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則網絡笑話談起:GDP

說有兩個經濟學家在外散步,一路上為了某個數學模型而爭得麵紅耳赤。這時,甲經濟學家指著路邊的一坨狗屎,挑釁地對乙經濟學家說:“你吃了這坨狗屎,我給你100萬元。”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乙二話沒說吃了那坨狗屎。當然,甲為此當場簽了一張100萬元的支票給乙。

雖說乙一下子賺了100萬元,但肚子裏的翻江倒海也夠難受的。沒多久,他們又發現了一坨狗屎。於是,乙對甲說:“你吃了這坨狗屎,我也給你100萬。”甲有點心疼自己剛剛支出的100萬,就捏著鼻子強忍著吃了狗屎。就這樣,一張100萬的支票又回到甲的口袋。

走了沒幾步,這兩個經濟學家突然抓狂起來:“鬧了半天我們倆什麽也沒有得到,卻白白地吃了兩堆狗屎!”

他們怎麽也想不通,就去請教一位經濟學泰鬥。泰鬥仔細地聽了他們的故事,之後無比激動地說:“200萬啊!200萬啊!我代表祖國和人民感謝你們,你們僅僅吃了兩堆狗屎,就為國家的GDP貢獻了200萬啊!”

這個乍一看無比荒謬的笑話,經常被拿出來調侃GDP,或譏諷經濟學家。網上甚至有人斥其為“狗屎經濟學”。好端端的一個GDP,被這則無厘頭的虛構故事惡搞得“節操碎了一地”。

GDP,中文名字叫國內生產總值(GrossDomesticProduct,簡稱GDP),是指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地區)所生產的最終商品和服務的總值。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和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經濟學家薩繆爾將GDP形象地比喻成氣候學裏的衛星雲圖,能夠提供經濟狀況的完整圖像。2012年,GDP世界排名前三依次為:

美國,15.4265萬億美元;中國,8.2622萬億美元(大中華區合計90546億美元);日本5.9639萬億美元。

因為GDP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聯合國的很多決策都與GDP有關。例如交納聯合國會費,就是根據“連續6年的GDP和人均GDP”。世界銀行在決定某個國家的貸款優惠與否,也要根據該國的“人均GDP”。

GDP在核算中依據法人單位從事的主要活動將其劃分為不同的行業,分別計算各個行業的增加值,再將各行業增加值匯總得到GDP。由此可見,上述笑話中的“交易”,就算真實發生也不會計人GDP中,這就好比張三賠償了李四精神損失費100萬,這個100萬是不會納入GDP的統計之中。或者張三李四等人天天賭博,今天你贏明天我贏,口袋裏的錢流轉來流轉去,累計的數字無論大小,都與GDP沒有一毛錢關係。

對於GDP,不少人在認識上有一些誤區。在曾經的“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李崴在就指出了四大誤區:第一,GDP增長不等同於社會福利的同步增加;第二,GDP的增長不等於質量的增長和公平的增長;第三,人均GDP有可能模糊了人們對貧富差異的認識;第四,GDP作為反映經濟發展的指標還有水分。因此,GDP並非越多越好,關鍵是生產出來的東西用在什麽地方。例如用在對人民生活和社會發展有益的地方,GDP越多越好;如用在軍備競賽、戰爭、重複性建設、大吃大喝等方麵,這種GDP就是消耗資源和破壞生態環境後的無效生產。

綠色GDP的基本思想是由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希克斯在其1946年的著作中提出的,也叫可持續性收入,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考慮了自然資源(主要包括土地、森林、礦產、水和海洋)與環境因素(包括生態環境、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等)影響之後經濟活動的最終成果。也就是說,要從現行統計的GDP中,扣除由於環境汙染、自然資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數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經濟損失成本,從而得出真實的國民財富總量。綠色GDP實質上代表了國民經濟增長的淨正效應。綠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國民經濟增長的正麵效應越高。因此,“綠色GDP”的概念在近年越來越受到了世界各國的重視。

值得慶幸的是,近年來中央政府出台了一係列遏製鋪張浪費的政策,從豪華公車治理,到反對大拆大建,再到削減公務接待費用……方方麵麵,都體現了不再目追求高GDP的科學發展觀。而作為個人,也需要學會將錢用在正確的地方。具體來說,一些不良的生活與消費習慣需要摒棄,更多地將錢花在有益身心的項目上,而不是花錢“吃狗屎”或讓他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