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不是長篇大論

現代人都有很強的時間觀念,沒有人喜歡聽長篇大論,簡潔幽默的談話更受歡迎。然而,現實中有的人一開口就滔滔不絕,不僅耗費個人時間和體力,也會透支聽眾的耐心。聽眾一旦心理和生理上產生倦怠,自然就無心聽到實質性的內容了,從而會對講話的人產生強烈的反感。

無論是給普通朋友提建設性意見,還是對下屬進行勸導,我們都要在說話的時候做到簡潔幽默,輕鬆自然,這樣更容易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否則,滔滔不絕的講話就會令人厭煩,那就與我們的初衷背道而馳了。

有一次,在內蒙古師範大學盛樂校區和蒙牛工業園區“安帶橋”的通車儀式上,蒙牛創始人牛根生作為剪彩嘉賓發言。當時,台下站著多家媒體記者,還有很多學生、老師、職工。現場沒有遮擋,大家都站在太陽底下。

牛根生走到話筒前,清了清嗓子,然後大聲說:“願蒙牛和師大之間的友誼長存!謝謝大家!”說完,他大方地向場下的觀眾揮了揮手。大家一時間都沒反應過來,過了大概2秒鍾,終於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隨後,當地的一個代表發言。此人和牛根生的表現可謂天差地別。他拿著三四頁演講稿直接上了台,然後低著頭念稿子。過了一會兒,觀眾都不耐煩了,而發言內容是什麽,沒有人認真聽。大概15分鍾後,這個人把稿子念完了,台下的觀眾應付性地鼓掌,像是在感謝發言終於結束了。

這樣一個儀式上,發言大多是走過場,通車儀式本身才令人期待。因此,應邀講話的人完全可以簡潔幽默地說幾句,既完成任務,又不引起聽眾厭煩。牛根生很聰明,他抓住了人們缺乏耐心的心理,隻說了一句話就結束了發言,果然贏得了在場人的歡迎和支持。

英國作家弗蘭西斯·哈伯有一次出遊之前,讓他的秘書刷一下靴子,但秘書忘記了。

第二天哈伯問起這件事,秘書說:“刷了有什麽用,路上都是泥,很快又會沾上泥的。”

哈伯吩咐立即出發,秘書說:“我們還沒有吃早飯呢。”

哈伯立即回答:“吃了有什麽用,很快又會餓的。”

秘書的借口並無惡意,哈伯的反擊也無惡意。但哈伯後發製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幽默緩解了尷尬的氣氛,同時也達到了批評秘書的目的。

事實上,語言是思想交流的工具,準確傳情達意是其基本屬性。需要做長篇大論的演講時,你要有話可講;需要做簡短有力的發言時,你要會點兒幽默。

意大利小提琴家尼科羅·帕格尼尼演奏技巧高超,名震歐洲。雖已功成名就,但有時候不得不去應付一些社交場合,給那些完全不懂音樂的人表演,這讓帕格尼尼痛苦不堪。

一次,一位貴婦邀請帕格尼尼一起合照,並借此機會讓他演奏,方便日後向外界炫耀。帕格尼尼知道這位婦人不懂音樂,不過是附庸風雅罷了。本不願前往,可是礙於情麵,不得不按時赴約。

貴婦見到帕格尼尼,興奮地說:“帕格尼尼先生,您能來我感到榮幸萬分!哦,對了,您那把可愛的小提琴呢?”

“很抱歉,夫人。”帕格尼尼無奈地說,“我的小提琴從來不喝茶啊!”

貴婦被帕格尼尼的話逗笑了,隨即明白了對方的立場,也就不再勉強他了。

帕格尼尼不好意思直接拒絕貴婦,於是巧妙地利用“小提琴”與“喝茶”無關來表明自己的立場,讓對方知難而退。這樣做既拒絕了表演,又避免了生硬拒絕貴婦而產生的尷尬,可謂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