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喜歡被“戴高帽”

雖然說大家都知道“戴高帽”並非是好的行為,但是實際上每個人從內心深處來講,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被“戴高帽”。所謂“戴高帽”,其實就是奉承和逢迎他人,略微誇大其詞地讚美他人。當然,過於誇大其詞的讚美是不好的,甚至會招致他人反感,但是適度誇大其詞的讚美,則能夠讓他人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甚至對於給自己“戴高帽”的人,也會產生好感。由此可見,在人際交往中,如果我們想要迅速與他人拉近關係,適當地給他人“戴高帽”也無不可。

現實生活中,有人把“戴高帽”和諂媚混為一談。其實,“戴高帽”與諂媚之間的區別就在於度。凡事皆有度,隻要把握好度,就不會導致事與願違。當然,送出高帽子也是需要技巧的。不但要講究時機,更要根據對方的脾氣秉性,給對方量身定做一頂最恰到好處的高帽子。舉例而言,一個人戴帽子,如果太大了,會把眼睛耳鼻都遮擋住;反之,如果帽子太小了,又無法戴得牢固,也許還會被嫌棄太小了,招致遺棄。從這個角度而言,帽子隻有不大不小,才能在頭頂上保持合適的深度,也才能牢固地戴好。此外還要注意,高帽子並非送出去越多越好,尤其是對於同一個對象,過多的高帽子隻會導致對方心生厭倦。隻有在關鍵時刻送上合適的高帽子,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很久以前,有個學子費盡辛苦,好不容易考中了進士,得以在京城為官。然而,京城太大了,人才濟濟,像他這樣的小官數不勝數,思來想去,他決定去天高皇帝遠的地方上當官,這樣也能擁有更大的權限。經過四處托關係,他終於如願以償。在離開京城上任之前,他特意去拜訪自己的老師,向老師告辭。

他的老師曾經也當過地方官,深知地方上人際關係複雜,因而特別叮囑他說:“地方官也不是那麽好當的!到了地方上以後,你一定要謹言慎行,千萬不要隨便得罪人,否則到時候遇到禍患,還不知道是怎麽回事呢!”學生聽了之後,說:“老師,您放心吧,我知道地方官難當。我已經準備好了一百頂高帽子,到時候見人就送出去一頂,隻要我對他們曲意逢迎,難道他們還會跟我過不去嗎?”聽了他的話,老師馬上生氣了,怒氣衝衝地說:“你怎麽能這麽想呢!我這個人平生最恨的就是阿諛奉承,曲意逢迎。我讓你多多留心人際關係,不要得罪人,也並沒有說讓你隨波逐流,失去自己的主見和原則啊!這樣,你還如何能夠當好百姓的衣食父母呢!”看到老師生氣的樣子,學生趕緊補救:“學生謹遵老師教誨。現在世風日下,像老師這樣清正廉潔、剛正不阿的官員,真是越來越少了呢!”聽了學生的話,老師不由得轉怒為喜,說:“嗯,你這話還有幾分道理。”

從老師家出來之後,學生暗自得意地說:“哎,還沒有離開京城,我的高帽子就隻剩下九十九頂了,不知道到了地方之後能不能夠用呢!”

在這個事例中,老師是不喜歡學生變得流於世俗的,但是在聽到學生的讚美之詞之後,老師在不知不覺中高興地接受了這頂高帽子。這就是人的本性。人人都喜歡“戴高帽”,就像人人都喜歡讚美一樣,這是無法改變的。因而在人際交往中,“戴高帽”幾乎成為撒手鐧之一,不但能夠幫助我們得到他人的認可和好感,也能夠幫助我們化解與他人之間的不愉快。所以,學會“戴高帽”,才能讓我們的社會交往更加順遂如意。

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隨隨便便就給他人“戴高帽”。所謂“戴高帽”,盡管有誇大其詞的成分,也應該是尊重現實的。倘若我們在給他人“戴高帽”時,總是不管不顧地隨便亂說一氣,則一定會貽笑大方。這就像是讚美缺乏事實根據一樣,久而久之,也必然因為缺乏含金量和真誠的心,招人厭惡。要記住,恭維的話不是廉價的商品,因而不能隨意使用和丟棄。即便是在奉承別人,我們也要秉承客觀公正的態度。否則,明明知道自己說的是假話,還信誓旦旦,豈不可笑嗎?從本質上來說,“戴高帽”就是美麗的謊言,我們要把謊言說得美麗,而不能說得不堪入耳。隻有能夠把誇大其詞中假的成分說得和真的一樣,才是把“戴高帽”的技術練得出神入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