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比善說更重要

喜歡挑剔和批評的人,在一個有耐心、認真聽他申述的人麵前終究是要軟化屈服的。

舉個例子:某市自來水廠年前曾遇到一個愛找麻煩的用戶。這位用戶是個地方上的民意代表,他屢次打電話給水廠斥責水質不潔,或水中有小蟲等等,而且拒絕付水費。他還向報社投訴,在開會時大肆責備。

水廠方麵不敢得罪他。後來派了一位最幹練的業務員去拜訪他,靜聽他的斥責言語。那位業務員聽了頻頻說“是!”並同情他的遭遇,不斷地靜聽他的牢騷幾乎兩個小時。最後,這位業務員表示虛心求教,保證立即改善水質。

後來業務員又去拜訪他兩次,靜聽他的責難。最後,這位民意代表漸漸地表示友善,而且付清所欠的水費,以後再也不責難水廠了。

無疑的,這位民意代表自以為是主持正義,為用戶利益著想。事實上,他想要的是“高貴感”,用責難的方式得到他的“高貴感”。而在水廠方麵派業務員和他接洽之後,他得到了“高貴感”,於是,他的不滿都消失了。

還有一例:一個商人憤怒地走進某公司的經理室。這位經理後來對我說:“那位商人是我公司的顧客,有一筆三千元欠賬他卻不承認,顯然他是忘記了,因此會計部門一再去信催他來付清。他一怒就乘火車親自趕來,跑進辦公室說:不但不還那筆欠款,而且從今往後不再買公司一塊錢的東西。”

經理接著說:“我耐心聽完他要說的話。我多次想終止他再講下去,但覺得那不是個好辦法,於是盡量地讓他發泄。當他最後沉靜下來,能夠接受我說話時,我靜靜地說:‘感謝你到公司來告訴我這件事,你已幫了我很大的忙,因為如果我的會計部惹怒了你,他們亦可能會同樣惹怒別的顧客,那就太糟了。你可以相信我,我想知道這件事情比你來告訴我更感到急切。’”

“他沒有想到我會說這樣的話,我想他一定失望:他憤怒地到公司來交涉和責問這件事,我卻反而感謝他的來意。我答應他把這筆賬抹消,因為他是細心的人,隻需管理一份賬目,而我們的職員卻要照顧數千份賬目,所以他比我們不容易發生錯誤。”

“我告訴他我十分了解他的心情,假如我換了他,亦同樣會有這種感覺。因為他不再購買我的產品,於是我為他介紹了其他幾家別的公司。以往他來公司時,我都請他吃飯,這次我亦照樣請他,他勉強接受了。等我們吃過了飯回到公司,他卻訂了一批比往常還多的貨物。他回去時,已經不生氣了,願意同我們繼續交往。他回去後再重查一次他的賬目,發現是他的錯誤,於是寄來了一張三千元的支票和一封道歉信。”

上麵是那位經理告訴我的話。在某些場合,細心聽對方的說話,比你口若懸河、廣泛引證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