聲。她還以為是快遞呢,因此睡眼蒙矓地打開了門。不想,一大群同事都站在她家門口,衣衫不整的李娜尖叫一聲,捂著臉逃回臥室。

直到十幾分鍾之後,她才換好衣服,平複心情,走到客廳。這時,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前一天提議去李娜家吃飯的同事,說:“李娜,你不是同意大家今天來嚐嚐你的手藝嗎?”李娜驚愕地說:“啊,原來你們當真啊,我隻是隨口一說。”大家更是大眼瞪小眼,不知道該說什麽。這時,李娜笑著說:“不過沒關係,我家冰箱是滿的呢!我現在就洗手做羹湯,保證讓大家吃得心滿意足。”

從僧人的故事中,我們不難知道,有些話不能隨便說,有的時候不能沉默。總而言之,事情的發展總是處於千變萬化之中,我們必須根據當前的情況,理性地做出選擇,才能有所言,有所不言。從李娜的事例中,我們則更可以看到隨便說話的後果。很多時候,我們隻是隨口一說,但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麵對一大群同事,衣衫不整、睡眼惺忪的李娜,簡直受到了大大的驚嚇。要想搞好人際關係原本就很難,每個人都必須多多運用智慧,保持良好的心態。幸好李娜反應還算及時,沒有讓已經坐在她家客廳裏的同事們太尷尬。

生活中,因為口出狂言或者惡語,導致激怒他人的事情時有發生。當悲劇一旦發生,即使萬分懊悔,卻再也無法挽回。不管什麽時候,我們都不能為了逞一時口舌之快而說出傷害他人的話,也不能因為報複他人就口不擇言。隻有本著真誠友善的態度與人交往,說些有益的話,我們的人際關係才會越來越好。作為理性的人,作為對他人和自己負責的人,我們一定要在說話之前三思而後行。不管什麽時候,都不要說極端的話,也不要說無中生有、空穴來風的話。尤其是現代社會信息傳遞速度如此之快,如果總是“隨便”說話,那麽難免會因此而吃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