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自我菲薄:比較優勢

小諾進公司已經三年了,一直默默無聞。再看看和她一起進公司的同事們,無論是銷售業績,還是在處理事務性工作上,都要比她高出一籌。不久前,一位同事還因為業績突出而升任區域經理。感覺處處不如同事的小諾感到十分沮喪,甚至萌發了辭職的想法。

經濟學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比較優勢”。即使所有工作都不如別人,隻要你能夠找到自己的“比較優勢”,認真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就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比較優勢是指:如果一個國家在本國生產一種產品的機會成本(用其他產品來衡量)低於在其他國家生產該產品的機會成本的話,則這個國家在生產該種產品上就擁有比較優勢。比較優勢是國際貿易學中的重要概念,現在廣泛地用在各66

種競爭合作的比較當中。比如,城市的功能定位,國際間的經濟合作,求職者之間的能力比較,職場人士的優勝劣汰……任何可能發生比較和差異的地方都能用到比較優勢原理。

陳嘉淵,2002年畢業於北大曆史係,同年進入廣州寶潔有限公司客戶生意發展部,相繼擔任重點客戶經理和區域經理。2004年加入殼牌中國有限公司工業油品部擔任重點客戶經理。目前就職於嘉吉投資(中國)有限公司穀物油籽供應鏈,主要從事穀物市場研究和金融市場套保、投機等領域的工作。

“讀史使人明智”,與陳嘉淵的談話,讓我越來越發現:四年的曆史學習給了他過人的智慧。從沒有什麽專業優勢卻成功進入寶潔公司,到這幾年事業的蒸蒸日上,陳嘉淵說,他的秘訣是發揮曆史學的比較優勢。

對於曆史學的“比較優勢”,陳嘉淵有著自己的深刻理解:一般來說公司可能會比較多地用一些具有經濟管理背景的人,但這雖然有利於實現專業化,但卻有可能導致公司內部“經濟學帝國主義”的泛濫。因為經濟學更多地強調普遍性,它會嚐試著歸納一些規律,比如銀行利率下降,股票就會上漲,銀行利率上升,股票就會下跌,學經濟的人通常會這樣思考問題。但我們也經常發現,銀行利率的升降和股票的漲跌有時候是沒有必然聯係的。這是一種普遍規律之外的特殊性,而曆史性的思維方式往往更為強調對於特殊性的關注。曆史學可能會研究在某一個時段,甚至某一天,股票的漲跌是由哪些獨特的原因引起的,比如當天的天氣如何,當天的報紙上會有哪些新聞,這些新聞對人的心理會有怎樣的影響……他說,這是用非常微觀的、非常具體細致的視角來分析問題,這種具體的分析往往具有獨特的說服力。陳嘉淵還透露,在麵試的時候他也是充分強調了曆史專業的比較優勢。

陳嘉淵現在的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從曆史學的角度出發分析和預測糧油市場的價格變化。做了曆史學分析之後才會把經濟學的供給需求理論加入他的分析框架中。這一視角獨特的分析報告,往往讓人眼前一亮。陳嘉淵無不自豪地認為“這也是曆史性地分析問題時的獨特優勢”。

一個人要想在職場中脫穎而出,需要利用好比較優勢。就像當年田忌賽馬,自己的上中下三匹馬都不如人,但他用上馬對他人中馬、中馬對他人下馬、下馬對他人上馬,三局兩勝,贏定乾坤。許多人或許都明白這個道理,但在審視自己的比較優勢時,常常會碰到一個困惑:看不到自己具有任何過人之處,認為自己平淡無奇,甚至一無是處,而看別人卻覺得對方充滿了閃光點。為什麽會這樣?因為人們最容易忽視的往往就是自身的優勢,有時甚至把優勢看成自己的缺陷,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

一名具備職業化思維方式的職場人士,必須結合優勢來挖掘自身的潛力。以微軟為例,是什麽造就了微軟今日的輝煌?是什麽造就了微軟精英的成功?不是因為微軟的員工個個都是全才,相反,微軟雇用的員工中“專才”、“偏才”比較多,但是微軟以及這些員工本身,都懂得放大自己的比較優勢,“人盡其用”,發揮最大效益。每個人優勢最大化為企業帶來了最佳效益,也為個人成功奠定了基礎。