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約對手的硬招:重複博弈

一個小孩每天在固定的街角乞討。有個路人偶然出於好玩,拿出一張10元紙鈔和一張1元的硬幣,讓這個小孩選擇。出人意料的是,小孩隻要1元硬幣,不拿那10元紙鈔。

這個有趣的現象傳開了,並逐漸引起越來越多的人的興趣。各式各樣的人,懷著或同情、或取樂、或驗證、或獵奇的心態,紛紛掏出1元的硬幣與10元的紙鈔讓小孩選擇。這個看上去並不愚笨的小孩從來沒有讓大家失望:不拿10元,隻要1元。據說還有人拿出過1元和100元的供小孩選擇,但小孩顯然還是對1元的硬幣更加鍾情。

一次,一個好心的老奶奶忍不住抱住這個可憐的小孩,輕聲低問:“你難道不知道10元比1元要多得多嗎?"小女孩輕聲地回答:“奶奶,我可不能因為一張10元的紙鈔,而丟失掉無數枚1元的硬幣。”

表麵上看,是小孩主動選擇了1元,但細究起來,其實是小孩“被選擇”了。因為這個小孩是長期乞討,不是做一錘子買賣。在經濟學裏,這叫“重複博弈”。顧名思義,是指同樣結構的博弈重複許多次。當博弈隻進行一次時,每個參與人都隻關心一次性的支付;如果博弈是重複多次的,參與人可能會為了長遠利益而犧牲眼前的利益,從而選擇不同的均衡策略。因此,小孩為了能細水長流,隻能選擇小的利益。對這個結果,經濟學的表達是:重複博弈的次數會影響到博弈均衡的結果。

舉一個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大多火車站、汽車站附近飯店的飯菜又難吃又貴。這不隻是一個車站的問題,幾乎所有的車站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原因何在呢?就因為這是一錘子買賣,對商販來說,火車站來來往往的都是過客,這些陌生人不會因為飯菜好吃可口,而大老遠地專程跑過來做個“回頭客”;同樣,如果過客覺得飯菜惡心,也不會花費時間精力來跟你追究。因此,對火車站的商販們來說,賣次品要合算得多,可以賺到最多的錢。而你小區門口的飯莊就不同了,人家圖你今天吃了明天還來,因此,在飯菜品質與價位上,總是會努力為食客著想。

重複博弈說明,人們的行為將直接受到預期的影響,這種預期可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預期收益,即如果我現在這樣做,將來能得到什麽好處;第二種是預期風險,即如果我現在這樣做,將來可能會遇到什麽風險。正是某種預期的存在,影響了我們個人或者組織的策略選擇。

要想還有下一次博弈,就不能光顧自己,得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想一想。所以有“吃虧就是占便宜”的古訓。當然,這個吃虧,常常是吃小虧。甚至大多數時候,並沒有真正虧損:如本來可以賺10元的隻賺1元,也叫“吃虧”。為什麽提倡吃虧?因為這次吃了小虧,下次、下下次博弈中可以賺回來,這次賺的隻是小錢,多次博弈後聚小成多。

值得注意的是,事情總是在變化中發展,一次性博弈可以演變成重複博弈,重複博弈也可以演變成一次性博弈。

有一顧客去理發店理發,理發師看著麵生,以為是過路客,就敷衍了事,三下兩下給這個人理了一個很難看的發型——他以為是一次性博弈。這個顧客也沒有生氣,反而按照價格表上的價錢付了雙份。

過了半個月時間,這個顧客又來理發。理發師覺得這個顧客一則大方,二則服務好了會是常客。因此他絲毫不敢怠慢,精心地給這人理了發。理完之後,顧客照照鏡子,很滿意。理發師也在盤算:這次他會支付多少錢呢?雙倍還是四倍?

結果,顧客支付了半價。理發師非常驚訝,忍不住問:為什麽上次我敷衍了事你支付了雙倍,這次我那麽精心你反而隻給半價?

顧客回答:我上次支付的是這次的理發費,這次支付的是上次的理發費。

顯然,在第一次理發的博弈中,理發師用的是一次性博弈策略,所以他在博弈中占了上風。而在第二次理發時,顧客給了理發師重複博弈的期望,等理發師運用重複博弈策略時,顧客用的卻是一次性博弈。因而,在第二次博弈中顧客完勝。理發師要是知道這次顧客用的是一次性博弈,他也就不會“輸”了。

可見,在任何博弈中,如果能預先獲知對方的策略,我們就能適時調整策略以保證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如果你認準雙方是“一次性博弈”,那麽你不妨給對方一個重複博弈的預期,同時再選擇適度背叛,則能夠博取到自身最大的利益。如果你和對方還有很多次碰麵或者長期合作的可能,那麽你最好采用重複博弈的方式,也為對方想一想。

最後還要提醒各位的是:作為理性的經濟人,即便麵對重複博弈也不要放鬆警惕。因為對方沒有背叛,常常隻是**不夠。以開頭的小孩為例,10元不要,100元呢,1000元10000元呢?隻要開足夠的價碼,就能摧毀他的心理防線。因此,古人既有“吃虧就是占便宜”的名訓,也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告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